智能建筑设计原则及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5期   作者:吴强
[导读] 本文首先简述了智能建筑的设计特点,并对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吴强
        珠海华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身份证(36250219860701****)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智能建筑的设计特点,并对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特点;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已向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智能建筑已大量涌现;智能建筑设计最大的优势在于自动调节作用。由于在智能建筑中,数据传递迅速,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各项数据都会让人们更好的掌握,例如室内外温度、湿度、噪声、紫外线强度等。人们对各项数据的及时掌握能够使自身的生活更舒适,工作效率也会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智能建筑中,中央控制程序可以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照明、通风等问题,不仅可以及时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能够使能源得到节约。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智能建筑的设计特点,并对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智能建筑设计的特点
(1)节能。智能建筑设计中存在中央控制系统和分支控制系统,其中对电能等能源能够进行良好的控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对太阳能的应用比传统建筑更多,这就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智能建筑设计中,对采光、通风的设计更合理,还有部分地区的智能建筑设计中应用到了地热能以及风能等,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建筑与环境有机融合。传统建筑的封闭性很强,而智能建筑设计具有生态性。在对智能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自然环境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智能建筑要求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融合。近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绿色植被覆盖率逐年递减,这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城市需要发展,但是不代表牺牲环境,只有城市建设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3)可调节性。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设计具有可调节性,其人性化的特征也较强。自动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广泛,其先进性不言而喻。在智能建筑内部装配了网络通信设施,具有较强的通畅性。这就使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这也是传统建筑不及的地方,智能建筑会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服务。
(4)空间更合理。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更高。智能建筑给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简约、大气、视野宽阔。充满现代特色的设计风格,简单大方的格局安排,对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都彰显了智能建筑设计的魅力,这样的空间设计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更人性化的理念。

三、智能建筑设计原则
??智能建筑设计原则,首先,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因此,全面地分析建筑消耗、合理平衡建设成本和消费成本是提高建筑合理性的关键。还要从现实经济条件出发,对技术设置进行恰当的选择,有机协调建筑诸要素,提高综合效益。这些构成了智能建筑设计合理性理念的基本内涵。此外,由于建设可用资源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智能建筑设计师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高效利用,同时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善于把技术问题语经济指标相结合,通过经济分析和经济比较以及效果评价等手段,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先进技术与经济合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智能建筑设计师只要能把控制好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设计阶段的每个环节之中,全面评估先进技术的经济合理性,又能实事求是的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先进技术,就有可能真正达到智能建筑设计的经济目标。

  

四、智能建筑的设计要点
        建筑设计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基础。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智能建筑需要与科技相结合,这就要求各专业之间要共同参与。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是智能建筑得以实现的另一个基础。设计人员首先要有扎实的设计基础,遵循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科学技术,根据业主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1)智能建筑的内部结构设计。智能建筑的内部结构设计应该从墙面、地面与天花板三个个重点环节入手,常用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预制线槽、地毯地面以及架空地面等。每一个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可以灵活进行选择。例如,当建筑受到地貌限制的时候,常用预制线槽的方法,旧楼改造也常用这种方法。这是由于存在地貌高差的时候,预制线槽不挑剔高差,对于布设范围不需要很大。架空地面的优点在于可以更便利的接线,使强弱电系统更有效的进行区分。如果建筑的层高受到限制的时,扁平布线系统会更加适用。传统建筑的墙体的基本功能为隔断功能,而智能建筑还需要增加更多的出线口。智能建筑还需要布置特定功能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在墙内的空间之中。在设计智能建筑的天花板时候,要仔细布置各种系统的走线、出口,例如消防、照明以及通风等,科学有效的布局才能使安全得到保障。
(2)智能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1)功能与分区。建筑物外部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按照功能分区可以将外部空间分为人的区域和交通工具区域。在设计中应该采用特定的手法,提高人逗留空间的封闭感,如采用标高连续变化提高封闭感的程度;不同于内部空间,外部空间具有开敞、流动的特点,需要在这个空间做好意念设计,在设计中主要强调的功能分区为:①停车场道路系统区;②步行区;③建筑环境中敞开的空间→小区庭院空间。2)空间分类。建筑物外部空间按照使用性质分类:①活动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规模较大,能够容纳较多的人活动,如下沉式广场等;②休憩型。这种类型的外部空间常常表现为小区内的外部空间,一般空间规模较小,尺度也非常有限;③穿越型。城市干道旁边的建筑以及大型体育馆周边经常有这种穿越型外部空间,同时在城市步行街、地下通道之间会采用小品、绿色植物进行点缀,也属于穿越型外部空间,这类空间既可以休息,也可以活动,属于多功能的外部空间。
(3)智能建筑的屋顶设计。屋顶是智能建筑设计的关键部位,屋顶是智能建筑与大气和环境敞开和交换的重要部位,很容易产生热能的交换和积累,进而影响到智能建筑的居住性能、使用性能。同时屋顶也是智能建筑功能性设备的主要布设位置,雨水收集器、太阳能热水器、通信基站、风能设备在楼顶大量集中,造成智能建筑楼顶空间资源和电磁资源的紧张。应该在智能建筑屋顶的设计中积极考虑保温隔热处理,阻断智能建筑屋顶产生热交换的可能。同时要根据智能建筑的整体需要综合考虑屋顶功能设备的布置,优化屋顶空间资源,降低楼顶设备产生噪声、震动和电子辐射的可能,提升智能建筑屋顶的功能性和安全性。
(4)智能建筑的节能设计。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智能建筑的一个根本特征是能源利用的高效率,应该在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节能工作,通过节能器具、系统的设计,降低智能建筑能耗的标准,控制智能建筑能源方面的消费,综合而全面地节约智能建筑运行的能源成本,实现智能建筑在节能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无论是建筑的前期策划、方案构思、还是方案设计以及技术深化的阶段,始终都贯穿着合理性的理念。这就要求智能建筑设计师应该统筹全局,通过在建筑技术之上,融入计算机通讯技术、控制技术,来实现建筑的功能自动化,提高了生活环境质量和舒适度。考虑方方面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设计,才能保证智能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冯琳.关于智能建筑设计的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10.
[2]翟天明.智能建筑设计的几点建议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5):2-3.
[3]李明奇.浅谈关于智能建筑设计 [J].中华建设.2018(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