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中的施工与技术难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   作者:孔琳琳
[导读] 在进行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道路的骨架就是线形,
        孔琳琳
        山东凯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进行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道路的骨架就是线形,能够充分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行驶舒适度,线形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将会对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市政道路的运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也由此决定。除此之外,线形与市政道路改造与其他土方填挖、排水以及构造物的增设等多方面工程作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对道路改造中的施工与技术难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改造;施工;技术难题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物质水平有了极大限度地提升,对于城市道路交通有了全新的要求,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车辆速度以及车辆荷载等问题都会对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一些使用年限过长的市政道路工程难以满足人们在交通方面的高标准需求,严重影响到我国当下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因此,应当更加积极改造市政道路,对以往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完善,促使市政道路真正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1道路改造中的施工与技术难题分析
        (1)因道路改造施工区域周围有较多的构筑物,车流量、人流量较多,施工中易对周边的居民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干扰,加上封闭施工中易出现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使道路改造施工进度、质量等缺乏保障,增加相关的作业计划推进难度。(2)在制定及实施道路开挖施工计划的过程中,受土质松软、承载力不足的影响,降低道路路基安全性能,影响应用效果、改造施工质量,加大了道路改造施工问题发生的概率,无法满足高效施工及道路安全应用要求等,处理不当时会增加其改造施工成本费用。
2市政道路路面改造的有效设计方法
        2.1路面改造设计
城市道路可能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或变形,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旅游环境,需要加以修订,以改善城市道路的完整性。通常,实施道路重新设计概念有三种方法:改建。二是在旧路铺设沥青;三是混凝土层的换洗。这三种方法都改善了旧路的状况、其裂缝、裂缝等,需要根据城市旧路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在为城市设计道路时,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增加道路的强度:使用碎石振动技术修改现有道路的结构,然后使用钢轮进行冲击工作,将碎石、道路和原材料合并为一个整体,从而加强城市道路以满足新的荷载要求。此外,还可以通过在道路边缘添加排水管道来执行排水任务,使排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00米左右,并设置水平方向,以便道路网络在下雨时不会影响基层的稳定性。
2.2交叉点调整设计
交叉点设计是城市道路交通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度重视和重视。城市交通是最普遍的地区,也是确保交通顺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优化交叉口,必须注意提高交叉口车辆的效率,加快车辆的快速疏散,改善城市交通流。第一,可以在交叉点处添加信号灯,建立稳定的交通灯控制系统,通过纪律命令程序控制与交叉点的交通,持续控制与交叉点的交通,减少与主要和次要通道的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流量;第二,在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时,应使用参数化设计集,该设计集将传统的交叉口设计方法建立在全球范围内,确定指导方针,并将科学的引道划分为导入引道。还应根据交通流确定车道数。
3具体应用
        3.1在RAP的铣刨回收作业节点
        针对旧路面,经热铣削处理可完全破碎掉。初期作业,作业区域车道实行全封闭,彻底清理原路面,为作业安全提供可靠保证。加热到了预设温度之后便可实施铣削作业,严格按照具体的规则,开展路面处铣削作业,铣削的深度以4cm为宜;铣削作业期间,需控制好铣削深度的偏差,以5mm范围为宜,过大偏差,务必加以调整处理,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性保证。


        3.2在拌和作业节点
        生产新沥青拌和料期间,应详细测试好沥青所有技术指标,确保它能够与项目施工作业标准相吻合。整个拌和作业期间,务必要控制好所有材料温度。沥青的混合料实际加热温度硬度控制至150℃~170℃区间,石料加热温度则需控制至190℃~220℃范围,而混合料实际出料温度需控制至170℃~185℃,在实施拌和作业期间,硬度随时对沥青的混合料实施质量测定,防止材料有白化或者偏折相关问题产生,更好地保证总体施工质量。
        3.3在摊铺作业节点
        引入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开展道路改造项目施工作业期间,摊铺作业节点较为关键,具体作业期间,应当坚持缓慢、均匀及连续性这一项基本原则,中途禁止停车。若摊铺作业期间,混合料出现了分离不均、摊铺不均等各种问题,务必要及时予以妥善处理,此作业方式是松散铺筑混合料,具体摊铺期间,若经细致检查发现并未能够与施工标准相吻合,则需及时加以调整处理,一般于1.5m/min—4.0m/min范围,控制好摊铺作业实际速度。
4加强道路改造中施工与技术难题处理的相关策略
        (1)针对道路两侧封闭施工中会影响商铺居民住房的情况,需要施工单位、人员保持高度责任感,加强半幅道路封闭施工方法使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加以使用,降低工程施工难度,按期完成道路改造施工计划,避免施工效率、应用质量等受到影响。应绘制临时交通路线图,采用临时分流的方法,保持道路交通良好的疏导状况,确保改造作业施工及完成状况良好性。在此期间,可使用分段开挖埋管方式,增加道路改造施工中的技术含量,为高效施工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2)对道路改造中土质较差的施工区域,应根据路基功能特性及安全施工要求等,完善相关的回填施工方案,并通过对沥青混凝土材料使用、人员优化配置等方面的综合考虑,针对性地开展分段开挖施工作业,实施平整处理计划,重视集水井的高效利用,提高路基强度及应用质量,保持良好的压实状况,避免影响行车安全性。施工单位及人员应保障道路改造效果,符合技术难题科学处理要求,提高机械压实、人工压实方式的利用效率,使路基压实处理效果更明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道路改造施工作业计划,满足路基科学应用要求。
5提升道路改造施工水平的思路分析
        (1)重视施工人员专业培训活动的及时开展,实施责任与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使道路改造施工更具专业性,为其专业化施工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2)健全道路改造施工过程方面的管控体系,将其执行到位,处理施工中的细节问题,使道路改造施工更具科学性,不断提升施工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面对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是目前道路设计过程中所追求的重点,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重视人性化因素,与城市的发展趋势以及实际情况相结合,最大限度避免施工后出现拆迁以及重复施工的浪费行为。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当更多地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要求进行分析,保障设计安全的舒适性,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3):44-45.
[2]李磊.谈城市道路旧路改造设计[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06+109.
[3]廖延梁.市政道路改造与重建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智能城市,2019,5(22):74-75.
[4]武杰.浅谈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改造施工中的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8,17(16):78-80.
[5]陆萍.市政道路改造的施工质量管控路径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7,48(08):49-50+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