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   作者:周春燕
[导读] 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周春燕
        新疆国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中,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此环境背景下,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和优化对策,将工程造价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才能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浪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促使企业长足稳定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问题及对策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建设所需要的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参与的范围较广,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中的造价审计进行有效地控制,以此来影响建筑工程所需要的进度以及项目所产生的投资效益。本文对现在建筑企业造价审计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优化和控制方法,以更好的服务规划正在建设中的建筑工程项目。
一、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重要性
        1.1能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就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来说,为了全面的推进跟踪审计工作,往往都需要审计机构和与施工单位利用专业的方法对各项造价信息数据进行计算,避免发生信息错误的情况。以往审计工作的开展都是需要综合项目的落实实际情况来进行的,这样能够为解决施工单位与审计单位的工作实施创造便利。其次,部分项目所存在的财务问题无法精准的加以解决,对于结算数据不全面的问题,可以借助审计工作加以弥补,跟踪审计在控制工程施工初期,中期以及后期中都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保证审计信息的准确性。
        1.2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由于跟踪审计是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来制定审计方案的,所以实用性较强,能够从根本上对各项预算费用加以合理的控制,尽可能的规避资源浪费情况的发生。其次,工程项目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从而会产生巨大的工程成本,借助跟踪审计方法可以在各个环节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预算监控,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需要高效的找出诱发的根源,利用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为后续各项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1.3能够有效促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提升
        跟踪审计所具有的另外一个优越性就是能够促进施工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从而为施工工作人员各项工作的开展基于规范指导。
二、建筑工程造价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缺乏全面造价审计理念
        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全面地认识,再加上没有重视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使得工程造价的重点经常集中在结算方面,仍存在“以审代结”的现象,但对工程前期和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审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无法对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造价控制。大部分地区采取的工程造价审计模式都是事后进行审计,没有重视事前和事中审计,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审计单位主要针对工程结算的相关数据和文件进行分析审计,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通常情况下都是事后进行修改,没有意识到对工程造价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无疑会增加建设投资成本,同时还会造成一些法律纠纷的产生。
        2.2施工中随意变更工程设计
        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未做好设计工作,施工规划等工作也未做到位,造成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设计经常发生变更,而且在没有进行监督和审批的情况下随意变更,从而增加了建筑工程造价,也使得建筑工程造价工作和审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2.3造价管理控制制度不完善
        设计和施工单位中有关造价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尽管限额设计在造价管理中已经全面推行,但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很小,约为3%-6%。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影响是最大的,占到51%-53%,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施工中造价审计和造价控制的各项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
三、工程造价审计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信息化的造价审计系统
        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系统化管理,以及提高造价审计工作的效率,保证其精确性,建筑工程企业提高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让建筑工程内部的管理得到充分优化,提升控制和管理效率。对于建筑工程的竞标环节,通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企业能对工程造价有更精确的分析和判断,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且做好应急预案。此外,也可采用BIM、广联达等可视化信息手段,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信息可追溯、可随时调阅。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对企业的财务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完善企业的资金周转,提升经济效益。
        3.2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要想对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予以完善,就需要培养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提升其专业素质水平,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充分体会到审计工作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从而使资金得到合理应用。在具体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全面掌握建筑市场,严格规范工程项目材料以及施工作业,并且要协调好各方工作,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设备来提升审计工作的准确度。
        3.3做好签订合同阶段的造价审计
        施工合同必须依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的内容签订,严禁违反招投标实质性内容,是做好签订合同阶段的造价审计的主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实质性内容主要有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内容。对应工程项目而言,把关好施工合同实质性内容主要有工程施工范围、工程质量要求、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工程进度款支付方式及时间节点、施工开工时间、竣工时间、施工工期、质量保修内容及保修时间、违约后索赔的约定及存在争议后解决的办法等。
        3.4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审计
        在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审计时,必须要将工程的施工图、预算书、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会审等前期资料进行认真翻阅,理解弄清后,再查看竣工图、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后期竣工资料,综合所有结算资料,确定审计方向与思路,最后开展结算造价审计工作。审计方向就好比走路方向,如果走路方向错了,走得再快也难达到既定目标,甚至离目标越走越远。比如在审前要明确合同结算价款方式,是固定单价还是固定总价等其他结算方式等。
        3.5明确跟踪审计检查控制要点
        通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投入,提升工程品质,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从工程项目的整体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提升其科学性、有效性,创造更大的工程造价控制价值。为了达到理想的审计效果,要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维护参建各方的利益,同时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更公正的原则开展审计工作,进而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监督和检查能效。此外,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时要注重过程管理,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全部工程造价得到合理控制,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
结语:
        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加以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针对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加以全面管控,在保证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琴.工程造价审计应用的问题与建议研究[J].工程经济,2019,29(04):42-44.
        [2]邓永维.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及价值[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30.
        [3]程艳.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及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20,37(35):24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