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   作者:杨琳
[导读]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建设迎来新的时代
        杨琳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22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建设迎来新的时代。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设计市政道路给排水方案时可以选择海绵城市理念。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的内涵,并提出了其重要作用以及实际应用分析,希望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给水排水的设计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应当被给予相当的重视,是否能处理好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问题,对城市规划起着决定性影响。从目前情况来看,绿色环保理念被全世界各地积极推行着,城市规划也要符合世界整体发展趋势,提倡节约土地和能源的理念。合理地使用水资源、通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满足城市现代化的给排水需要,才能够进一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是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理念,针对城市雨水管理,提升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洪灾防控,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海绵城市通过渗、蓄、净等一系列的处理,构建全新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形成弹性水资源管理,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为其提供良好的资源储备,呈现出明显的生态性、环保性,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的升级,支撑城市战略性发展。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转变了城市传统给排水设计思想,实现自动化储水与出水,灵活利用雨水花园、植草沟、下沉式绿地进行雨水资源的收集与排放,优化城市道路系统与绿化系统,有助于改善城市内涝与干旱情况,降低水资源的开发,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调控优化,以满足当前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2市政给排水工程常见问题的分析
        2.1市政给水工程的设计以及规划的问题
        我国居民数量较多,因此,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会比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城市的供水日变化系数一直在持续增长,尤其是用水高峰期。所以增加水厂的供水规模应该快速实施,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假设水资源紧缺,居民不能保证用水,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平时的工作以及正常生活。如若给水工作设置不够合理,那么便会出现大面积停水的现象,无法为提供居民正常用水,阻碍社会进步。例如,西北地区,水资源极为紧缺,所以在展开收集的时候困难程度较高,造成一定的困扰。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就需要选取科学的举措对水资源实施收集。
        2.2给水系统常见问题分析
        水资源短缺导致的供水不足是市政给水系统中最为严峻也是最为主要的问题,在诸多缺水的城市中经常会出现间接性停水的现象,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其中地理环境因素是导致市政给水系统水资源供应不足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水资源的收集和循环使用的设施不够完善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给水系统的正常运行。目前给水系统的建设基本以搭城市道路建设的“顺风车”为主,往往忽视了给水系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导致给水管道系统未能按照给水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个别地区的供水问题仍需要以临时工程的形式解决,造成了部分给水管道未得到有效保护利用的情况,且部分临时工程因给水管管径太小而无法满足地块后期发展需求。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有效设计车行道给排水减少积水情况
        相对来说,车行道也是市政给排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行道设计相类似,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施工情况开展合理的优化,提升其整体的给排水能力,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深入分析车行道的特殊性,该道路中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远远超过人行速度,因此设计者应根据施工情况保证其给排水系统的适应密度,进而保证路面自身的平稳性,降低行车的安全风险。以海绵城市理念为基础,注重提升车行道的给排水系统功能,选择优质的新型材料,利用材料的优势提升排水功能,优化传统设计中排水构筑物密度不足情况,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合理的分析车行道路面的防滑功能,尽量在铺设路面时考虑性能优越的防滑材料,在保证车行道基础功能的前提下促使其自身的给排水能力提升,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3.2附属设施设计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路缘石和路肩边等附属设施的设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路缘石属于道路排水系统中的一类设施,主要包括平缘石和立缘石,两者具有不同的优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其中平缘石可以与地面保持相同的高度,能够使雨水顺利流到雨水口或者绿化带中,从而防止出现路面积水情况。立缘石要比路面高度高一些,这样有助于雨水迅速流到雨水口。如果路缘石很难使雨水汇集,需要选择适当的路缘石位置进行打孔,还可以选择间隔铺设方式,这样便于雨水顺利流到绿化带中。另外,在路肩边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全面检测混凝土的质量,确保质量符合工程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出现堵塞情况,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增加美观性。此外,还可以采用种植草沟等方式来提高雨水的净化效率,从而及时排放和输送雨水。
        3.3注重设施设计,强化工程质量
        现阶段来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市政工程项目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说有的城市项目设施存在过于单一的问题,显然不利于城市地区的稳定发展。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必须要一切以建设海绵城市为基础,根据党和政府提出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结合城市地区的实际给排水需求,对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提升其有效性。另外,在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设计人员务必要对给排水管道的尺寸进行反复调整。现阶段来看,在降水量较大的情况下部分城市内部很容易出现积水内涝问题,而这恰恰反映出了给排水管道直径尺寸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问题反复出现,还需要在管道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年降水量等,从而确保管道尺寸能够承载降水季节的排水压,具体的管道直径应该根据设计标准和实际需求进行综合确定。第二,应该尽可能优化排水系统设计。从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的角度来说,设计人员必须要尽快建立全新的设计思维,以建设海绵城市为根本目标,保证设计的生态价值。比如说,建设雨水管道网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好贮存、排水相结合的管道设计模式,在保证雨水储存效果的基础上,使之能够顺利地补充地下水,为城市地区自然水循环提供有力支持。第三,务必要优化给水系统设计。给水系统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务必要严格遵守节能原则,严格遵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尽可能改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提升给水效果。
        结语
        总的来讲,排水管道的施工是市政工程当中的一项关键工作,此项工作的展开直接关系整个市政工程的工作质量以及成效,并且还与居民平日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加强此项工作的展开,了解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性,加大重视力度,目的就是确保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质量以及效率,有助于加快市政工程项目的发展,保证其未来可以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胡海方.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9):157-158.
        [2]杨旖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3):96.
        [3]付鹏,李婷.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居舍,2019,(25):100.
        [4]郭欢.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