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传军
身份证号:37052319731005****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体系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BIM技术不断得到普及与应用,这丰富了给排水工程设计系统,实现了给排水系统应用质量及设计水平的提升。该文就BIM概念及发展状况展开分析,实现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发展问题的解决,适应现阶段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建筑物的综合应用性能,推动建筑工程给排水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BIM;建筑;给排水;设计
引言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了增强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必须优化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给排水各项设计程序的协调,做好雨水排放环节、消防给水环节、污水排放环节等的设计工作,进行设计工作量的缩减,进行BIM模式的优化应用,深入贯彻建筑信息模型概念,实现其与工程数据的协调及整合,满足施工图纸设计、方案设计等的工作要求。
1BIM概述
BIM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而所谓的BIM技术主要是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某个基本构件、施工工序作为一个基本元素,与基本元素相关的数据、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相关的资料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建筑信息模型”,也是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的数据资料库。这些数据不仅仅是反映着建筑元素的集合特征以及物理化学特性,他们组成在一起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整个建筑相关的数据资料都储存在BIM集成数据库中,建筑工程项目各项设计内容的参数是相关关联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在BIM上实现不同专业信息的准确传递与分享。对于一个建设工程项目来说,全生命周期中应该包括了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在BIM集成数据库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同时不同专业工作人员通过自己工作所创建的信息数据反馈到BIM集成数据库中,这样使得工程项目参与人员通过BIM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协同工作的目的。
BIM技术具有五大特点,即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以及可出图性。BIM技术的这些特性取决于BIM技术对传统以平面为设计的突破,通过三位模拟图像达到了同构件之间的互动性和反馈性,最终实现了设计的可视化效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模拟图像进行有关的模拟和评估,从而保证施工实际的科学合理性,也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针对相应的工程项目而言,运用BIM技术经过一系列的模拟协调之后,工程各环节的各项信息都经过了反复的试验,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科学性。BIM技术真正的把工程设计与施工运营联系成一个整体,不断优化并完善了建筑施工的全过程。
2BIM应用现状
BIM模式实现了施工管理及施工设计环节的创新,区别二维设计思维,BIM模式实现了三维数字技术的创新,这种工作模式突破了传统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局限性。以往的给排水工程设计需要依据CAD软件进行图纸的设计及应用。二维思维模式是CAD软件应用的核心。在CAD体系的应用过程中,其需要就施工项目展开分解。BIM软件体系进行了三维思维理念的贯彻,对给排水工程中的日照节能模式、施工图设计模式、建筑结构设计模式、给排水设计模式等进行了创新,避免出现低效益的状况,充分发挥BIM技术体系的规模效益及集群效益。这种模式的创新,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建筑建设状况,实现建筑周期的有效性控制,BIM模式具备高效益的应用特点,工作路径具备抛物线的特点,这一点是传统二维模式所不能比拟的,其突破了传统的线性方法。
3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可视化设计
在传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模式下,其主要资料来源于土建的CAD平台,通过采用平面图、立面图以及剖面图的方式来展现,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这三个图来还原建筑实体的情况,并且还要整合建筑的结构以及梁高的位置信息。因此,在遇到建筑结构复杂、工期短的情况下,数据信息的传递很容易造成三维信息失真,然而利用BIM技术,具体非常强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数据信息在传递过程的完整和有效性。
除此之外,一个土建项目的设计模式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以楼层来划分,而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是基于土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基础之上,由于楼层隔绝了土建设计模式,使得给排水设计具有各自的系统,因此若对局部的进行修改将会影响到整个楼层平面。传统的设计模式将会以楼层为基础,搅乱了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系,即便是进行很小的修改也需要打开多个图纸,但若在BIM上进行绘制修改,能够充分的把握住系统,修改起来也会很方便。
3.2协同设计
一般的设计工作都是基于CAD平台,但CAD始终只是一个绘图工具,无法加载其他的数据信息,尤其是在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额外还需要结合建筑结构荷载和电气电负荷,非常的复杂。在BIM模式下,所有的数据信息都会在建筑信息模型库中汇总,如水泵的质量以及尺寸等,其他专业的也可以随时进行查阅。给排水专业的水泵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了修改后,同时电气专业的符号也会进行随着进行改变,所有的专业工作都会根据这个建筑信息模型来开展,不仅可以简化工作模式,同时还能增强工作的协同性。
3.3管道综合
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在BIM的模式上开展工作,不仅可以摆脱繁琐的拍图过程,还能直观的反映出管道综合后的净空高度,极大便利了建筑工程工作的需要,设计人员不仅可以在设计绘图的过程中看到期间存在的问题和碰撞冲突,还能在之后进行对碰撞冲突的试验检测,找出其间存在的问题反馈给设计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3.4参数化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在以往来说,设计人员进行水力计算时,习惯于在Excel或其他软件中进行公式编制和计算,而在BIM上进行设计时,直接可以获取相关设备与卫生器具的数据信息,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其他相关参数也会随着改动,只需要设定好管道的摩阻等水力特性参数后,就可以实现对管径进行自动修改。
3.5材料表统计
进行给排水工程材料表编制的工作中,大多数是按照CAD图纸进行测量和统计,这样的做法不仅效率不高,而且极易出现错误,一旦对图纸进行了修改,要重新统计将会变得非常复杂,而利用BIM本身是一个数据库的特点,可以随时获取到真实可靠的材料表清单,进行工程的成本预算等工作。
3.6安装模拟
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复杂的情况,如在吊顶区域进行施工时,不同工种之间会互相挤占空间。这样一方面会造成诸多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也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而基于BIM信息模型可以降工期概念引入到三维设计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安装进度表,合理安排施工安装进度,全面地进行评估和验证其是否合理,与其他工种之间是否协调等,进而减少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节约成本。
4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是集设计、施工和管理一体化的模型技术,以三维模型为基础,形成了建筑工程数据模型。BIM技术在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应用,是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对建筑行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BIM技术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BIM作为新型的技术,需不断的提高技术模式的应用效率,更好的为建筑工程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鹏瑞.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1,11(02):125-126.
[2]王彪.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247-248.
[3]余海宁.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1):64-65.
[4]崔璟宜,毕思航,叶涛,王振亚.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