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牙塞尔·衣米提
库车市水利局 新疆库车 842000
摘 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能够起到防洪抗灾、充分利用水资源、提升电能生产量等多方面的作用,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而言都是一项重要举措。但若是在施工阶段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管理,便可能导致工程中存在较大的隐患,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好这些隐患,待其持续恶化,便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鉴于此,本文就重点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进行有助于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包含的作业内容较多,易导致工程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制约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价值的有效实现。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进行第一时间发现与妥善处理,后续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确保项目各个环节的施工建设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总体施工建设质量达到要求,工程使用寿命延长,可为群众提供水利服务。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经济效益,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出现较多的施工质量问题[1],会导致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多次施工变更,提高项目工程施工成本,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有效获得,严重的情况下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发包方及承建方之间发生经济纠纷。
工作人员应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降低施工质量问题发生风险,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的成本,尽量不发生施工质量差造成的施工变更、施工成本高问题,提升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在实际应用期间可充分发挥利用价值。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保质保量建设有积极的意义,可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2.1 施工材料管理
在选购施工材料方面,应当安排具有丰富的采购经验的人员来负责,加强对材料的源头把控,融合设计文件的指导功能,联系施工阶段的具体需求,循序渐进地开展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从而实现以最优价格购入高质量材料的目的。并且,对于购入的材料,应当做到合理分类、全面管理,按照材料的自身特性实行保护性管理,防止过多材料在施工现场的无序堆积。在材料的使用方面,应当做好领取申报登记工作,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浪费,从而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这对于降低施工单位建设成本也能起到较大帮助。同时,还需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以此促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更为便利、有序地开展[2]。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所牵涉的因素十分繁多,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机配合,基于职责明晰、合理协调,才可以保证整体施工作业工作地有序进行,只有强化对施工所有环节流程的全方位质量督查管理,才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项目能够质量达标的完工。
2.2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从设备入场环节便开始着手,在机械设备运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先对其实行相应的质量检测,保证其功能、型号与工程需求相符,且能够正常运行。其后再安排分发给操作人员用于施工作业。同时也需要对操作人员提供对应的操作技能培训教育,使其能够规范、正确地操作设备。由于施工场地内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是操作失误极有可能会危及在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企业蒙受较大损失。至于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工作,要求按期对设备实行相应的检测与养护维修,存在问题和故障的设备应当先修理至正常状态之后方可再次投入施工作业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督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防止由于其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使得设备出现故障。将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能够使工程整体进程变快,并且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施工质量。
2.3 加强施工工序管控
对项目工序的条件和实施效果进行控制,是保证工序完成质量的前提。控制的重点主要为工序的质量、目标等方面的控制。需规范实施各工序和流程,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和技术规范严格落实。每道工序需认真实施三查制度,如果上一流程未通过检验,则无法执行下一工作环节[3]。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流程,需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返工处理。核心工序便是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或依据历史资料记载常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在具体实施期间,难以通过设置控制点来提前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通过实践可知,建立样板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实施大面积的工序前,需对样板的质量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发挥下述方面的功能:第一,经过分析确定操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后的操作中进行重点防范。第二,可对操作人员的岗位素养进行检查,如果未达到合格标准则不允许参与操作,从而降低后续操作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第三,操作及检查人员需在后续的作业中形成更为直接的实物标准,并以此为工作的依据。第四,尽量降低由于普遍性的操作导致大面积返工的情况。因此在施工开展之前,监理工作需对样板工序进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以免出现大面积的返工。同时也需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进行必要的提升。
承包商需对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样品管控和奖惩机制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当前承包商均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流程,但在实际应用时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还会对工序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监理工程需对承包商的质控体系进行监督,深化落实各项制度要求,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
2.4 强化施工质量监管
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任务繁多、工序繁杂,管理人员应当有序协调好相关机械设备与施工建材按时、按量到达施工现场,处理好施工阶段的种种难题。全面落实到位各条质量保障措施与工程施工作业管理的相关规定,详细了解分析每级技术指标条例,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对于发现的质量隐患因素,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质量监管人员应当前往施工现场开展监护工作,做到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完成施工全过程的监护管理任务,保证施工质量得到严格的管理控制。要想处理好质量控制工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程序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标准来制定。在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有质量违规问题,必须要立刻联系上级部门,若是问题较为严重,还需要发出通知单与停工令,修正之后还需对修正内容作出变更记录,严格仔细地按照规范办事[4]。
在施工场地内,应当牢记“多走、多看、多测”的原则,确保全面及时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不合格的施工内容应当立即告知相关部门,严令其修正。牢抓全体职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创建合理、科学的质量监管体系,将质量责任细分,做到奖罚分明,创建并实施质量初检查、复检查机制,对于不满足质量要求的项目绝不予以验收、绝不迁就。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期间的质量问题发生风险高,如果项目工程施工建设单位没有及时发现与妥善处理相关的风险,会危害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与有效应用。为了避免项目工程在后续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再次发生问题,需要施工建设单位加强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促使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投入使用后可充分发挥出防洪灌溉、发电生产等价值,为推动当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银桂林.环境保护基础上的水利工程责任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9(36):217-218.
[2]王腾.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0-121.
[3]张吉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合同变更索赔技巧[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4):209-211.
[4]唐兵.浅谈水利水电施工项目质量保证的制度体系建设[J].长江技术经济,2019,3(S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