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2月5期   作者:陈建华
[导读] 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直接
        陈建华
        肇庆市高要区必扬置业有限公司 广东肇庆  526100
        摘要: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和自身竞争力,因此,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知识领域广,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引入创新管理模式是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通过不断的创新,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及发展
引言
        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提升、社会发展稳步前行,这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时代的经济发展背景,建筑工程唯有创新,才能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管理体系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工程质量、拖慢工程进度,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现在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很快,该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也是越来越激烈,怎样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中占据地位,已然成为建筑工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
        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意义
        1.1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商业环境发生巨大改变,市场竞争瞬息万变,信息化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发展机遇,但也同时让人们认识到“质量”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信息化的发展让很多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利益的获取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工程质量胜过一切,是一个企业立足行业发展的根本,在此基础上优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工程质量,还能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是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客观评价自身的管理模式是当下很多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是一个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发展为主流的大环境,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因此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会给企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壁垒。只有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科学、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才能打破围困自身发展的壁垒,提高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避免在这场大浪淘沙中湮没。创新升级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
        1.2科学化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创新发展也要保证科学性,才能展现出自身的价值,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大力发展创新科技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生产力,根据每一个员工工作能力的不同,分配给他们相适应的工作,最大化发挥出每一个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第二,现在的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管理模式,所以要加大创新,提出新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是一个不错的办法,逐渐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增加企业的生产力,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模式。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
        2.1管理体制创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制度,尤其是建筑工程管理,企业的各项工作都需要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有序地进行,所以完善创新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我国的建筑市场需要尽快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比如,当前建筑企业在建造大型建筑物的时候,就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全面性,可以设立针对性的部门进行管理,建筑企业可以把建筑任务分配给相应的施工方。除此之外,完善企业的内部责任制度也是很重要的,让员工承当相应的责任,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认真负责,完善企业的产权关系之都和法人制度,提高他们的员工地位,对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有很大积极意义[2]。


        2.2创新技术管理
        信息时代,各种新兴技术日新月异,促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由于现代工程日益复杂化,其管理又牵扯多学科领域,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数据信息的需求量非常大,需要可靠的信息来支持管理工作,有必要将“智能+”大数据技术引进组织管理中,构建现代化的工程管理体系,促进工程管理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引入组织管理中,将传统工程管理体制中一些约束突破,管理效率将明显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建筑企业技术、工艺的创新注入活力,企业不断地引进新的元素。而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相应的要求企业对施工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吸收先进的施工工艺,培养高技能型的施工人员。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改进,能给企业节约成本[3]。
        2.3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机制和理念
        建筑行业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传统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但每个时期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现阶段也不例外,一个行业要想保证持续性的蓬勃发展,那么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有效改革是必经之路。企业要本着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机制,积极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基于此,企业首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明确企业的优势特点,知晓自己的主营方向,同时也要清晰自己的劣势,毕竟不能用自己的“鸡蛋”去碰别人的“石头”。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进一步明确自身创新发展的思路,然后实施综合改革创新的统筹规划,对于企业的“精华”要毫不保留的扩大,对于“糟粕”也必须绝不手软的摒弃[4]。
        2.4管理手段创新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分,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开始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往往需要对各项信息进行保存和处理,而且每一项信息之间都有关联性,所以要通过创新来建立一个平台开展工程管理,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结合到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动,才可以更好地达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5改变企业文化
        “重视价值观创新,加强文化机制的创新”,是建筑企业文化创新应恪守的原则。通过构建企业传播机制,促进其影响力扩大,借助企业文化目标机制的建构,增强企业生命力。基于建筑企业的特点,其文化建设需要在企业变革过程逐渐形成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时需要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要走入到施工项目中去做好事前、前中、前后的一系列工作,还要走进施工现场做好工程施工环节、验收、售后服务工作,确保文化建设的质量。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融合行业特点、经营时的文化沉淀,确立企业精神,但要保证能够将员工本身的斗志展现出来[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能力仍然不足,缺乏创新能力,造成建筑行业发展缓慢。要想帮助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就要提高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逐渐完善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拥有很多优点,对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216+218.
        [2]刘敏.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6):149-150.
        [3]廖锦清.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16.
        [4]李箕华.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门窗,2019(23):54.
        [5]高军琰.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