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   作者:刘英
[导读]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创新
        刘英
        身份证号:23020419870826****

        摘 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创新,不同类型的建筑形式不断推出,为人们提供了更优越的生活体验。传统的施工工艺受诸多因素制约,操作难度大,施工过程中噪声大,会对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改变了建筑技术的局限性,在施工过程中节约了材料和资源,减少了建筑产生的废弃物,是促进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施工和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装配式施工技术,把握技术施工要点,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以及应用优势
        1.1概念
        装配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相比更加便捷,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将所需的所有配件提前分批次或整体加工,而工程的施工人员只需要在工程施工现场,将所有事先加工好的配件组装到一起,通俗地讲,就是将工程中所有配件以拼积木的方式,将工程中的墙体、柱子和楼梯等配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位置安装到一起。装配式建筑施工周期较短,成本消耗较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该工程施工形式能短时间内在建筑行业得到推广。
        1.2应用优势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1)能够将建筑工程的质量大幅度提升。在施工前期,主要采取的是工厂生产模式,施工企业将其运用到建筑工程所使用的配件上。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将原有的纯人工的施工方式所代替,这样不仅将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失误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还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2)管理模式的创新。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施工方式,主要是将工程所需配件在工厂中生产完成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由相关的施工人员将所有配件,以拼积木的方式将所有配件安装完成。施工企业需要保证生产配件的工厂在生产配件期间,所有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与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所有环节都能做到准确无误,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生产工厂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将其充分落实,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行业实现全面发展。(3)提高管理效率。随着装配式施工技术在工程中不断被广泛应用,在工程中出现湿作业操作的情况急剧减少,明显提升生产效率,这种建筑施工方式与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节省了25% 的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强化管理工作效率。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 提升建筑工程设计合理性
        建筑工程设计是保证建筑施工以及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后续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应当重点分析工程设计,保证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不仅包括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方案,同时也包括不同构件的设计方案以及构件搭配方案,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应用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当工厂在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时,需要分析不同类型构件的施工标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对构件的生产方案进行调整,并对工厂的生产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建筑构件的施工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分析在施工现场搭配构件时构件连接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让人们更加安心的居住。
2.2 使用 BIM 技术建设装配式建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展现出了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促进了社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装配式建筑虽然有较多优势,但是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定的施工问题,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甚至会增加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而 BIM 技术的出现则能够转变这些局限。BIM 技术拥有可视化、情景化的特点,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使得可以在未施工之前观察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

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应用BIM 技术之后可以整合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信息,形 成 3D 立体建筑模型以及集成性的管理体系,提高了数据的直观性,使管理人员可以利用集成性的管理数据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2)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利用 BIM 技术将 3D 立体模型某个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化处理,要求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来模拟施工进度的变化。通过将BIM 技术应用在施工进度变化中可以分析是否可以按时完成建筑施工,同时也为施工进度的考核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3)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如将设备参数、材料参数输入到系统中,可以立即查询出设备和材料是否符合施工质量的需求。利用 BIM 技术对重点施工工艺的流程进行演示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而从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方面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三、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
        3.1 构配件堆放
        在运输预制构件至施工现场后,需要对构配件堆放问题予以有效解决,确保在堆放过程中不会有构件损坏情况产生。在堆放工作开展中,首先,施工单位应保证堆放场地具有坚实性、平整性,避免有构件受力不均情况产生,与此同时,应在场地设置排水设施,避免构件性能因积水受到影响;其次,在构件堆放时,应对最下层构件予以垫实处理,与此同时,为让起吊工作开展更为方便,需要朝上布置预埋起吊构件;再次,在堆放预制构件时,需要对构件安装顺序予以全面考量,并保证堆放位置不会对正常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然后,施工单位在采用叠放处理措施时,应保证最下层构件强度、垫块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并保证垫块位置和构件生产位置、吊装位置高度一致;最后,施工单位应针对构件具体情况选择科学布置方法,如针对复杂墙体,就可以采用竖向布置方法。
        3.2构配件场内运输
        在构配件场内运输工作开展中,首先,施工单位应保证构件性能,可以在运输中利用枕木等设施避免有构件损伤情况出现;其次,应对构件在场地内运输路线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构件运输工作开展安全性、高效性;再次,应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进行有效选择,保证工作开展质量;最后,应对计算机技术予以积极应用,搭建构件堆放、运输与吊装综合系统,对场内运输进行自动化管理,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3.3塔吊等起重装置辅助措施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期间,需要具体操作的工作人员对起重机附属杆的具体位置以及连接点等做到明确知晓其具体位置,并且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这样才能保证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将构件安装至指定的位置上。此外,构件预制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准确地脚螺栓预埋在合适的位置之上,并且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将运输构件的塔吊起重设备进行检测,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定期对塔吊起重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工作,使用该设备在工程施工阶段,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并且确保构件所安装位置的精准性。
        3.4预制构件的安装工艺
        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安装时,首先安装人员应该校正安装位置、标高、垂直度等要素。在对水平构件进行安装时还应该校对不同相邻构件之间的平整度和高度差,保证水平构件在一个水平面上,做好上述校对后,对预制构件进行临时固定。对于竖向预制构件的安装,要保证首层支撑架体的地基有一定的承载力和平整性,上下层架体要对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结构支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结 语:
        总而言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切实做好各环节施工的管理工作,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使工作流程得到优化,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定刚 .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0(15):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