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广锋
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虽然说我国的建筑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例如施工的原料、建筑工程的质量等这些原因造成造价比较高。在建筑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实际费用和预算不相符这种情况,这对建筑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可以对工程造价进行全动态的控制,那么就可以减少浪费,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有效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所需的全部费用的总和,由于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工程造价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工程项目中多种因素均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动态管理能够通过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强化、采用专业性、技术性的手段进行干预、管理,以合理控制工程的建设成本及施工进度。动态化的工程造价管理还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对造价管理的内容做出及时调整,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工程造价,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文章就针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工程造价全过程动态控制存在的问题
由于动态控制在工程造价全程中有着非常好的管理能力,所以它在一些建筑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和重视。那么如何才能让动态管控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呢?我们首先需要将动态控制在工程造价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只有解决了这些困难,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动态控制在工程造价过程中的管控水平,才能对建筑企业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
1.1工程动态造价管理的工程管理尚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管控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它对建筑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工程的管控会受到施工的影响。首先是对造价的管理这个观点认识不够深刻,有些管理人员认为造价管理并不重要,觉得这对工程的具体操作没有太大的影响。还有就是造价模式比较落后,管理人员控制造价一般都是在工程结束以后才控制造价,往往忽略了在工程实施前的控制和在工程实施正在进行时候的控制,这样会致使管理人员不能很好的发现造价的问题,即时发现问题了也没有及时应对的措施。其次就是对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在使用机械器具时只是光顾着使用它们,并没有对它们进行保护措施,这样长时间的使用会造成机械器具损坏,去修换器具时又需要消耗大笔的费用,还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从而影响效率。然后就是对材料的管理,在使用工程材料时没有一个管理材料的人员,这就造成在使用材料时会造成材料的损耗过大,从而造成浪费,还会出现材料丢失等情况,这都对造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后就是没有控制好工程结算造价,在工程接近结束的这个阶段对工程的造价影响也是很大的,很多企业由于在最后结算时没有控制造价,致使工程的总造价偏高。
1.2工程动态造价需要市场经济的引导
用动态监控工程造价的过程,这样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满足市场的要求,建筑企业可以凭借市场的环境进行发展。因而在进行工程造价的过程用动态监控管理的时候要对市场的环境考察清楚,将市场的要求作为重点,要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的将动态监控管理运用到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去。
1.3建筑工程动态造价控制体质有待加强
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不能使动态控制管理很好的应用到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去,甚至一些文体还出现了矛盾的情况,这就严重影响了动态控制监控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的应用。因为建筑企业的建筑区域不可能是仅限于某个地方,而不同的地方对工程管控的制度和造价管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给建筑的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建筑企业在造价过程中选择的都是便于自己发展的造价管控标准,所以对建筑行业的沟通有着一定的难度。在进行动态造价控制的时候,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多个方面的结合才可以使造价更加完善。但是在现在这个时期,大部分的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才,各个部门没有协调合作,这样的管理肯定是不完整的,从而致使造价的工作人员对各个环节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因此就会出现造价分析错误,造价也就不准确。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要素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要素包括价变要素与量变要素两个方面。
2.1价变要素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价变要素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等相关价格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的改进、施工环境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其中材料价格及人工价格的波动是影响工程造价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人工单价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工资、相关补贴、劳保费用、辅助工资及各项保险等,社会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人工单价的波动,比如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高低、政府部门推出的相关福利政策等。材料价格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材料原价、手续费、包装费、采购及保管费用等,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随时发生变化。机械台班费是由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机械台班数量、对应单价来决定的,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除了机械操作人员的工资、机械拆装费用、运输费用、燃料动力费用、折旧费用、日常维护及大修费用外,还包括车船使用税、养路费等费用。施工方法包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方法、施工组织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内容,实际工程管理中要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工艺条件、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可行性强、经济性强、工艺先进、操作便利的施工方法,以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施工环境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比如交叉作业多、施工现场混乱、现场交通系统不通畅等均会在无形中增加工程成本,因此施工现场要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生产环境,工作场所保持清洁、整齐,道路交通保持通畅,在投标报价时一定要认真勘察现场。
1.2量变要素
工程造价管理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计算准确的工程量,工程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且工程量也是编制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采购施工材料及配置相关机械的重要依据,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中量变要素是一项重要内容。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包括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方案等。施工图纸及相关标准图集能够将建筑项目的结构构造、尺寸、工程做法等详细、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它是计算工程量的基本依据。工程量计算过程中还要按照计价规范中的工程量进行计算,工程计价分为定额计价、清单计价两种,具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可采用定额计价,编制工程招投标工程量清单时可采用清单计价。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具体的施工方法要根据施工方案来确定,根据施工图纸计算的工程量与实际的施工方案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计算基础土方工程量时,要参考实际施工时的施工方案来计算,充分考虑开挖方式、是否需要放坡、是否需要预留工作面、是否需要支撑防护等等。
3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控制策略
3.1注重市场信息搜集,强化动态管理
针对市场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建筑类企业要加大市场数据信息的搜集力度,并构建动态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因素,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精准性。首先,建筑类企业要建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高效的市场信息搜集体系,通过行业数据搜集,了解建筑材料、人力资源、工程设备等要素的市场需求以及价格变动情况,并及时作出应对,避免资源不足或者价格大幅上涨而制约工程的顺利开展;其次,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将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密切衔接起来,技术检验、核对工程造价各个环节的预算资金与实际支出的差异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定优化策略,实现风险的有效把控,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3.2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工程造价水平的高低与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管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企业想要确保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就要注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高效管理实现管理风险的有效防范。第一,企业要加强设计管理,构建高素质的设计团队,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核心素养,提升设计的精准性、科学性、高效性,避免由于设计问题而引发的造价管理风险;第二,构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针对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变动性风险,企业要构建动态风险监管体系,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实现对市场物资价格、供需配置的有效把控,根据数据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动态风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效率。
3.3做好宏观政策的把控,提高决策科学性
政策因素对工程造价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建筑类企业要时刻把控宏观政策,对有利于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要积极予以把控,将政策优势转变为管理优势,对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要及时规避,避免不利政策因素对企业工程造价产生的干扰或者限制。首先,建筑类企业在项目工程竞标当中,要对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推行的项目建设政策予以了解,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规范竞标,在竞标当中企业不能为了获得竞标而刻意压力竞标价格,这样会给企业后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会损害企业利益;其次,建筑类企业要对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予以优化,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可能存在的客观因素,并设立对应的风险应对方案,而且企业要加强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力度,积极参与政府开展的PPP项目,增强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品牌,充分借助政策因素实现工程造价成本的科学控制,实现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3.4改进建筑材料价格差别处理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来讲,材料费也就是整个建筑成本中间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占到了总投资部分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结合目前的市场供需状况,很多材料的价格弹性都非常的大。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造价,就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材料之间的价格差异,同时还需要适当地降低材料的价格,使得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能够得到实现。除此之外,材料购置还应该设定出较为合理的建筑费用管控目标,同时还需要及时地提供出相应的建材采购市场的因袭,加强对于建筑材料价格波动的了解,保证能够实现建筑材料的成本目标。另外,在进行建材购买的过程中,还需要完成的是对一定要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价格并能够在其允许的价值范围内进行采购,但是一定要在建筑材料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除此之外,项目管理单位还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价格材料和费用的控制。保证对整个费用的动态控制是合理且安全的。
结语
在建筑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企业要高度重视起来,树立全过程动态化管控意识,强化对投资决策、规划设计、招标、施工及竣工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与控制,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助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8(9):100.
[2]陈蓝燕.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2016(3):214.
[3]谢颖.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20-22.
[4]乔路卫.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城市建筑,2019(35):194-195.
[5]尹凯,张玉岩,王海龙.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预控系统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1):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