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发电自动化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2月5期   作者:华提·吾拉孜
[导读] 随着外资的不断引入,国外很多先进技术与设备开始进
        华提·吾拉孜
        新疆新华阿勒泰事业部  836600
        摘要:随着外资的不断引入,国外很多先进技术与设备开始进入到我国的水力发电事业,这使我国的水力发电事业得到很快的发展,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使得自动化技术在水力发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的分析来研讨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发电;自动化技术;
引言
        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人们日常需求的增加,当前多数水电站发电已开始重视环境与能源的保护工作。部分水电站在实际开展运行时,仍存有较多问题,如技术落后、运行效率不高等,管理人员引人电气自动化技术,并设置专业化管理体系,有效完善水电站发电的正常运行,改进其经济效益。
1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提高发电效率。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依托水利发电作为能源供应基础,增加了多种有效的科学手段和技术,提高了发电效率。因此,我国的水利发电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积极运用,可以提高水利发电的效率,为人民生活和工作提供优质稳定的电力供应。降低发电成本。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重要资源是石油和煤炭,而继续使用的数量将继续减少,传统发电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降低了发电厂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是运用新的技术,这样才能使生产能源得到更有效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水利发电中,只有保证电厂发电效率增加发电资源的高校性,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发电厂出现问题故障后,只有通过电气自动化的及时维护才能较大程度的限制利用能源资源。
2水力发电自动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多套系统同时存在,无法实现统一管理
水力发电自动化由来已久,可以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主体承担。这会导致多个系统同时存在的情况。这可以帮助您了解不同系统的优缺点,但可能会严重影响系统的集中化。数据共享要求,例如例如,由于兼容性问题,共享数据可能会使系统集成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成本高昂,从而严重影响自动化的发展。自动化创建完成后,实际管理的延迟可能会对自动化功能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管理人员受到其综合素质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管理改进和改革不足,导致自动化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落后。
2.2缺乏稳定、专业的自动化系统维护团队
对于自动化系统及其相关设备,尽管运行可靠性高,但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系统维护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此外,在规划中考虑的情况很可能与实际情况不同,即使它们是相同的,而且在执行后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此外,必须分析和消除所遇到的缺陷,以优化系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来维护和调整整个系统及其设备,特别是在生产过程发生变化之后。但是,由于缺乏稳定和专门的自动化系统维护团队,许多较小的问题或故障未能及时得到解决,使得小问题逐渐发展为较大的问题,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3水力发电自动化优化策略
        3.1实行自动化检测
        在水电站发电的过程中应用自动化设备可有效开展自动化检测,使水电站的运行始终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中,因而技术支撑极为关键。部分水电站在与自动化技术融合时,应严格计算二者的融合参数,并将该数据放置到施工图纸中,便于施工阶段开始的连接工作。为保障水电站内的设备质量,技术人员可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其衍生的相关产品,经自动检测后,能有效保障其安全性与质量。待数据检测工作完成后,需准确记录设备中的各项参数与工作情况,而针对电频、电压等参数仍要进行适时监测,维护相关设备的稳定运行。当水电站发电在开展工作时出现问题,相关设备需发现并找到问题,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实行科学的方法妥善处置,增强水电站运行的工作性与安全性。


        3.2系统要以1~2种定型且成熟的为主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有复杂的控制问题都部分得到解决。但是,从控制的角度来看,需要桥接或组合不同的模块以及许多过程和技术。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扩大和使用现代技术,以改进管理。在选择系统时,公司优先考虑,并通过实际经验对成熟稳定的系统进行协同增效和思考。这样可以提高一致性。不要选择太多的系统,并且在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3.3发展监控模式
        水电站发电系统的管理者可实行科学的监控模式,首先,由于水电站的运行规模较大,进而实行远程监控。运用远程监控可有效扩大覆盖面积,避免项目的遗漏,比如,某水电站在实行远程控制时,借助电话线可衍生出多类模块,如镜头、云台等,对其运行实行全面监控,可在较短的时间里发现运行问题,并找到引发故障的实际位置,进而有效解决运行问题。其次,为使工作中的水电站显示整体性,可使用现场总线监控模式,利用该方式有助于减少部分设备的使用数量,使监控系统中的传输效果与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基于该模式的独立性较强,应用此方式能增强水电站运行的可靠性。最后,若想监测水电站中的所有工作内容,技术人员需采用集中监控法,但在监控过程中,由于检测的内容较多,会使其压力始终处在高负荷状态,不利于运行的稳定,降低监控效率。
        3.4电力保护自动化的应用
        火电厂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因素。火电厂在日常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问题很严重,它将是直接的指导能源系统的调试,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单片机技术相结合,实现装置之间的闭锁保护。如果检测到系统异常,它会自动关闭电源并停止异常设备,以防止过载和损坏电源。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继电保护控制技术,科学控制火电厂继电保护运行,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实现了热生产的磨削保护。
        3.5尽快转变观念,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概念是建立在长期工作的基础上的,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种工作不可靠,计算机监视收集的数据不是用普通仪器收集的,而控制不是手动可靠的,或者计算机只是设置好了,并不重要。事实上,在计算机上采集的数据比在普通仪器上采集的数据更真实、更准确,计算机在计算和控制方面更准确。因此,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模式尽快将想法付诸实践。
        3.6设立电气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水电站发电厂会建设在较遥远的区域,会影响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开展,无形中增加工程成本。由于工作环境较差,会严重影响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实行电气自动化后,由于降低了人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开展工作时,应增加技术培训的投人,无论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还是监控系统的选择都需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判断,工作人员需提高技术能力,在降低工作强度的同时,改善工作质量。第二,水电站内部管理者应设立严格的电气管理系统,并设置多个部门,将工作责任分派到每个部门中,使其权责分明,避免发生权责混乱、工作职能交叉的不良现象。在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提升安全意识,进而有效维护水电站发电阶段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总的来说,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和领域的合作,根据当地情况采用自动化系统,尽量减少或不扭转波动,以提高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经济性。此外,将加大新产品、技术和工艺的实际应用力度,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顺利运行奠定良好基础,最终提高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蒋明.浅析水利发电自动化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06):87-88.
[2]谭振杰.浅析水轮发电机的运行及故障处理[J].设备监理,2020(01):49-50.
[3]代丽.关于水利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检修的研究经验分析[J].科技风,2019(04):164.
[4]马俊飞.水利发电中自动化技术的作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05):154-155.
[5]何忠心.自动化技术在水利发电中的作用及分析[J].河南科技,2014(1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