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绿色建造技术-环保节能型临设建造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2月5期   作者:王建平
[导读] 在国家提倡绿色建筑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整体形势下
        王建平
        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在国家提倡绿色建筑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整体形势下,绿色建造的概念也逐渐应运而生;文章从绿色建造的概念出发,阐述了目前临时设施的发展和现状,分析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绿色建造;概念;现状;分析;措施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绿色建造的概念:以绿色、生态、低碳为理念去指导建造施工,能够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能够全面集成建造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多种技术,极大带动建筑技术革新,直接推动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拉动节能环保建材、新能源应用、节能服务、咨询等相关产业发展【1】。
         1临时设施作为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费用在施工总成本的占比基本在2%-3#左右,在国家环保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的整体大环境下,该项费用的占比在逐渐增大;随着材料费和人工费用的持续上涨,施工企业的利润点在逐步减小,如果临设再增加一笔费用,势必造成企业的利润点更进一步减小;如何摆脱这个局面,是很多施工企业正在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一次性摊销”和“可周转、可持续利用”两者的优劣对比,很快就摆上了施工企业的会议桌,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型建材和绿色施工技术的面世,让很多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们眼前一亮,这些可能就是我们解决目前问题的最为有效的办法,那如何才能将这些绿色施工技术和新型的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临时设施中呢?
         1.1环保节能型临时设施的概念,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环保技术,最大程度的实现节能减排,临时设施拆除后,不产生建筑垃圾,实现可周转、可持续利用。主要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实现:
        1.1.1 节地措施: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施工现场道路、材料堆放和加工区域等,通过施工策划并结合工程规划合理划分区域,最优程度满足施工需求的同时,减少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
        生活区、办公区的场区地面、活动板房的基础等不采取混凝土现浇硬化的方式,全部采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板,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设置不同类型的预制板,如满足强度要求的厚板、满足渗透水功能的透水板、满足绿化要求带凹槽的种植板等,所有预制板采用工厂化加工,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护角和起吊装置。
        施工现场道路结合工程特点能实现与永久性场区道路结合一次性施工的,优先考虑;无法实现永临结合的,也不采取现浇混凝土的方式,采取可周转、可回收利用的材料进行铺设,如预制混凝土板、厚钢板、石子等。
        材料堆放区和加工区地面,为满足强度和排水要求,铺设预制混凝土板、预制透水板、广场花砖等。
        1.1.2节水措施: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施工场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优先选用非传统水源,并结合相应的可回收利用装置和节水装置,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施工现场处于雨水充沛地区时,结合施工现场设置的透水预制板和环形的预制排水沟进行雨水的收集,雨水收集池采用预制的成品蓄水池,雨水经过沉淀、净化、检测后,可以用作现场的混凝土构件养护、洒水降尘、绿化浇灌、车辆冲洗、冲洗厕所等。
        施工现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施工现场需进行降水施工时,应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系统,充分利用抽取的地下水来满足施工现场的各类需求并建立各自独立的小系统,如生活区的日常用水系统(饮用除外)、施工区的日常用水系统(用于混凝土养护时,需进行水质检测)、环保的日常用水系统(洒水降尘、冲洗车辆、绿化灌溉等)、材料场区养护系统等。


        传统水源和非传统水源的使用,均需设置节水型器具和回收利用装置并配备计量器具,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厕所器具,施工现场的喷洒降尘和喷洒养护装置也应采用节水型装置。并根据日常采集的数据进行用水效率对比分析,针对差异查找原因,提出更优处理措施,实现可持续改进。
        施工区作业层的施工用水管路,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工程的消防系统充当临时的供水管路,利用工程的雨水管和排水管作为水资源的回收管理,楼层外围设置接水槽和楼内设置蓄水池(或利用消防水池),并利用变频增压水泵实行水的重复循环利用。
        1.1.3节电措施: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先选用可再生能源,并结合工程特点选用相应的节电设备和控制措施,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太阳能、风能作为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被很多企业合理利用,节省了很大一部分电能的损耗,工程施工现场也有很多应用成功的示例,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地下室光导照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
        生活区、办公区选用节能型照明灯具,设置限电继时器等控制装置,施工区楼梯间、地下室、生活区厕所等部位设置声光感应式灯具,变频式设备等节能式设备的选用,都很大程度地节省了电能的消耗。
        临建办公室根据当地的风向和日照方向合理布置朝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照明,也很大程度地节省了电能的消耗。
        临建办公室采用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集装箱型的活动板房,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夏季和冬季空调的使用,也很大程度地节省了电能的消耗。
        夏季充分利用地下降水,利用地下水的低温形成循环流动,降低室内高温的自制夏季制冷空调技术也被很多施工单位合理利用,这也是地下降水施工的又一项节能应用技术。
        1.1.4节材措施:临建设施中所用的材料全部采用预制式构件,实现材料和器具的周转使用,分次摊销施工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实现建筑垃圾零排放的目的。
        施工现场采用可周转式临边防护围挡、可周转式操作平台、可周转式活动板房、可周转式厕所、可周转式道路等临时设施,不产生材料的损耗,实现节材的目标。
        现场临时水管、临时电缆,全部采用预制式管沟进行铺设,相比以往的埋地铺设施工方式,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破坏和后期拆除时破坏,保护了水管和电缆,实现持续周转使用的目的。
        通过BIM技术优化,现场设置集中加工区,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施工现场设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收集仓库,分类存储。
        1.1.5环境保护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的环保治理要求,又实现了工程的节能减排。
        施工现场的污水、生活区的废水、厕所的排放物等均设置成品的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可周转使用的器具,定期、定时安排专业环保处理机构进行收取,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施工现场设置环境监测仪,并与水系统形成联动,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实现国家治理扬尘的指标要求。对于现场需长期存在的裸露土方,采取封盖和绿化相结合措施。
         2虽然以上措施的使用增加了一些施工成本,但经过多次周转摊销后,相比较以往的临建建造技术还是有很大的成本优势的,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1】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
           【2】《绿色施工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223号
           【3】GB/T 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评价标准》[S].
作者简介:王建平(1981),男,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和绿色科技技术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