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爱华1 韩杰1 姜裕美2
山东省邹城市 邹城市唐村镇人民政府1 273500
山东省邹城市 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 273500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受到我国重点保护与维护[1-2]。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世界环境加速恶化,环境保护是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树木是人们的环境卫士,能够帮助人们抵御风沙的侵袭,改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林业工程成为现在重点建设的工程。保护好森林资源可以帮助人们持续建设更好的家园,现阶段人们通过营造林来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有必要对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营造林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提高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汽车尾气、噪音等严重为害着城市的生态平衡,不仅扰乱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还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但建设营造林就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因为树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粉尘,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净化空气。同时,茂密的枝叶与树干还能够有效降低噪音污染,尤其是银杏、梧桐树等植物的种植对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具有明显效果,能有效平衡与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这些地方进行植树造林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实现对土地与土壤的保护,有效预防水土流失与自然灾害的发生,为人们居住的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1.1前期考察规划对营造林的影响
影响营造林质量的一个较大因素就是树木的成活率。而自然气候条件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则是影响苗木成活率与质量的重大因素,这就要求在确定造林地时要注重对造林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因此,为了提升营造林整体质量,需要对造林地进行整体与格局设计,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土壤质量及当地气候条件。一般来说,春季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期,但由于苗木对气候、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土壤过干或过湿,气候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质量。对于环境恶劣、土层薄、水土流失地及沙化耕地特殊地貌,也会严重影响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和健康生长。
1.2林业工程设计不完善
为提高造林施工质量,应加强造林设计工作。但现阶段林业部门对设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设计工作流于形式,资料准备不充分,不能满足造林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此外,部分林业部门在设计时,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导致林业布局不合理,严重影响了造林的整体效果。
1.3缺乏完善的营造林管理维护体系与制度
管理维护工作不能有效进行,且资金投入限制也阻碍了营造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总而言之,我国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下制约我国营造林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与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营造林工程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4检查验收环节对营造林质量的影响
结束苗木的种植栽培工作后,还需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验收与检测工作。营造林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主要是负责整个栽种工程的监督与保障,通过对整个工作成果进行严格验收,有效检测栽培工程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种植过程中的不足与技术漏洞,有效避免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偷工减料、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进而有效提升苗木栽培质量和整个营造林质量。但在实际栽种验收与检查中,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该项工作环节的重要性,常常会出现验收不到位、检查不仔细等问题,为苗木健康生长及后期维护、养护带来诸多不便。
同时,验收检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影响了验收质量,导致造林工程验收时存在潜在隐患和弊端,并直接影响造林质量。
2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2.1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造林
植树造林时,还应认真分析当地生态环境,选择成活率高、绿化效果好、最能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树木,要根据森林管理经验,预判树木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植树造林规划包括混交树木品种、树木间距、土地利用率、光照条件、灌溉条件、除虫方式、生态共存等内容,应充分利用土地面积,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合理搭配种植树木品种,让树木、花草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应当合理搭配种植带,使其适应环境、共生共存。
2.2做好营造林前期考察规划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是保证造林工程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前期考察时,需要有效地规划与布局营造林立地的面积、范围,对营造林苗木的选种、水质、土壤及气候进行综合判断与精确的数据分析,为统计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提供保障。构建激励与奖惩政策,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提升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归属感。加强对规划统计工作的管理,要求相关人员能够秉承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升数据信息统计的精细度、实时度与准确度,让工作人员在面对测量困难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克服。统计营造林面积、范围、成活率数据时,做到严谨、细心、耐心,可借助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既能保证统计与规划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又能为后期数据信息的整理与备份、查看与利用提供方便
2.3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
在造林工程建设实践中,为提高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施工队伍。各地需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林业工程施工设备,使之达到造林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林业工人的职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林业工程的成败,因此,需加强对员工技能和专业水平的培训,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只有建立完善的培训和管理体系,才能提高营林人员林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保证正常开展营林工作。
2.4精细管理
植树造林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土壤质量。改良土壤质量是植树造林的关键环节之一。植树之前,要对种植土地进行整治。不同土地条件、地理位置下的不同树种对土壤的要求均不同。对病虫害高发的土地,需要考虑病虫害防治。要及时清理受害树木,保证病虫害发生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一些地区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应根据树木生长情况栽种适合的树木,保证植树造林的成功率。土壤的营养成分、含水量等适合树苗生长,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例如当土壤含水量在12%及以上时,树苗更容易成活;当土壤含水量在12%以下时,树苗不易成活。想要达到植树造林的目的,土地管理必须提上议程。土地肥沃能够保证树苗健康生长,土壤营养成分与水分得到满足,才会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结束语
人工林质量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平衡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而且对以林业为主的经济产业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植树造林和管理中,有关人员必须重视造林管理,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进行造林和管理,确保造林质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造林工程中,提高营造林质量是关键。要加强造林生产管理控制,提高苗木成活水平。应通过合理的技术分析,确定造林方法。要重视植树造林工作,认识到造林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林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淑文,蔡四红.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J].种子科技,2019,37(16):152-153.
[2]李洪奎.浅谈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加强营林质量措施[J].花卉,2019(16):159-160.
[3]罗瑞林.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乡村科技,2019(24):81-82.
[4]陈渊.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建议[J].花卉,2019(14):218-219.
[5]邓杨军.探讨影响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关键因素及加强措施[J].现代园艺,2019(14):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