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升正
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73001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公路建设行业发展迅速,隧道工程施工项目不断增加。由于隧道施工具有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狭窄、隐蔽工程多等特点,我国对隧道工程提出较高的安全管理要求。因此,探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及其应用,对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和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隧道建设;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在进行隧道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贯穿在隧道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一开始进行设计准备环节的时候,还是在隧道施工的过程当中,或是在隧道已经施工完毕以及运营的过程当中,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都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注重隧道的维修以及保养,在源头上掐灭危险源,确定隧道工程整体的状态都能够更加符合安全规定,防止出现事故。
1复合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分析
隧道施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为了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必须抓住各种地质条件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技术审查和分析,不同地质类型需要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能体现因地制宜的思想,具体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方案。为了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隧道施工技术应以实际地质条件为基础,西南地质条件多为断层或中间地层,由于地质地层稳定程度不高,隧道施工时应先加强岩层处理,增强地面强度,以确定地质是否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由于长期煤网破碎,若施工前检查瓦斯浓度在标准范围内,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岩溶形式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全面控制岩溶地质。首先,要全面检查洞穴整体内部,了解洞穴中物质的组成,清洁软石表面,清理或填充不平整的部分。填方时,应充分利用固体材料,使其完全进入洞室,洞室墙可采用锚杆砌筑,增加洞室的稳定性,减少对洞室的破坏,具体施工可采用钢筋混凝土设备。同时,可采用专业机械设备,加强洞室内的地基基础,并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使其防水。其次,加强洞窟内部支护,使其更坚固,特别是洞室顶部的稳定,以提高其抗压性能。
2隧道施工技术
2.1隧洞主体开挖施工技术
隧道工程的施工中,洞身主体的开挖周期较长,施工技术应用要求多。可以选择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全断面法、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中导洞法的技术工艺要求组织作业。每一种施工方法的技术工艺要求都有侧重点,如台阶法多应用于中小跨度隧道施工,围岩等级为Ⅲ到Ⅴ级,若围岩等级达到Ⅵ级,则应率先进行预加固处理后再组织台阶式开挖作业。一般来说,单车道隧道宜采用二台阶法;地质结构稳定的双车道隧道同样宜应用二台阶法;洞身断面大或单层台阶断面大的隧道宜采用三台阶法。通常结合实际工程施工情况总结可知,围岩等级为Ⅱ、Ⅲ级的隧道适宜采用二台阶法,此法可降低一次性开挖断面积,因此提高了施工进度,增加了施工安全性。三台阶法的台阶长度一般大于隧道开发跨度,达到后者的2倍左右,此法扩大了拱部开挖面,可抑制爆破夹制作用,利于光面开挖,且可增加支护闭合成功率。
2.2分层开挖
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完成开挖作业,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开挖的坡度,确保实际施工结果与设计要求相符。边仰坡防护采取分层的方法,逐层施工并检验,避免边仰坡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的情况。施工人员应加大对边仰坡的防护力度,适度扩大防护面积,提高支护强度。施工期间调整锚杆的距离,对钢筋网采取加密措施,并增加喷混凝土的厚度。纵观现阶段的隧道建设状况,开挖作业可选方法较多,包含中隔壁法、全断面开挖法等。中隔壁法常被应用于大跨度软弱围岩隧道工程中,首先对隧道的一侧组织开挖作业,若无误则转向另一侧进行开挖。
隧道存在较多老黄土或Ⅳ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时,通过中隔壁法的应用,可在安全的环境中完成开挖作业,可充分发挥横隔板、中隔壁的应用优势,避免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
2.3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要加强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必须引起所有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施工者应尽早尽快熟悉设计图纸,对设计要点进行梳理,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放样,标识清楚支护施工区域的典型位置,点位标识后开展钻孔作业。钻孔要及时清理岩层粉末、铁锈等杂质,在孔洞内插入锚杆后要达到预紧力要求,并在封堵钻孔口处及时灌浆,确保锚杆与围岩实现整体加固。锚杆支护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认真完成预紧力检测,确保锚杆的牢固性、稳定性达标,且有较强的抗拉拔能力。在具体支护过程中,还要随时掌握围岩特性,对特殊条件位置使用不同功能的锚杆,如锤击式、自进式、管缝式锚杆等,确保整体加固效果。
2.4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二次衬砌为隧道施工中的关键装置,可起到支撑围岩的作用,二衬的施工质量会影响隧道的外观,提高其施工质量较为重要。若初期支护施工阶段出现围岩变形现象,且该变化具有持续发生的趋势,会影响初期支护的稳定性,应及时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弥补初期支护的不足。初期支护异常时,将影响二次衬砌施工,应及时调整支护的类型,优化施工参数抑制变形,以防塌方。在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使用台车应具有表面平整、接缝严密的特点,较为合适的是整体式模板台车,并兼顾刚度要求,确保成型后的衬砌具有完整性、平整性与稳定性。此外,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排水措施,以免出现渗漏水现象。
3复合地质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管理
3.1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加强地质调查,复杂的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地质调查,全面了解隧道施工质量,对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一是施工前对隧道地质条件进行预测,对可能出现的滑坡、软岩崩塌、岩溶、瓦斯涌出等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使用专业测量仪器,保证隧道施工的可行性;二是对岩体结构进行随时监测,加强地质灾害分析,深入隧道,分析预测围岩状况,为施工提供合理指导,确保施工安全。
3.2加强施工监督力度
加强对施工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人员使用的施工设备符合规范要求,保证自身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每位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才能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避免走过场,仓促施工。建设过程中,应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程序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
3.3加强技术管理和隧道施工管理
严格的技术控制和管理是工程设计中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围岩的地质条件,采用先进的地质预测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围岩进行地质速绘、钻孔、放射等地质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辐射效应,及时调整辐射系统或参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专业人员批准后才能实施,如地质条件有变化,拆除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按程序改变降压方法,修改设计。
结束语
总之,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降低隧道施工中风险的措施,这对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振宇.大跨径隧道浅埋段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4):171-172.
[2]韦思.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278-279.
[3]蔡文.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05-106.
[4]刘瑞全.隧道施工质量管理重点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4):212-213.
[5]周玉亮.隧道工程新奥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36):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