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金灿
[导读] 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榜上有名的高危行业,

        金灿
        43098119901015****
        摘要: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榜上有名的高危行业,我国建筑工程安全形势可谓是十分严峻。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繁荣背后也隐藏着危机,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置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而不顾,造成了许多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本文就对当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作出研究讨论,寻找出更为恰当的处理对策,以此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安全施工管理的具体概述
        1.1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在对现代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施工人员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对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相关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单位管理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规范要求,创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标准,以此规范管理施工人员的日常操作,确保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失误问题出现的概率,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1.2施工进程方面的安全管理
施工进程管理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管控,切实保障工程施工进度,避免材料、设备及外界不良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及维护保养,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转,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2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
加强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先后出台,国家也进一步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现在,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人员素质和施工专业度也在增强,但依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发生的范围广、原因多、突发性很强,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还不足,但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加强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无论是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是国家的财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安全生产能保证工作人员及施工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营造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幸福度,做到国家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其次是安全事故少发生、不发生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进度,还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开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当前建筑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3.1投入资金不足
建筑施工需要施工人员有较高的专业度,同时需要专业的机器设备进行辅助施工与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就需要施工投入较多的资金购置高质量的设备。但是部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上的利润,在选择设备时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就会选择一些费用较低、较为落后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质量差,安保效果不好,无法保障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3.2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不规范
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不规范也是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一大重要原因。部分施工单位不重视人员的安全问题,认为发生事故的几率非常小,不注重安全事故的防范,也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且相应的管理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会导致事故的多发。

部分建筑单位则是片面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如何更快速高效的完成施工项目,不关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会采取一些不合理或者无效的安全措施,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3.3工程施工主体安全责任与法律意识淡薄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筑行业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工程外包,将建筑的施工都承包给施工企业负责,施工单位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往往会忽略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处于承包商的角度,这些施工主体的安全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没有履行施工主体应该负的责任。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对于项目的施工过程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了工程中存在的突发性事件。另外就是施工队伍中的部分管理人员不了解我国相关的法律,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一些监理方不清楚自己的职责。最后,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都会可能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4.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保障,企业必须制定和完善这一制度,并在具体实践中严格遵守这一制度。一方面,制度的存在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表明企业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有利于为引导广大员工在这一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另一方面,一旦建立了这一制度,就必须在实践中严格遵守,不遵守或者不严格遵守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既要保持其稳定性,又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适应施工安全管理的需要。
        4.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针对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对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领导,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安排专人负责等具体措施,为实现有效培训、全面培训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妥善处理好安全教育培训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等,确保培训质量。要充分运用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全体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确保全员都能接受高质量的培训。
        4.3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监督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论是对人员展开监督,还是对安全管理模式的不足进行弥补,企业都一定要加强对监管部门的重视。为了良好的监督情况复杂的施工现场,监管部门要使用“一控四管”的监管模式,即视频监控、信用、项目以及人员监管。现实的施工作业当中,建筑施工企业要重视下面几点:①合同监察工作,合作是所有施工的起始点,一定要有效的对合同进行监察;②安全监察工作;③用工监察。上述环节进行控制的前提上,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监督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机构与机构,严控监督环节,针对违法施工单位要严厉打击。市场监督与施工现场监督有紧密的联系,政府要从这方面入手,减少人为因素给施工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项目,一定要严厉惩罚,让其及时整改,不能宽容,通过政府引导维护建筑市场秩序,避免不具备良好资质的建筑企业进入到建筑市场当中,确保从源头上做好施工安全管理。
        5结语
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不仅直接与建筑工程项目紧密联系,而且它的安全与否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利益也联系在一起,宏观而言,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也影响着中国建筑领域的生存与发展动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内部问题,更是关乎工程施工人员、国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这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经过个人、企业、国家三方共同发力,共同落实,建筑工程项目才能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王孟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居舍,2019(14):15.
[2]张金林.研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13):165-166.
[3]张成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居业,2019(04):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