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管线防腐蚀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刘国焕 李娟丽 王 玲
[导读] 众所周知,油气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资源,
       刘国焕  李娟丽  王 玲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王窑集输大队,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众所周知,油气资源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资源,其内部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成分,因此极易对管道造成腐蚀,再加上管道所在外部环境恶劣、内部构件复杂,就极易在长期运行中出现被腐蚀现象——电化学腐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等现象极为常见。为规避腐蚀问题,就需要相关单位采取科学的腐蚀检测技术与防腐措施。
        关键词:油气集输管线腐蚀机理;检测技术;防腐措施
        1 油气集输管线腐蚀机理
        油气集输管线在长期输送油气资源的过程中,因为油气中包含着大量的H2S、CO2、凝析油和地层水等物质,其会对管道造成一定的腐蚀,使得管道出现受损甚至破裂等问题,这就会进一步导致油气泄漏等后果,所以管道被腐蚀不仅会使油气资源产生浪费现象,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如此,不同地区的油气田有着差异化的特征,因此油气资源内的杂质种类不同,会从不同的方面导致腐蚀问题,这就要求相关单位采取差异化的防腐蚀措施对管道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油气资源中所含杂质多为混合的多相流介质,对其进行运输,往往更容易造成内壁受损,使得腐蚀程度加剧。油气资源是群众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为保证其能够充足稳定的供应,就必须做好油气集输管线的铺设、安装与维护工作。文章从阐述油气集输管线腐蚀机理入手,进一步分析了管道腐蚀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输送管道的有效防腐措施,以此提高油气集输管线的防腐性能,促进油气资源的安全输送。
        1.1 电化学腐蚀
        常见的油气集输管线往往采取管沟填埋的模式进行铺设,因为土层本身的酸碱性、含水量、氯离子含量等具有差异,这就可能导致金属运输管道出现离子偏离现象,从而引发电化学腐蚀问题。当管道内的油气资源在流动时,必须注意粘次阻力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要维持管道内壁的光滑,可以在管道结构内进行电镀处理,但电镀层可能在原油的腐蚀作用下,或者管道外部部件受损等影响下而出现剥落现象,这些都会影响防腐蚀的效果。
        1.2 缝隙腐蚀
        因为油气输送管道的构造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的主要材料是金属材质的,辅之以部分非金属材料,管道制作工人对这一系列材料进行焊接、加固处理,使其构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但是在整个焊接环节,可能因为技术本身的缺陷以及工人的操作失误,而出现气孔、螺母紧压面、法兰连接面等处的缝隙,且在各种土层条件下都可能出现SRB细菌吸附和电化学腐蚀效应等,造成缝隙处有被腐蚀的风险,这也最终引起了管道腐蚀的问题。
        1.3 应力腐蚀
        油气输送管道在整个油气资源的运输过程中,其金属结构内部会形成一定的残余应力,或者是出现外加应力,它们的产生源于腐蚀介质与拉应力等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且可能导致管道腐蚀破裂的后果。具体来说,残余应力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管道金属结构在不同的气温、气候环境下,因为热胀冷缩效应而出现体积的变化,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前期加工环节发生了不良形变现象,甚至还有螺栓紧固、铆合作用所导致的应力存在。这些应力的产生、集聚会从整体上引起输送管道的裂缝破裂问题,久而久之,管道缝隙腐蚀等现象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2 油气集输管线腐蚀检测技术的应用
        2.1 管道外腐蚀检测技术
        目前,行业内运用比较普遍的管道外腐蚀检测技术有皮尔逊法、多频管电流法、直流梯度法、频率转换和频率选择法等。检测人员在对特定管道进行科学检测之前,必须对相关的管道运行状态、性能特征展开全面的调查,并且注意分析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腐蚀检测方案。外部腐蚀检测流程主要包括了预评估、间接检测、直接检测和综合评估四个环节。在上述几种主要检测技术中,皮尔逊检测方法的运用较为普遍,这是一种能够准确定位管道涂层缺陷的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测效率高,但其抗干扰性不强,且在查找缺陷时没有明确可行的统一标准,要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其次,多频管道的电流法往往被运用于油气输送管道的远程检测领域,如果管道所在地区的地形相对复杂,检测单位往往会选择该方法,它能较为精确、及时地检测出电信号泄漏较为严重的地段。
        2.2 管道内腐蚀检测技术
        根据不同油气输送管道的具体特征,要对其内部进行检测,可采取科学的内部腐蚀检测技术。以导超声波检测技术为例,其主要优势在于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探查到距离较远地区的管道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的回声存在一定的盲区,进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其次,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进行管道内壁的检测时,往往能达到较高的腐蚀检测率,进而帮助工作人员获得与管道受腐蚀情况相关的具体信息,但其检测难点在于,井的规格必须达到较高水平,且如果距离太远,也难以将存在腐蚀缺陷的位置精确到较小范围。除此之外,运用超声波扫描仪,也可以对管道的最小壁厚度进行准确感知与捕捉,有利于确定具体的腐蚀区域及其深度范围。
        3 油气输送管道的有效防腐措施
        3.1 管道应力核算
        在对油气输送管道的铺设进行前期规划时,需要全面考虑管道所在地区的客观环境,其包括地形地貌、河流分布、气候特征及电气化铁路布局等信息,在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管道走向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其与上述各要素互不干扰。其次,要注意对管道材料的质量把控,工作人员要合理选择管线钢,为了排除管道本身存在的质量隐患,应该在开展室内实验的同时对不同管径的管道进行应力核算,明确管道的拐点架空、法兰盘连接状况,以此达到消除应力的目的,以避免因设计不当引起应力损坏问题。
        3.2 复合涂层外防腐
        目前,在油气集输管线铺设、安装完成后,必须对管道表层采取科学的涂装防腐措施,为其涂抹上防锈漆、磁粉漆等材料。且工程本身已经施工完毕,因此可以在涂好防锈漆等之后,运用聚乙烯胶粘带缠绕绝缘,防止电化学腐蚀现象的出现,最后再用石油沥青进行涂抹,这能进一步减少SRB细菌等环境中微生物的威胁,起到多层保护作用。
        3.3 加注缓蚀剂
        开展内防腐工作,可以在管道施工时进行内镀膜处理,但是镀层会因为原油腐蚀或者管道外部机械性损坏而脱落,因此应该保证每年都能进行例行检查和清管作业,并且在管道运行过程中加注缓蚀剂,充分提高管线钢的抗腐蚀性能。但由于缓蚀剂一次性用量较大,且价格较贵,所以缓蚀剂应结合管线清管与其他维护性防腐措施进行运用,以提高经济性。
        3.4 阴极保护
        管道运输过程中,为处理全区间的电化学腐蚀问题,就要采取科学的阴极保护站点、保护桩设置措施,尤其是在河流和电气化铁路穿越处,应格外加强防护,杜绝电化学腐蚀的问题。阴极保护在当前管道工程防腐中运用较多,其具有效果较好、极具经济性、易维护等优势,而且易和其他防腐措施进行复合型使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油气集输管线腐蚀检测技术与防腐策略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主要的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要点,这包括管道外腐蚀检测技术、内腐蚀检测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油气输送管道防腐措施,包括强化管道应力核算、做好复合涂层外防腐、适当加注缓蚀剂和采取阴极保护方式等,以此保障油气集输管线的防腐性能,提高油气资源的输送效率,促进我国生产生活所需的油气资源供应稳定。
        参考文献:
        [1]陈仕林.煤层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分离技术研究及应用[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
        [2]高延宁,王凤军.油气长输管道事故风险分析与选线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3]杨大龙.浅析石油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与防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175-176.
        [4]孙海生,关凯书,欧阳枭雄.焊接管道腐蚀穿孔失效研究[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3,50(01):56-59+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