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闻 彬
[导读]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河流和地质条件各不相同

        闻 彬
        海城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鞍山市 海城市 114200

        摘要: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河流和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导致河道治理效果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河流开发力度的加大,河流管理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1河道治理应遵循的原则
        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从总体上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已经从以往水利观念开始向现代水利发生转变[1]。在新的形势下,人们逐渐认知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因此,人们应更好地适应自然变化,针对河流自然环境的变化,能够对其进行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1.2水利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在人口资源环境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其中水安全以及水环境和水资源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在农业社会发展中,主要是以水为重点内容。在当前形势下,水利在社会产业设施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将水利融入经济社会环境背景之中,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进行紧密的联系。
        2当前河道治理面临的现状
        2.1环境因素对河道治理具有影响
        一些地区拥有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同时土质也十分疏松,进而对水土具有较弱的保持能力。尤其在夏季,降雨量在不断增大,同时降水十分集中,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受冲刷作用,大部分水土都流入到河道之中,形成堆积的结果可能会影响水质,更大的隐患是抬高河床,影响行洪,最终导致较高的含沙量,进而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2.2河道经常堵塞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一些生活垃圾经常进入到河道当中,进而导致河道堵塞。假如在降水季节发生这样的情况,河道不能发挥排水功能,将给城市居民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另外,在河道进行治理时,会利用到一些硬质材料,进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坡面当中利用硬质材料,对两岸植被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同时周边景观效果也不尽人意。虽然具备防洪功能,但却忽略了环境景观的作用。二是对河道渗透功能具有严重影响,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下降的情况,同时造成城市地下水短缺。
        2.3部分河道在整治规划中具有不合理性
        当前河道在进行整治过程中,部分河道没有进行严格规划,进而不能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治理过程中合理规划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能推进治理进度,最终提升治理效果。
        2.4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人才
        在河道治理中,由于人才的缺乏,进而导致治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一般来讲,大部分专业性人才都会集中在大型河道治理当中,利用一些先进设备以及技术等,确保大型河道通畅。但针对小型河道,缺乏专业性人才,同时缺少技术设备等,最终小型河道治理效果令人担忧。另外,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各个部门也会将精力集中在大型河道上,而忽视了小型河道的作用。小型河道治理中都是分派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人员进行整治,这样的方式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工程质量与实际标准相差甚远,在运行中也留有安全隐患,同时使用寿命较短,当发生洪涝等灾害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事故。
        3加强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3.1改变建造材料,控制河流污染
        河道护岸基本上都使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虽然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结构牢固性较好,但减少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空间,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因此,河道改造必然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确保修复治理材料的运用不会危害到河道的生态环境。较科学的做法是在岸堤内部使用干砌石、大块石等较通透的材料,表面多使用一些河流流域内根系发达的土生植物,将树和草相结合配以木桩的植物护坡法。
        3.2科学规划
        一是在进行规划时应以治理目标为基准。在实际规划中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明确河道治理方案,确保参与人员对河道治理有所了解。另外,还应对河道整治重心向参与人员进行交代,保证参与人员能够积极主动融入治理当中,最终提高治理效率。二是规划过程中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河道情况以及地区财力、物力、资源等情况。

三是规划应与长远目标进行协调,统筹兼顾。
        3.3建设河道基础性设施
        对于河道治理而言,其基础性设施主要是以提高河道工作质量为基准。因此,要真正意义上确保河道治理质量的提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础设施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对于缺少基础设施建设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建设。由于缺失基础设施,将导致河道治理不能顺利进行,同时整治计划也会受到影响,最终治理质量得不到提高。二是针对已有的设施建设应进行定期检查以及维修等,确保正常利用。针对陈旧设施,应立即上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
        3.4积极改善河道水质
        改善河道水质,工作人员应将污染源集中排入污水管道。在实践过程中,按照河道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敷设方式。如果沿河有道路,可以在沿河道路进行敷设。反之,可以将截污管道在防汛通道内进行敷设。除此之外,对于河道污染大多数是以面源污染为主,工作人员应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如透水铺装以及建立生态护岸等都是一些常用措施。
        3.5积极引进人才,及时清理河道
        针对河道堵塞,应派遣部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理,确保河道通畅。作为监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禁止个人占有河道等情况发生。另外,应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合作,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参与到河道治理工作中。同时,邀请专业讲师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将河道治理落到实处。
        3.6保持河道的原始形态
        河流形态是河流的重要特征,它的多样性是流域生态环境的核心,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河流形态,导致河流形态单一化、渠道化,河流生态功能退化。因此,保持河道的原始形态在河道修复治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河道裁弯取直、河道的渠道化对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应避免实施此类工程。
        3.7改变建造材料,控制河流污染
        河道护岸基本上都使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虽然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结构牢固性较好,但减少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殖空间,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因此,河道改造必然要考虑到材料的环保性,确保修复治理材料的运用不会危害到河道的生态环境。较科学的做法是在岸堤内部使用干砌石、大块石等较通透的材料,表面多使用一些河流流域内根系发达的土生植物,将树和草相结合配以木桩的植物护坡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在当前形势下,河道治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正逐渐增强,水利建设正由过去粗放型开发向生态水利转变。在进行河道修复治理工作时要科学规划,遵循河道的自然生态原则,河道的生态修复涉及多个学科、多项知识,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将河道的生态性和景观性融为一体,营造绿色生态环境,构建美好的河道景观。
        参考文献:
        [1]于孟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探析[J].建筑与装饰,2019(7).
        [2]范俊庭.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9).
        [3]罗伟慰.城市河道生态护坡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8).
        [4]郑伟.河道治理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分析[J].四川水泥,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