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初探 邹立文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邹立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排水在城市污水排放、城市雨水排放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东金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7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城市的环境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城市道路排水在城市污水排放、城市雨水排放和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如果不符合标准或不符合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近几年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已被各大城市所采用,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运用新理念不仅能解决城市日常环境问题,还能方便人们日常出行,保障人们出行安全,同时还能加快现代城市发展的步伐,海绵城市理念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十分必要,新理念的应用更加值得重视。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设计
        引言
        针对当前城市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有关单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效率,使海绵城市理念能充分运用于市政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使城市发展与排水系统相结合,使市政道路工程排水设计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1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1.1为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成具有海绵弹性特性的功能型,在城市给排水运行过程中,大量地吸收路面积水,并有效地通过排水系统排出所存水量,从而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有效循环,减少城市水污染的程度。该理念的提出,促使市政道路和给水排水系统建设方及相关企业在未来的城市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我国市政土地资源。该理念的推广和应用,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起到了积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作用。
        1.2改善传统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问题
        近几年来,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及其分布特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道路原有的给排水系统在使用年限和自然条件变化的综合作用下,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积水和水资源流失等问题,给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在易发洪灾的地区甚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从而使得传统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不合理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改善当前市政给排水系统运行功能的有效途径。
        1.3推进市政道路与给排水系统建设可持续利用
        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城市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对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的彻底颠覆,也是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饱和状态后城市功能升级的必然选择。同时,为了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全面性和严谨性,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建设的各个系统进行重新规划。
        2分析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给排水系统养护及建设不具备合理性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过度重视地上建筑而忽视地下建筑,此外,目前地下建筑施工阶段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地上建筑与地下建筑发展不协调,许多城市地下给排水工程建设不能满足城市需求,给排水工程施工后,由于缺乏对排水工程养护的专业知识,给排水系统的养护和建设出现了不合理问题。
        2.2气候条件具备复杂性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气候突变较强,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给城市给排水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因为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气候突变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而且设计者不会注意到施工区域的气候和环境,也不会全面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因此,一旦问题出现,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就不会得到解决。
        2.3雨水资源实际利用率非常低
        通过相关调查了解到,在自然系统中,只有20%的雨水形成径流,其余80%的水源将渗入地下。由于我国城市地面出现的种种变化,使得只有20%的雨水可以渗入,80%的雨水可以流失,这就导致地下水无法及时补充。


        3海绵城市理念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3.1为给排水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因此,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成具有海绵弹性特性的功能体系。运营过程中吸收了大量铺装水,并通过排水系统有效排放,促进了水系的有效循环,减少了城市水污染。提出了鼓励市政道路、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者和相关企业在今后的城市化规划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的原则。它的推广应用,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城市道路给水排水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意义。
        3.2改善传统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问题
        近年来,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及其分布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道路原有的给排水系统在使用年限和自然条件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和水资源流失等问题,给城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在洪水易发地区甚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使传统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目前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运行效能的有效途径。
        3.3推进市政道路与给排水系统建设可持续利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关系到城市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可见,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城市化规划设计方法,也是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饱和状态后城市功能提升的必然途径。为确保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水灾害,海绵城市作为城市雨水洪涝管理的新理念,在城市建设中逐渐得到应用。在此理念指导下,需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系统进行重新规划,以保证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整体性和严肃性。
        3.4道路与给排水系统建设材料选择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过程中,要系统地规划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材料,把道路安全排水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搭配使用透水路面材料。按照国家有关公路建设标准,在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及城市主干道建设时,不宜采用透水性强的材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以保证给排水系统运行安全,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3.5沟槽开挖施工技术
        槽沟开挖是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的基础工程,由于海绵城市管道分布面广、种类多,为保证槽沟施工安全,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开挖方式,如有必要,可采用人工探查,以避免对管道造成损害。当普通沟槽开挖不超过3米时,可采用放坡开挖。深的地方或土质不好的地方一定要进行支撑施工。城市给排水管道开挖施工中,为了不影响总体施工安全,在做好支护或放坡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相关人员做好坡面排水及防冻处理,这样也能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施工期间还需加强监测。
        3.6给排水系统与城市绿地进行的连接设计
        在市政道路周围绿化区域内,给水排水系统可与绿化区域有效连接,实现地表径流的分流。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不同的区域,将形成不同的绿地与道路连接。水相对匮乏的地区应考虑雨水的利用和贮存。道路上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收集到湿地中,雨水经净化处理后再储存起来。利用雨水污染阻隔净化技术,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将雨水引入绿地进行排泄,减弱径流洪峰,通过植被缓冲带和雨园对道路径流进行净化。污染带要进行污染控制,雨水经种植沟渠、植被和雨水花园净化后排入绿地内。
        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海绵城市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建设理念,它能利用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到市政道路工程给排水设计工作中,这样就能将大量的水用于市政道路工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洪水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和排水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钦鑫.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8):119-120.
        [2]崔东亮,王俊佳,黄纪萍,等.基于海绵城市的水环境整治——以松山湖(生态园)为例[J].辽宁化工,2018,47(12):1250-1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