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探微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储晓正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的项目增多,与城市建设进行配合的同时也暴露出路面、路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对道路施工产生影响,降低道路质量。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的项目增多,与城市建设进行配合的同时也暴露出路面、路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对道路施工产生影响,降低道路质量。因此,市政道路施工应注重操作环节,结合施工中所需的技术要点与以往存在的问题,设计施工控制对策,提升路面、路基的坚固性、耐久性,满足人们不同时期的需求,使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中更健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1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程序
        1.1施工测量
        为了对市政道路路面、路基的品质进行更好地把控,应重视施工前的测量环节,结合建设需求,通过研究设计图纸,对道路中线进行现场的实地恢复,同时明确构造物所在的位置,为后续施工提供精准数据。施工单位需将图纸上的平面内容转换为真实位置,例如形状、位置、所需高程标定等,在实际施工路段进行标注,使各环节操作与图纸需求相吻合。实际建设时,应细致化复测导线、水准点等数据,多次检查图纸,对实操时的误差进行把控并掌握误差值。施工单位应重视测量放线环节,在精准准据下完成每道工序,使纵横断面完成准确化定位,复测时对融入桩地面标高同时进行水准基点标高的复测,明确构造物、所需几何尺寸,减少误差。施工单位应对路面下布设管网线路线数据进行收集并绘制成图,与设计图纸结合,完成全面、精准的施工测量。
        1.2路基开挖
        进行路基开挖前,施工单位应优化防渗工作,及时清理地表,挖除顽固阻碍物,同时应对排水环节做好设计,例如在适合位置增设排水沟或截水沟等。施工单位在开挖前应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探究,通过对固定方案的设计使施工可以免受附近结构物的影响,呈现极强的施工安全性。针对有复杂化地质结构的建设路段,施工单位应使用人工操作,配以自卸式设备和大、小型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开挖。实际操作时必须结合边坡实际情况,按照自上而下的施工原则进行开挖,避免多挖的情况,应根据图纸降低少挖的整体概率,不可超挖。若在开挖过程中发现土质的变化,须及时上报,对施工方案进行针对性优化处理。
        1.3路堤填筑
        部分大段路需要进行路堤填筑,施工单位应对土松铺系数完成精准收集,以确定后续的压实次数,提升路面及路基的耐久性、平整性。路基进行填方时,施工单位应结合土质试验,配合压实度、填土厚度等数据完成后续操作,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契合,保证填土干密度,凸显较高的压实度。针对同一坑中的土质,施工人员应注重土质变化,从多角度观察,对土质异常进行有效把控,使填土后的路面有更高的平整度,避免后续使用中的积水问题。除此之外,不同区段选用的压实方案存在差异,应划分为多个工序,避免压路机无法压实,保障土体密度,提升路面、路基的整体质量及施工水平。
        1.4排水环节
        路面、路基排水未做好合理化设计,易留下安全隐患,诱发多种病害,缩短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施工单位在排水设计时应结合农田水利,减少水患带来的经济损失。第一,可通过急流槽、水沟等多种不同排水设施,完成雨水的排放。第二,借助水泵或临时挖沟等方式,排放已存在的积水,避免对路面的侵蚀。第三,使用盲沟应对地下渗水的情况,可增设挡土墙,并做反防渗操作,使地下水可从渗水孔流出。针对非渗透水土的填筑,施工单位可结合道路实际情况选用黏土完成排水操作。
        2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2.1压实技术
        为了使路基的压实环节具有平整度与耐久性,须在压实前对整个路面进行细致化清理,对填挖界面的纵向数据进行复测与收集。如遇结合面坡度大的情况,应借助土工钉加强结合面建设。针对土质挖方区,施工单位应对填筑材料进行筛选,使用具有较强渗水性的材料,在挖方路床附近0.8m区域内设计超挖后的回填碾压,在填挖交界处增设土工格棚。针对黄土路基,施工人员应挖出向内倾斜的台阶,注意该区域内土质的含水情况,通过加水或加石水的方式解决含水量不足或过大的情况。针对坚硬岩石的路基,应使用冲击碾压的方式或通过强夯手段完成半填半挖式的填压,避免因填挖导致的变形。

针对软土地基,应明确其含水量,通过灰土挤密村桩的方式完成压实,例如对粉煤灰的路堤进行填筑时,应考虑其具有25%自重减轻的特点,满足软土路基所需承载力的需求。
        2.2掺灰环节
        市政道路路基底可借助掺灰工艺进行处理,保证各层的密实度。(1)清理基底。将树根、垃圾和其他附着物等进行彻底化清理、移除。(2)检验进场石灰。在实际操作前须经过测量与放样操作,对灰土的层数、所需的捕筑宽度进行有效控制。(3)掺灰拌和。注意掺灰时的拌和环节,应保证拌和的充分性,减少石灰窝的情况,并保障没有生土团出现。(4)选择混合料。通过对市场进行调查,根据施工需求选择混合料,使最大粒径与路面、路基施工需求同步,在后续的压实操作时,应注重每一层的情况,使各层密实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应注重行车质量、养护等,严格把控掺灰环节,使技术在施工中更细致,保障路面质量。
        2.3强夯工艺
        首先,重视地面高程,寻找夯点的实际位置并做好标记,辅助第一遍强夯操作,同时控制测量误差。其次,借助机械设备,例如将起重机夯锤中心与需强夯的点位保持一致,使夯锤在进行自由下落时能够精准化强夯,提升准确率。最后,施工人员根据路面及路基强夯的要求,结合市政道路的整体长度,对夯点进行针对性调整,通过精细化操作有效强夯每个夯点。与此同时,强夯须确定夯前锤顶高度,配以补压方案,使每次的夯击能量可达到1000kN•m。实际操作时,沉降量应小于3cm,在最后一次沉降时做好控制,在试验环节确定夯击的整体遍数。
        2.4碾压技术
        施工人员应重视冲击碾压环节,根据设计图纸,通过测量放样手段明确压实的边界。应对场地真实的含水量进行科学检测,整合所得数据,为后续计算提供足够信息,实时记录碾压前场地的密实度。应注意场地的整洁,借助清洁工作使场地更平整。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应科学划分碾压区域,依托冲击压路机完成碾压,将整体的沉降量保持在2~5cm,根据经验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补压,通常情况下可增加20遍,使路面及路基拥有更高的耐久度。
        3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施工技术控制对策
        3.1把控施工程序
        施工前,应结合建设需求对技术、现场和设备等做好组织与整体性规划,重视前期多项准备,使小桥涵、挡土墙类的操作与市政道路路面及路基的建设相统一,保证在工期内完成整体项目。监理在施工中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明确指示,使其在施工环节中规范自身行为,使工作更细致化,严格把控各工艺要求,根据施工程序进行后续操作。
        3.2合理选用施工方法
        针对机械的配套使用,施工单位应借助主机减小以往的劳动强度,配以辅助机有效加快整体施工进度,减少工程造价,使压实设备与应与建设需求相一致,提升路基强度。
        3.3掌握防护技术
        路面、路基在空气中暴露,易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受到侵蚀而诱发病害,应对其进行相应防护。第一,冲刷防护包括直接方式,即石笼、植物和抛石等多种防护,制定完善的支挡结构体系完成长效化防护。冲刷防护可选用间接方式,依托结构物针对性地改变路基附近水流方向,减少路基破坏的因素,减小水流带来侵蚀性。针对结构,施工人员应勘测水流方向,地质条件、间道宽度等。第二,坡面防护使岩石或土质边坡得到保护而减缓风化情况。施工人员应具有先进理念,对边坡岩性、坡度等多方数据做好收集,设计与建设路基相符的防护对策。例如植物防护,借助其根部固定土体,调节温度,保护环境。
        4结语
        市政道路路面、路基的质量对路面整体使用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会影响工期和建筑成本等多个方面。建筑企业应具有先进理念,审视以往施工模式并找到其中不足,针对操作工艺做好相应控制,提高路面及路基的建筑质量,提升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金岩.路基施工技术分析及特殊路基处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193-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