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
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洪梅大队 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建筑的蓬勃发展。新时期国家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消防管理部门与消防人员认真做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当前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加强新时期有效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新时期;消防安全隐患;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引 言
现阶段,消防工作形势严峻,消防工作存在众多问题,影响消防工作开展。详细来说其主要包括:服务意识淡薄、管理缺失完善性、没有做好宣传工作等。这些不同消防问题存在,导致消防工作质量降低,阻碍消防工作有序开展。因此,需提高消防监督和检查工作质量,把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到实处,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1 消防监督检查的内涵与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部正在实施的具有国家法律效力的专门消防法律,是调整消防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还包括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如公安部在2001年11月发布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为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规范消防技术领域中人与自然、科学、技术关系的准则和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制定了消防产品类、工程建设类消防技术标准。这些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共,同组成了我国的消防法规体系,是对消防工作依法实施管理的基本依据。
为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需要各级各部门行政人员通过对消防工作的监督检查体现,需要企事业单位、团体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上述的内容可以认识到,消防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的遵守消防法的规定,同时在实际中要认真履行消防工作的规定,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尽可能降低灾害给老百姓带来的损失。04年我国公安部门就颁布相关规定,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04年公安部所颁布的第七十三号令中,就明确了消防监督检查的工作范围,以及参与消防监督检查的部门有哪些,把消防监督检查的范围扩大到各地区各部门,有效的确保了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这些规定的颁布既是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执行的依据,同时也是促进相关工作规范、科学的保证,有利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
2 新时期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弊端
目前消防监督检查多采用联动检查模式,消防救援机构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就导致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在规范性和有效性方面并不理想。再加之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工作普遍不重视,存在较强的形式主义,这就导致消防监督检查应用的效用得不到发挥。
2.1 关注度不充分,检查方法错误
处于体制机制改革新时期背景下的消防监督人员,应当要更积极、顺利地开展各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而要顺利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则需要各个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进而保障企业、团体以及社会单位的消防工作顺利开展。不过,在具体研究和调查中,一些地方区域的消防监督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其中的监督管理部门仍对社会的关注度不够,无法起到积极的消防监督作用。消防监督管理人员需要在开展各项检查工作时,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但是,监督管理人员往往会缺少足够的防范意识,会忽视工作的具体内容。一些地区往往在开展各项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时,运用之前的方式,例如以检查方式为主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忽视了检查的方法和目的。
2.2 管理检查模式落后,队伍建设薄弱
其一,在新形势下,部分地区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形势,建立全新消防管理模式,导致传统消防管理模式,和新形势消防管理要求不吻合。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无法胜任新形势下,消防监督和检查工作需求。再加上相关法律在具体工作中,要求粗糙,导致消防检查缺失全面性,埋下安全隐患。其二,消防队伍建设弊端。在《消防法》和相关消防监督管理条例中,消防机构需要与派出所结合工作,分级开展管理工作。但是实际上,派出所监督和执法工作人员与消防大队工作中,除去开会,学习和公差时间,没有更多时间检查,导致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不够。与此同时,消防机关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岗位变动大,影响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开展。
3 新时期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有效开展
3.1 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监管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新时期国家对全国的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基本监管手段。各地政府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监管手段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所谓“双随机、一公开”,则是指相关消防监管部门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时采取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并且及时向社会公开抽查情况以及惩处结果。建立这种监管机制能够避免发生执法人员包庇被执法对象的情况,也能够提高被执法人员的违法成本,能够保证消防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要落实此项监管机制,首先,需要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各总队要依法依规统筹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科学合理规定抽查的比例与频次,抽查的内容与项目,抽查的要求与方式等让执法人员能够有据可循,依法处理。其次,就是建立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要对本辖区内的建筑情况、被监管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住宅等进行统计,制成检查清单,便于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执法人员的职位、业务能力将本地的消防监督人员进行分类,保证每次随机抽取的检查人员能够结构合理,提高检查的专业性。再次,就是制定监督计划。监督计划要合理,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督计划,既要保证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又要保证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对于那些被举报或者以往抽查工作中出现较为严重问题的单位可以适当增加抽查比例。然后,就是保证检查结果及时的公开。对于抽查中发现的不规范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也可以采取警告、加大惩罚力度的方式进行管理,使得检查对象能够提高自己的自觉性,主动落实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对于这些处罚原因与结果要向社会进行公开,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警示教育的效果。对涉及国家秘密、行业机密等事项要合理规定公开范围和方式。最后,还应在信息管理层面对“双随机、一公开”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建立,并成立有技术人员及业务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对系统性的应用工作进行部署,并确保每名操作人员具有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更要在后续工作环节,对系统进行适时升级,进而确保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为消防工作服务。
3.2 完善管理模式,构建城乡一体消防监督体系
其一,为了完善以往管理模式弊端,可以把城市和乡村结合建设,构建一体化消防监督体系。新形势下构建城乡一体消防监督体系,也是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尤其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深入,消防工作作为新农村主要建设内容,需和新农村建设整合开展,同步进行。在城乡一体化消防体系建设期间,政府需发挥自身优势,在乡村宣传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提高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利于在发生火灾时,群众镇定自若,利用科学方法逃离火灾区域。具体来说,在乡村地区和城郊地区,不仅人们消防意识落后,这两个不同地区消防设备落后,消防监督管机制缺失科学性,管理体制落后,影响城乡一体化消防监督体系建设。因此,在对社会大众教育和培训基础上,政府相关机构,需增加对城市郊区和乡村资金支持力度,把提高城郊和乡村消防设备购买能力,建立城乡微型消防站,保证硬件设施建设完善性,把消防监督工作联系到社区教育和每个家庭中,为消防检查工作作保障。城乡社会单位也许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城乡对消防监督工作关注度,积极投入到消防监督工作中。其二,把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完善和优化消防服务模式。消防安全责任和制度落实,利于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也自身工作义务和责任,在实际工作环节,知道自己在消防管理工作中这责任和义务,发挥自身积极影响。在消防法制度落实后,全面贯彻利民和便民原则进行消防检查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消防工作良好开展,也树立全新消防部门形象,提高社会大众对消防部门信赖度。消防机关需要与派出所需法发挥各自优势,消防机关需要与派出所结合工作,利用分级监督检查方法开展管理工作,给予消防机关和派出所工作人员更多消防监督检查时间。
3.3 落实消防安全单位责任制
在当前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需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好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消防安全中应负责任和义务的落实工作,积极推进消防安全主题责任的落实,进一步强化社会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建设,使各单位能够做好消防安全自纠自查工作,及时排除消防隐患,使消防救援机构的消防监督变为辅助式的监督。同时,基层政府还要加大对城效及农村地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视,并通过增加资源的投入,积极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消防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城郊和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水平,为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在实际执法工作中还要重视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有效规范执法行为,确保做到执法的阳光性和公正性。
结束语
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完成是消防监督质量提高的保证,也是人民财产得到保障的基本要求,所以消防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可以保证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新时期有效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相关研究[J].尤杰,林英健.低碳世界.2018(11)
[2]新时期有效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考[J].姜桓.内江科技.2018(07)
[3]新时期下防火监督工作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许禄权.今日消防.2019(05)
[4]浅谈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及强化消防管理措施[J].葛书宇.产业科技创新.2019(11)
[5]改制背景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研究[J].杨世恒.消防界(电子版).2019(04)
[6]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张滢.智能城市.2019(07)
[7]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新思路探索[J].敖曼.今日消防.2019(02)
[8]消防监督检查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王焱.工程技术研究.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