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土三调工作应当把握的关键环节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6期   作者:田茂军
[导读]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
        田茂军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25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测绘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调研中对人力的依靠,同时在精度和效率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3S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开展,进一步细化了调研工作的开展办法和工作重点。在调查工作中有许多关键点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把握,提前明确工作流程制度,确保调研的真实可靠。系统性地介绍国土三调的内容,结合工作的重点和关键,讨论保证调查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国土调研;工作关键;运用探讨
        引言:
        三调是国家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后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的国土资源应用当中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用地的面积、属性和管理权划分上产生的变动极大。通过国土调研的方式掌握当前国土的使用情况,对于工业建设、生态恢复的用地面积变化趋势了解当前的国家发展现状,为后续的规划制定形成重要的信息参考。中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土地也是宝贵资源,在调查工作中必须要保证细致真实,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积累。
        一、三调工作的概述
        国土调查工作对于完善国情把控、实现国力判断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三调分析时要保证资料收集工作的细致化和真实化,需要结合二调过程中已有的相关数据分析做好参考,在掌握新情况的同时还需要分析国土资源的变化性问题,从实地调查、动态监控和数据统计等多个方面开展国土的调查工作,并合理运用现代化的国土测绘和管理技术来保证调查成效。三调工作是有国家实现总控和管理的一项工作,由各个地方进行细化和执行,和前期调研工作中有县、市、省、国的由下到上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是在数据的统一性和调查工作推广的协调性上能够形成更加有效的把握[1]。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形式和科技的发展与变化,对国土调研工作更好地促进生态维护,使国土资源反馈于社会服务。
        二、三调的工作关键分析
(一)调查底图制作
        国土信息调查的过程当中内业数据信息的范围体量较大,特别是对于城镇发展变化较大的区域必须要进行详细的调查,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土地的所有权、界限和归属情况进行严格划分。对于农村地区的集体土地、城镇区域界限和其他的独立国有土地要做好属性的区分。在调查过程当中,可以按照行政村的范围来推动工作,更有利于对这类集体土地的权属进行确认[2]。在城镇内部的土地应用当中也要有不同属性的区分,包括了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耕地园林、道路修建等,对于一些建设发展还不够明确的区域要将相关的参数信息以单独图层存储的方式录入数据库中,不能随意划分导致信息错乱。在一些道路和河流等线状地物绘制当中要注意贯通性、是否硬化、宽度等因素综合分析进行上图。
(二)外业调查工作
        外业调查的工作当中需要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举证,并与二调时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对有变更的情况需要在实地核实后进行标注,保证调查工作的正确性。在环境的不断变化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土地类型、边界范围等问题的变化,在进行核实的过程中还需要利用新型测绘技术对存疑的图斑进行实地核实和修改[3]。实地现状地类与国家内业判读地类不一致的图斑、影像未能反映的补充调查的新增地物图斑、相对于二调时新增的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原有耕地内部二级地类发生变化的图斑以及原有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的重点地类变化图斑全部实地举证。对实地地类、边界与基础库或内业判读信息不一致的,进行实地调绘、图斑分割。对影像和基础库一致的图斑进行常规性巡查,对影像未能反映的新增地物,进行逐图斑的调绘。


(三)细化专项工作
        在三调工作的开展中必须要明确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如国家制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落实在国土调查成果中,查清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实际土地利用状况。对永久基本农田外耕地进行细化调查。调查为耕地的图斑,根据耕地图斑的实际利用情况,标注种植属性。对于耕地的管理当中还涉及等级划分的问题,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开展耕地质量调查、样品采集与监测,建立县域耕地质量评价数据库;开展土地利用系数和指定作物产量比的补充调查和测算工作,形成全省耕地分等定级专项数据库[4]。其次,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建设用地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上涨,在调查分析的过程中要查清批准用地范围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持续开展批后监管,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基础。
(四)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对国土的调查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图像化的数据信息收集中进一步促进分析计算的正确率,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常见的测绘技术主要为3S技术,在一些村庄边界划分、复杂地形的土地应用等都可以利用新的测绘技术结合图像信息与测量数据共同进行分析,将一些不明确的图斑进行有效定位。在GPS定位的过程要做好数据信息的矢量录入,在后期进行查询时更便于协同管理。这种数据库的建立还需要和调查的时间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在进行变化对比分析时更好了解实况。充分利用新的测绘技术有效提升国土调查的工作效率,部分实地测量难度较大的工作可以运用无人机的方式来进行远程测量和举证,促进调查工作安全有效的完成。
        三、强化国土三调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工作流程
        国土调查工作的内容较多,不仅包括了当前土地的使用情况和规模数据等,还包括了土地权属的限定与区分等,整体的工程量较大,需要有明确且合理的工作流程安排才能够对现有的调查人力资源和调查设备等进行科学安排。按照国家三调方案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检查工作。在调研过程中要做好工作的细化处理,可以分为内业、外业、专项和资料整理等不同的内容和环节。在检查工作完成后需要将成果编制成文件资料上报,由专管部分对其测绘图像精度、数据信息情况等进行检查,不断优化国土三调工作的实效性,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的政策规划等形成重要的资源数据库。
(二)突出监督重点
        由于国土调研工作的周期较长,在开展的过程中涉及省市和区县的人员配合,为保证其工作的真实有效,需要有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共同监管督促调查工作的开展。目前国土调研监管工作是有国务院主管,省委省政府工作决策部署,做好调查实况的规划、组织和推动,市级及区县配合执行,构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在进行调查监督时不仅要重视工作开展的成效,保证所有调研人员都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走访和测绘,还需要关注调研工作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避免有浪费、贪污的问题。监管单位和执行单位都必须要正确认识国土调研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规划、生态保护等的重要性,坚决保证工作的决心和职责,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廉洁忠诚的工作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国土调研工作是重要的战略规划和数据库建设内容之一,其参与人数众多且工作量偏大,在调查过程当中必须要保证走到、看到、问到和利用科技手段开展,不断提升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土调查工作的内容分为内业、外业和专项等不同的小组,其工作的重难点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参与人员要提前明晰保证开展的有效性。省市级施行的调查监督工作需要有专业人员参与,使工作的规划进程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关林.测绘新技术在国土三调以及国土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1):49-50.
[2]范淑媛,李光辉.浅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J].西部资源,2019(03):102-103.
[3]王建强.浅析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07):80-81.
[4]孙禧永,苗菁等.高分遥感影像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潜力评价[J].河南科学,2018(36):1764-17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