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行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211
摘要: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质量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质量管理是造船企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优化质量管理的内容,深刻认识船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对当前制造业的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效地提高了造船质量。
关键词:船舶建造;质量管理;分析探讨
一、船舶建造的质量管理特点和重要性分析
船舶质量是船舶建造业的根本保障,而且船舶制造是一项大型项目,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点。比如,船舶质量管理具有高要求、高水准的特点,因为船舶作为海上主要的运输工具,其本身的水运能力自然要有较高的水平,这只能依靠于在建造中的质量保证。只有高质量的船舶才能具有正常的水运能力。如果船舶质量不过关,威胁的将不仅仅是运输中的货物,还有船舶随行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受到极大地威胁。其次,船舶制造具有较大的工作强度,由于船舶功能的特殊性,所以对于船舶的结构设计也有很多更细致的要求,这就使得船舶设计和建造时会需要巨大的工作量。如工作强度得不到保证,或工作质量下降,难免会降低船舶建造的质量。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船舶制造也涉及到信息的管理和部门之间的合作,这也是众多建造产业的共同面对的方面。船舶建造涉及大量的信息集成和处理,而船舶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信息的处理。将各部门以及船舶生产环节中的主要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和分析。所以,也需要比较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及部门间的合作交流才能完成对船舶质量的高效管理。这些重要的特点都决定了船舶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影响,在质量上做好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的根本条件。
二、船舶建造中质量管理的作用
(一)确保海运和水运安全
在水运和海运中船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船舶质量安全会对海运及水运安全有直接影响,建造船舶时如果设计以及施工工作存在安全隐患,船舶再投入使用后极易出现安全事故,这将严重威胁乘客和货物安全。在建造船舶过程中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可在设计及施工等阶段严格监督、控制船舶建造质量,以第一时间发现建造中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并制定合理措施,将船舶质量问题减少,在保障船舶质量的条件下,有效提升水运及海运安全。
(二)促进企业转型
我国造船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经过不断努力,大部分造船企业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水平以及综合生产能力,有些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然而就其整体而言,依旧存在产能过剩、管理模式较死板、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差等问题,这会阻碍造船工业的发展,也难以满足船舶市场的需求。面对这些问题,一些造船企业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将标准高、水平高及全周期的质量管理当做基础,合理调整长期发展战略、设计产品方向及控制产能策略,并获得理想成效。
(三)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国际间贸易越来越频繁,由于海运在国际贸易交流中是重要的交通方式,海运随之不断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船舶市场需求扩大,对造船企业来说这是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在充分考虑过实际情况后能看出,因为我国造船水平比较落后,船舶无论是质量还是性能都比国际先进水平差,国内造船企业身缠的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通常只能运用降低价格方式争取订单,这会对企业经济收益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国内造船行业长久发展。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应该开展严格的质量管理工作,将造船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在创新技术后获得产品性能优势,以此提升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使其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将造船质量管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加强船舶维修与管理
造船有着较为复杂的内容,与很多数据信息相关,如果数据信息有遗漏或者是错误出现,那么极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应该重视现代造船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设计船舶相关数据信息这一工作。有效管理数据信息,造船企业能够收集和储存设计、建造船舶过程中各类参数信息,并结合这些数据完善构建船舶数字化模型,以此为船舶后期开展的维修及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也能够为其他造船工程提供参考,以此来提升造船水平以及维修服务质量。比如在船舶投入使用后,如果有质量问题出现,企业能够根据有关数据信息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使用数字化模型调整船舶设计方案和建造工艺,以此积累更多造船经验。
三、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企业应当把设计作为质量管理的源头,注重强调设计规范化和标准化,保证后期施工中不会产生意外问题。对此,设计人员需要严格管理设计内容,突出设计重点,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分析和考察,还要做好系统的反馈工作。根据施工人员的意见,调整现有的设计方案,尽可能优化设计的内容和细节,一旦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应及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改造,解决现场的风险和隐患。在整理反馈意见时,设计人员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其次,企业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强化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持续性扩大船厂的规模,这样可以壮大自身的队伍,也能够影响后续的生产工作。具体操作时,造船厂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不断优化现有的技术力量,还要保证现场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对一些不良的因素进行预测和识别,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是隐患,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调节和控制。例如,多雨季节需要防止产生油漆以及胶焊等作业的进行,吊装完主机后,要先暂时把周边的打磨工作叫停,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指挥部,遇到紧急情况时,指挥部的人员及时对现场进行响应,通知现场各部门,分析衔接问题的所在,做出合理处置,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除此之外,造船厂应加强对材料的监督和管理,无论是材料进场还是成品的出厂都需要提高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管理自觉性,树立高度使命感,并且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和权限,在施工完毕之后,还要兼顾到后期质量跟踪和检测工作。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要先提取基本数据,作为后续调整参考依据,并且及时排除后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降低不合格产品的出场率。再者,造船厂还需要对质量控制点工作进行前移,不同的部门都设置了相应的质检人员,也应当实现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最后,企业要优化当下的船舶质量管理体系,加大部门人员执行力度,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规范来执行监督任务,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应当严格落实合同规定,交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相关事宜,为后续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依据。同时,企业要培养内部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普及法规知识,让员工充分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强化对员工的实际训练,帮助员工积累更加充足的经验和教训。另外,企业要让员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掌握更加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及时了解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对于那些处在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讲,企业必须要在他们上岗之前进行严格培训,保证人员的持证上任。再者,企业要及时调整当下的管理结构,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加强顶层的设计,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促进部门之间的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船舶建造业中,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无论是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还是造船企业自身,都要高度重视并且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环节,以扎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举措保障船舶建造业健康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玉杰.对质量管理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6):64-66.
[2]梅耘.基于船舶建造工程的质量管理策略探究[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