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管理干部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企业发展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6期   作者:李月
[导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
        李月
        中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重新审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领域尤其是从严治党方面的既定方针和举措,作出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重大决策安排,这标志着党和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党要永葆先进性,永葆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建设与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从严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干部队伍企业发展
引言: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回顾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多少王朝的兴衰更替,都跳不出历史的周期率。每个王朝的衰亡,都与不行法治、吏治腐败有关。而在朝代更替或是朝代兴盛时期,往往也涌现出能臣志士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担起变法革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的重任。而整顿吏治,从严治吏往往是变法革新的核心任务,是缓和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安定民生的重要有效举措。
        一、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
        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治党的重要原则。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他强调管党治党,不仅要始终把确保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更要将其融入党员干部队伍考核标准的制定到践行的全过程、全领域之中。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要举措,把好选人用人关,大力培养、大胆使用忠诚干净担当、谋改革促发展实绩突出的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高校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现实思考
        新时期以来,党在严格进行领导队伍建设、从严管理干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具体举措,而这些举措所带来的实际成效也在向着能够进一步反哺并孕育着更贴合新时代特性的方向发展。高校肩负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完成好这一特殊使命,需要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高校从严管理干部就是要坚持以日常监督管理为重点,从严教育、从严选拔、从严管理,按照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三严三实”,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第一,把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作为高校建设的首要任务。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党情、国情和民情,高校内各级党组织在配合党中央有关党建领域重要安排与部署的前提下,还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两个方面上提出明确的指导建议,帮助全体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帮助干部队伍良性健康有序地成长。高校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高校全体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第二,加强干部队伍的良性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供给牢固的组织保障。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确保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和深入考察,建立规范公正的知事识人体系,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激励担当作为,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纪律监督的工作机制建设,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根据干部队伍现状和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制定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干部职业生涯管理,形成结构合理、数量充足、梯次递进的青年后备干部队伍,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储备和提供高素质干部。
         第三,规范建章立制,加强干部管理。我们党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在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要推动形成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强化依规治党,维护法规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高校从严管理干部按照党章和各项党规党纪的要求,加强干部管理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做到干部随管理成长、管理伴干部一生,普遍情况采取普遍措施,重点情况采取重点措施,日常管理采取常规措施,关键时刻采取关键措施。
         第四,加强和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干部考核的作用是助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考核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也对考核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部考核更应结合目标任务和业绩成果,制定科学、系统和规范的干部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程序,探索实践考核述职、分析论证、综合评定等程序步骤,充分合理科学地运用考核结果,充分调动高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高校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肩上有学校,眼里有老师,心中有学生”的工作理念,下大力气整治干部队伍散、虚、慢的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消除以部门利益为中心的“部门本位主义”,倡导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用勤朴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来树立起高校管理服务人员的高大形象。
         第六,加强纪律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认真学习党章、尊崇党章,严格遵守党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面推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运用好“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着力营造高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加强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对于国有企业发展来讲,工作中心是要开展生产经营工作,并使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利润能够实现最大化,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自然属性。为实现这一属性,最主要的就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开展党建工作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目标,就是使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得到全面调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以及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国有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行政工作以及党建工作,前者主要是为企业创造多种经济效益,而后者则是对企业精神文明以及思想水平进行提升。相较于党建工作来讲,行政工作在开展时的作用发挥会更加明显,而党建工作则是通过简介以及潜在途径,将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进行融合,从而通过相互促进以及相互提升,提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相较于其他企业组织来讲,国有企业自身既拥有政治属性,同事又拥有政治属性,所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还有需要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以及高水平和高思想觉悟的工作队伍。正因为如此,在21世纪发展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发展重要性以及现实思考问题,在企业发展现实过程中推动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结语:从严治吏、从严管理干部具有跨越时代的历史共通性,是从严管理干部表现形态的不断内化。围绕干部选任、培养、管理、监督“四位一体”的干部成长路径,根据时代特征、社会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从严管理干部的具体举措,符合干部成长规律和时代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2017: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