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霄 杨世明 陈辉
陕西锌业有限公司 陕西商洛726007
摘要: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煤矿公司需要对煤炭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来确定煤炭的质量水平;准确的煤质检测,可为煤炭企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煤炭质量的检测是非常需要技术性的一项任务,这是因为它在分析检测中很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差同时难以确保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煤质化验;误差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国内煤炭使用量巨大,煤炭是我国电力生产中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维持我国生产、经济稳定发展的主要能源。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量的日益旺盛,检测部门对煤质检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国家应当完善对煤炭资源的管理体制,建立严格的煤炭质量检测流程,以保证煤炭资源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1煤质化验过程
在开展煤质化验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过程包括对样本进行采集、制备以及化验,在采集样本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误差。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因样本采集导致的误差占总的误差方差比例大约为80%,因此其样本采集的质量会对煤质化验的精确度产生直接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样本采集环节的重视。制备样本环节主要是基于采集到的样本,开展相应的工序,如破碎、烘干以及筛分等,为后续的化验工作准备样本,其误差率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占总误差的16%。在化验样本环节,主要是检测煤炭含量中的含水量、磷、硫、碳等,对其质量有效明确。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样本化验环节产生的误差占总误差方差的4%。为了对煤炭采制化的规范性提升,国家以往对煤炭采制化标准有效制定。为了对煤炭特性、煤炭开采方法有效适应,对采样偏倚度有效降低,结合具体的情况,更正、修改标准,并与国际相关标准相结合。现阶段,GB474-2008以及GB475-2008是我国现行的标准,同时在此基础上,与煤炭企业的实际消费情况以及煤炭生产情况结合,统一规范煤炭质量化验相关标准,并加强细致规范,对煤质化验的精度和准确度有效提升。
2煤质化验中常出现的误差
2.1采样过程中的误差
煤样采取的误差,在煤炭质量检测时,样品的采取是煤质检测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最有可能产生误差的环节;这是事关煤炭检测结果误差高低的关键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煤质检验的过程中80%的误差都是煤质采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只有采取很有代表性的煤炭样品,才能科学、高效、准确地检验煤炭的质量水平。在采取煤炭样品的过程中,采取样品的目标和采样的方法、采样点的选取、数量和每个子样的量都有可能会导致不准确的采样结果,在某种情况下、采取样品过少或过多都是达不到科学采样的要求,满足不了采取的样品需要具有代表性这一要求,因此所检验出来煤炭的质量也存在着较大的误差。抽取的样品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有效且科学。应该尽可能多地反映特定煤炭的整体质量水平。不具代表性的抽样会严重地影响后续的煤炭检查工作。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的标准,科学地安排、合理地计划,有效地对火车、轮船、汽车等供应的煤堆、输送带等各种抽样地点进行随机抽样。小心调整范围,以减少子样本的数量或是避免在采样过程中出现个人主观色彩,这些行为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2煤样制作问题
结合实践经验分享,煤样制作过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在煤样制作的破碎环节出现问题。手工破碎的方式导致破碎粒度不达标,造成化验结果较大误差。二是煤样制作人工混合不均匀导致化验误差。三是煤样制缩分环节中煤样留弃不合理导致化验误差。四是煤样制作干燥环节温度控制不合理而导致误差。
3降低煤质分析中误差产生的控制措施
3.1取样误差控制
煤质化验中,采样是基础,由于无法实现对全部煤炭进行测定,则需通过合理抽样,选择最具代表性样本进行化验,同时需要确保采样子样数目和子样质量对应,确保化验准确性。此外,还应加大对人为因素的控制力度,确保采样流程科学、合理、符合标准要求。
3.2对煤质化验工作作风的科学性有效培养
质量检验工作是煤炭化验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属于基础工作。保证准确的质量检验结果,能够体现质检部门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对于质检过程中不合格产品,要坚决杜绝,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以认真细致的态度,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保持谨慎的工作态度。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有效提升,从而保证操作流程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误差的情况,从而对煤炭质量有效提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3降低操作误差率
第一,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企业全员煤质意识。在煤质化验时,人员参与度越高的设备对化验操作人员的要求越高。若要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准与完整,就务必要提高化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支高素质、优秀、专业的采制化队伍是保证煤炭质量稳定的一个基本条件。第二,煤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认真落实煤样月度存查、随机抽查、现场督查等制度,确保每批煤炭的化验结果客观真实的反应出其真实性。第三,提高煤质采样、制样和化验设备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普及率,减少人为因素对分析化验结果的干扰。
3.4发热量测定中煤样未充分燃烧的处理
第一,鉴别煤样品质。在煤质化验中,检测人员需要鉴别煤炭样品,通过检测灰分含量、水分含量、煤炭粉质等多因素鉴别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如灰分值过高煤样就需要掺笨甲酸才能够完全燃烧的。第二,检查氧弹是否漏气,氧弹漏气导致氧弹压力不够,煤样就不能完全燃烧。氧弹漏气的主要原因是各部件连接部分由于橡皮圈弹性不好或部件磨损造成的接触不严密所致。橡皮圈失去弹性可能是由于使用过久,橡皮圈老化,此时需要更换。但常常是橡皮圈过于干燥失去弹性,特别是北方。此时,应在每天做实验前,往橡皮圈上浇点蒸馏水,让它溶胀一会,擦干水再进行试验。第三,点火丝的处理。检测人员在接点火丝时,如果点火丝的深度不够就会影响煤样燃烧的效率,从而使煤样燃烧不充分。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检测人员要掌握点火丝在燃烧皿里的合适深度,以使煤样能够完全燃烧。
结语
对于煤矿企业煤炭质量的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确保煤质检测的科学性能的标准化的控制方法的同时,检测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多样的煤炭检测的知识来采取多种的测试方法;通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保障煤炭的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同时确保煤炭产品的检测质量。高质量的煤质分析可以促进煤矿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意味着常常只需要对于少量的煤样进行煤质检测,所以采制样、煤质分析人员都必须严格的遵守国家的标准操作规程;同时加强检测过程中误差的分析控制,并加强控制所有的环节,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张爱婷.论煤质化验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41-42.
[2]张旭华.煤质化验技术的应用及常见问题[J].能源与节能,2017,03:171-172.
[3]侯佼延.煤质化验技术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1):48-49.
[4]冯小社,王贸.煤质化验中减少误差途径和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3773-3773.
[5]郝旭丽.煤质化验中减少误差途径和方法[J].煤矿现代化,2016,(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