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坤
芜湖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总量和单次施工体积也日益扩大。为了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经常遇到的开裂等质量问题,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分区、分段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而受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个性化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建筑结构分区之间都需要利用后浇带进行施工分割。后浇带不仅对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起到重要作用,还对后期的防水工作意义重大,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已成为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施工难度,就要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提高施工的规范性,加强质量控制水平,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后浇带工艺是一项预防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形成开裂、裂缝等异常现象的特殊性施工工艺。在技术操作中,工作人员需在底板、墙体等核心部位增设对应标准尺寸的专项裂缝,为后续处理建设施工架构创造必备条件,并在已呈固定形式的混凝土膨胀收缩作业结束后,及时处理预设裂缝,将其相对分散的分割架构、部分重塑为整体形态。此外,工作人员在执行该技术施工任务中,需注重建材与技艺的契合性,增强衔接部位的强度、刚度,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构造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在工程项目内部建筑新、旧裂缝位置展开后浇带施工作业,达到修复裂缝的目的。
1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的实践作用
1.1整治沉降现象
房屋类工程项目特别是高层民宅建筑中,地基结构沉降现象常态化。这一问题普遍存在是因为建筑物在主体重力负荷下,催化地基组织最大承载受力值逐渐降低,导致建筑物均会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沉降情况。当不均匀形式的沉降问题发生后,建筑结构遭遇“剪切破坏”的侵害的可能性较高;建筑群中,因建筑物本体的不同重力作用,使得不均匀性质的沉降现象层出不穷。鉴于此,施工单位结合建筑实际现状,利用后浇带工艺开展后期修复工作,可实现高质量地衔接不同建筑物的施工目标,促使地基结构在建筑自体重力施压过程中能够承载平衡,并妥善修补不良建筑缝隙,将其整体沉降数值准确、科学地把控在安全、标准范围内,规避、减少沉降、裂缝问题对建筑物结构质量产生的负面影响。
1.2建筑物受温度影响力度减少
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通常会应用混凝土构件来达到固结的作用,但混凝土构件,就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温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到会产生收缩的现象。在混凝土凝结时,还会产生一部分温度应力,而这些外部因素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的影响,混凝土温度的应力会比其最大的抗拉力还要大,因此,在这个时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概率就会非常大。要想改变这种问题,就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给温度的应力创造一定的空间,从而使温度的应力可以进行自由的消失,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裂缝产生的概率,并且还进一步提高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2后浇带技术施工应用
2.1前期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统筹开展后浇带作业之前,应该将充足、科学的前期筹备工作高效落实好,全方位保障后浇带任务有序开展。
一方面,需提前在工区安装模板、钢丝网等装置,构建出均匀性的施工布置、健全的架构网络,增强模板设施的刚度、强度,使其可以从多方面完美地匹配后浇带作业统一性的规程、规范,预防因建筑物自体性质例如高层、超高层工程无法彻底避免的大横向跨度引起的地下室、架构本体、裙房等部位发生沉降情况;另一方面,应该准确把控钢丝网装置两侧负荷压力的强度,杜绝压力超标、未达标现象导致的施工不良问题发生,并关注后浇带结构的振捣动作频率、时间,将其根据施工现场各类实情合理设定,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浆液流失、减少,使混凝土发挥优质效能。
2.2关于钢筋的控制
在后浇带钢筋下料前,根据各家劳务施工分界面和施工流水顺序,同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统一安排钢筋甩茬长度,明确钢筋连接方式,是直螺纹连接,还是绑扎搭接或焊接等。在对钢筋进行验收时,要按照有关的规范要求来进行验收。后浇带部位钢筋做法都有设计出的节点图,需要按照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进行甩茬,按照设计节点图进行施工。施工中为了方便,一般进行钢筋100%搭接。梁部位后浇带的钢筋型号比较大,一般钢筋不断开或者采用直螺纹连接,另外,由于钢筋暴露的时间比较长,就会出现锈蚀的现象,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前,要先对钢筋进行除锈工作。
2.3模板作业
在后浇带工艺操作中,基础底板部位、顶板梁、建筑墙体作为整体模板施工中的重点施工任务,这些关键点可充分发挥自身贯穿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效用;对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有直接连带关系,需成为施工单位高度聚焦的施工内容。在基础底板形式的模板作业中,一般设置止水钢板,作业人员应有效结合混凝土建材与快易收网装置,混凝土进行合理浇筑作业后,提高其抗剪、黏结性能,多角度确保接缝施工的实效、可靠性。工作人员科学使用快易收口装置,将会提高建设工作的便捷性,且能够高效杜绝混凝土凝结固化后发生变形、剥落现象,减少裂缝问题带来的众多隐患;在顶板梁位置后浇带性质的模板施工中,建筑领域常利用竹胶板充当模板设施,将其根据现实施工任务的各项具体尺寸制作为梳子板。对方木龙骨实行钢管衔接作业,利用钢丝等连接建材将二者充分固定。同时,工作人员应注重预留相应间隔的施工缝,以海绵条为主要施工材料将其紧密填充于顶梁模板及建筑自体混凝土面的缝隙部位,降低漏浆发生概率;对墙体模板进行后浇带作业应建立在加强待施工区域防水能力的基础上,利用钢筋支护与快易收口装置的竖向形式封堵效用,达成高防水成效。
2.3二次混凝土浇筑
在对后浇带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一般使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在二次浇筑之前,需要将松动混凝土块及浮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完毕后,将积水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防锈处理,在清理完毕后,要及时浇筑,避免再次生锈。同时,在二次浇筑的环节中,还要保证振捣作业质量,让新浇筑混凝土可以与旧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浇筑完毕后,使用麻袋片将表面覆盖,做好养护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早地堆放重物,以避免混凝土尚未达到强度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安全。
2.4后浇带完成后的保护
高层建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第二次振捣,促进混凝土界面结合力和混凝土密实性,保证两部分混凝土各自收缩、相互融合,平衡浆体和固体材料。同时要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后期养护质量直接关乎整个混凝土工程质量,施工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施工单位要做好标志,设立路障牌提醒工作人员,明确后浇带在建设施工现场的位置,并保持施工部位的干净整洁,避免脏乱杂物进入施工现场,为后期养护工作奠定基础。养护工作结束之后,拆除标志。针对混凝体的最常见养护方法就是定时浇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水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后浇带施工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工序,对施工队伍的要求较高,所以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环节,加强监理、质检各方的制度要求,对建筑后浇带施工工艺的特点进行不断优化,以提高建筑施工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续景瑞.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4).
[2]苗丽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2).
[3]李宏伟.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