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24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方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基于以上种种问题,我国在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逐渐提高了对生态保护的重视度。其中,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就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项目,为了提高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质量,相关单位针对建设施工技术,进行了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此确保建设而成的风景园林,能够充分发挥效用,进而达到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技术问题;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需要更好的城市环境和城市周边环境来抚慰心灵。然而,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许多城市的内部构建是混乱的。道路繁多杂乱,建筑毫无规律,甚至没有相应的空地来规划人们日常必需的公园和绿地。这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初心大相径庭。为此,必须在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质量,解决上述问题。从新形势下生态风景园林的概述入手,对当下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提升生态风景园林的质量建言献策。
1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后,生态风景园林的地位不断提升,城市在建设规划过程中也开始重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努力让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实现协调统一发展。从整体来看,由于没有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存在重复建设问题。在建设后期不重视管理养护工作,使得风景园林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对国家资源以及资金造成浪费,不利于城市发展。
1.2植物栽种技术和保护技术问题
植物是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园林建设施工时,应该针对植物栽种技术和保护技术,做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以此确保不同的植物能够健康和谐的生长。然而,在实际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植物栽种和保护却存在着严重的技术问题。1)在植物栽种方面,没有一套完整的栽种流程,施工人员仅仅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经验进行栽种,这无疑降低了植物的成活概率,从而造成种植成本的增加。2)在植物保护方面,施工人员不能合理地设置保护措施,这就为刚刚完成栽种的植物,埋下了倾倒隐患,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还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3)施工人员在开展植物栽种和保护作业时,没有采取专业技术和遵循相应的流程,对植物造成了严重伤害。例如在栽种和保护工序中,施工方式过于粗暴,对植物的表皮或者树根等造成损伤,继而对植物的后期生长产生影响。
2提高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对策
2.1认真审核施工图纸
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认真审核施工图纸,主要对可行性方案以及设计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出判断,防止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各种偏差,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在会审时要做好全面管理。设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参与,全面监管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保证所有环节都不会出现偏差,对于图纸存在的问题,设计人员要及时修改。此外,要对图纸会审程序进行优化,确保所有环节紧密连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增加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建筑类工程,施工难度十分大,对技巧的要求特别高。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类问题,应该加大施工队伍人才建设,增加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施工方可以向政府或者相关教育部门进行名额申请,外聘城市建筑类、园林类高校的教授和优秀学生对整个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服务和施工指导,帮助施工更好开展。
施工队伍还可以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机制,对队伍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整体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施工方还可以向政府申请借调名额,运用政府中建筑、园林部门的技术性人才在施工过程中对本施工队伍进行充实,提升施工的技术性。
2.3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在任何的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为保障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其中,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从地域自然地理因素、文化因素等综合分析,充分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使得植物选择和搭配可以符合园林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保障植物的成活率和观赏价值,以北京的园林工程为例,在开展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以自然环境作为植物选择的基础,选用实用性和美观性都相对较好的植物。当在植物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观赏性和实用性相冲突的情况,就需要综合考虑园林工程的气候、环境等综合性因素。此外,北京在冬季会受到雾霾和沙尘的影响,因此,出于这种考虑,如果要利用对应的植物来减弱雾霾和沙尘的影响,可以选择根系发达且树冠茂盛的植物,这些植物的空气净化能力比较强,可以实现植物对环境的保护。在部分水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园林工程建设时,一般要选择耐旱能力较好的植物,以通过植物的科学选择来提高其成活率。
2.4对保护和种植技术提高重视
植物作为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核心,必须对植物的种植和保护技术加以重视,以此确保植物可以健康生长,并且发挥出自身职能。1)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植物的种植要求和标准,完成栽种作业。此外,还要针对不同地域的植物,制定与之相应的种植方案和流程,以此提高植物的成活率。2)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中的植物,大部分是直接通过移栽方式完成的。因此,移栽植物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环节就是运输,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在运输过程中,对植物做好保护措施,尤其保护好植物的外表皮、树根等。
2.5加强土壤改良技术
要想提升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效果,就要提升施工的合理性,让植物健康生长。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创新土壤改良技术。传统的改良技术就是简单对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处理,例如平整、洒水、深翻以及施肥。现阶段在园林建设中,除了要考虑所在区域的气候和地质情况,还要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综合考虑,制订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改良,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成活率。
2.6园林养护工作
在生态理念的观点下,开展风景园林项目时,应当重点考虑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率。要提升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在施工完成以后,应该将园林养护工作做到位。在运送绿化植物时,相关养护人员应该随时关注植物的运送状态,对植物的捆扎情况、土球保护情况等做出有效监管,以保证运送途中的温湿度可以达到绿化植物的需要。在植物栽种完成以后,应该定期对其做好浇水、追肥、清除杂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以确保植物生存环境适宜。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施工中,涉及了多个技术和环节。因此,为了确保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施工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对各种施工技术和环节,采取合理科学的管控措施。此外,基于生态风景园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必须针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以此为我国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前坤.新形势下提升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71.
[2]于海健.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管理注意事项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10):165-166.
[3]吴显池.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辽宁经济,2019(02):36-37.
[4]黄璜.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现代园艺,2019(0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