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孙明贺
[导读] 在分析基础桩基础和基础施工技术的基础上
        孙明贺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分析基础桩基础和基础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从事建筑地基施工管理经验,分析了桩基础施工技术,最后又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管理措施,希望对于今后全面促进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地基施工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迎来了空间的发展机遇。但随着可用土地资源的日趋减少,恶劣的施工环境造成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比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对于地基稳定性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这里结合自身工程施工经验,重点探讨了地基和桩基施工方面的工作,希望对全面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水平提升有所帮助。
1 基础桩基础
        在当前的建筑项目施工环节,基础则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能起到有效进行建筑地面部分支撑的作用,也是工程质量建设中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的重要方面,旨在全面防治构筑物的下沉情况。具体来说,主要涉及到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其中,前者主要是充分体现出地质本身的水平基础,并能结合土层的实际来有效进行修正处理。另外,人工地基则是通过天然地基来代替,借助于有效措施以保障合理的埋深要求,实现土层变深变硬的目的。
2 基础施工技术
2.1 土垫层技术
        在开展应用土垫层技术的过程中,则应选择如砂或砾石等高强度材料。借助于有效的“换土”措施来保障地基的承载力全面提升,从而有效解决传统软土模式中易膨胀、易塌陷等情况,保障满足实现牢固地基等情况。在进行垫层处理中,可选择砾石、沙子及平底等材料。当存在着季节性强冻土、原土为软土等,则大都体现出选择“垫层”法的优势。
2.2 排水增强技术
        排水增强技术则是借助于实现从地基土中排除水,实现土壤固化的要求。在具体饮用前,则应实现带塑料芯的砾石袋布置在周边,借助于浸没管子或自来水等方式,并保障沙子满足于完全真空要求下实现挤压入孔的要求。将其应用在较低的压力排水地基土的领域中,能有效满足地基土的固化要求,并能实现抗剪切强度的提升。这种技术优势体现出材料收集及处理较为方便,大都适用于粘土填充、淤泥等状况中。
2.3 化学加固
        结合实际需求来将特定化学物质加入土层,这样能有效保障实现土壤硬度全面提升,具体涉及到如下方式。一是,借助于深层搅拌的方式,能有效将水泥和石灰向深层地面注入,有效满足实现和土壤的良好混合,从而满足桩基固化的要求。这种工艺往往适用于城市建设环节,具有比较小的噪声影响,特别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建筑工地中;二是,喷射混凝土法。在开展待建地面钻孔的环节中,当明确深度的要求下,则应将必要的喷雾器设置在钻杆底部,借助于高压脉冲的影响,能满足实现逐级喷射泥浆在周围土层。这种方式大都适用于人工填土、粘性土环节,能有效全面防治深入以及保护相邻土层,缺点则是存在着浪费材料的问题;三是,注浆法。其主要涉及到内部存在着水玻璃、丙烯酸、灰分等内容,将其倒入土层而进行相关的空气、水的排出,从而保障固体土的承载重量得到全面增加。
3 桩基础施工技术
        针对在部分软地质条件状况下的建筑物来说,则应借助于有效的加固措施以保障满足预期的建筑施工要求,桩基础施工则是具有填充更深的人工基础方式。


3.1 静压桩技术
        考虑到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着比较大的噪音问题,特别是城市居住区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常规打桩机打桩方式不太适合。这种情况下往往选择具有较低噪声的静压桩技术,能有效符合施工环境。借助于静压技术的优势,能有效实现预制桩能够逐段浸入土中。另外,这项技术并没有涉及到大量的钢材、混凝土以及其他材料,能从很大程度上实现施工成本的节省。
3.2 现浇管桩
        现浇管桩基础方式能有效适用于含粘性土层的土壤范围中。借助于振动敲击法的优势,能实现压入桩基础,并满足砂浆进行注入到钢笼的要求。这种方式则体现出很大的噪声,还存在着可能缩颈的情况,则应在施工环节中严格控制。
4 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管理措施
4.1 强化管理意识
        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要求施工单位领导及管理者从整体上充分重视施工管理各项内容,并能认识到桩基施工质量对于整体项目的重要性,并能积极学习先进的桩基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理念,这样方可为全面提升桩基础施工管理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4.2 提前严格控制泥浆质量
        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环节中,混凝土质量则是对于关系到施工项目的耐久性、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则应保障满足泥浆比例适中。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的环节,我们不能忽视泥质裂缝的质量,应保障浇注环节尽可能保障最低化的泥浆阻力,有效予以相应的杂质清除,从而满足实现混凝土的注入孔底的要求。
4.3 浮笼的防治
        具体灌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为了保障灌注质量,避免出现罐车直接在桩孔内作业,要求其在桶内完成,以满足钢笼快速浸入水中的要求;二是,合理化控制二次清泥的比例,实现钢笼上升速度的有效控制;三是,保障施工队伍的高水平,并严格落实各项规定。如,没有借助悬挂杆则会造成注射量快速下降,难以有效控制相应的速度;四是,避免将管子放置笼中,结合实际来优化相应的钢笼位置,便于开展高效的施工活动。
4.4 更新管理理念
        结合工程项目的实践情况,施工管理人员则应从实际出发,详细检查实际地形及土质情况,落实好相关的总进度。从实际出发落实好具体的施工主要环节以及人员配置,从整体上有效开展实时监控相关的整个施工过程。当存在着异常问题的情况下,则应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并能积极解决存在的问题。总体来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积极引进新工艺、新材料,全面客观有效地来解决问题,避免将停留在传统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理念。只有不断拓展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从细节出发落实好相应的桩基施工标准,方可以全面提升项目的总体质量。
5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基础对于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保障建筑物的后续长期稳定使用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具体的桩基施工环节,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符合土层的客观的施工工艺方法,全面控制好相应的施工质量目标,落实好具体的工程造价控制,顺利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守成.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分析[J]. 建筑与装饰, 2021年第7期:133-133,137.
[2] 高涛.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探析[J]. 建筑与装饰, 2021年第6期191,195.
[3] 王瑞军.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7期:60-61.
[4] 殷建. 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20年第21期:176,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