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1,蒲海博 2,翟佳玮 3,刘聪 4.王博 5.卢哲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对休闲放松的需求日益攀升。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  430023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对休闲放松的需求日益攀升。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因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与绿水青山、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等紧密结合,逐渐成为人们在短暂假日中休闲放松的新选择。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自然资源为依托、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在带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重要动力,完善和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提升了乡村居民收入,完善了乡村产业结构,同时也加快了乡村的发展进程。文章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阐述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1乡村旅游的现实价值
        1.1为大众提供娱乐场所
        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大众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显著加大,城市居民更加渴望乡村的宁静与悠闲,更加期望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氛围。大力发展和开发乡村旅游事业,能够有效地为居民提供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确保他们可以陶冶情操、调整情绪、放松心绪,集中力量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相较于传统的景区旅游,乡村旅游拥有独特的文化性、历史性、民俗性及地域性,能够有效地调和游客的心绪,使游客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调整状态,放松心态。
        1.2有助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好,乡村的景色和民俗文化对于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城市居民在空闲时间进行乡村旅游,可以为当地居民的收入增收,对乡村地区的扶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传统的破坏性开发转向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建设,从而实现当地“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对于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的地区,通过乡村经济发展建设对当地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最终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绿色发展。
        2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严重
        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趋同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农村旅游缺少个性化,没有太多特色,使得旅游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上,不管是旅游内容,还是经营模式都极度相似,往往是照搬已有的爆红旅游模式,没有充分考虑乡村的条件是否适合,没有充分挖掘利用自己独特资源,使得乡村旅游毫无特色,难以吸引游客的目光。
        2.2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开发问题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不同,部分地区对乡村旅游的理解有所偏颇,缺乏对当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过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盲目进行资源开发,照搬照抄其他景区的发展模式,过度进行商业化建设。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的关键就在于当地原汁原味的本色,过度商业化建设会使乡村变质,弱化了本身的特点和特色,破坏了当地的原生态环境,使乡村旅游项目失去吸引力,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3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只有引进高素质的旅游规划人才,乡村旅游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当前乡村旅游大都是在交通不太发达的乡村,因此引进专业从事旅游规划的专业人才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乡村旅游没有发展起来的背景下,很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很少有留在当地进行发展,所以景区内的劳动力紧缺是很大的问题。尽管本地有愿意从事乡村旅游的人,但是知识水平有限,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3.1进行有效、合理、科学规划
        通常来讲,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和体验旅游的综合体,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可以使乡村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与科学的利用,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和发展的基本举措。因此在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体系及格局的过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突出乡村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发展优势,结合当地资源规划现状,做到科学、有效、合理的发展,进而在坚决杜绝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的基础上,确保乡村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以四川雅安为例,当地政府部门结合乡村独特的人文和历史特色,从产业开发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掘和发展熊猫文化、茶文化及红色文化,以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因素的旅游商品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的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并推动当地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
        3.2持续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当前乡村旅游产业竞争激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旅游管理人员、经营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管理、经营及从业人员集中培训或赴先进景区调研学习等,提高服务意识、经营能力和服务技能。根据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搭建乡村旅游经营者与农业、林业等对口主管部门之间的专项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对于起点低、基础差、接受能力弱的乡村居民群体,必须改变培育培养模式,尝试通过墙体文化、手抄报文化、乡村广播文化等渠道和方式进行全方位培育,逐步提升乡村旅游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游客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3.3多元化宣传建立品牌效应
        可以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体验、加强建设品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宣传,建立品牌效应。可以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有机结合构建乡村旅游立体、丰满的品牌形象。通过吸引游客体验免费乡村特色项目等途径,展现乡村独有的风采,提高吸引力。加强乡村设施建设,提高技术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增强保障机制。同时,建设乡村旅游立体化品牌,还需要结合乡村资源、地域条件、区域经济等条件系统化的制定战略。
        3.4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旅游政策的变化和乡村发展战略的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随着国家扶贫政策力度的增加和当地助农政策的完善,乡村地区扶贫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成为扶贫工作中的绿色产业。将扶贫工作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是乡村规划发展的新模式。要想实现乡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单靠政策的引领,当地政府还要大力进行招商工作,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资本支持,增加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从而为当地旅游建设的长远发展规划引入规范化的流程。
        结束语
        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带动农村地区经济、产业兴旺发展、农民就地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永强,赵铭,李道成,王刚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牙克石农场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11-19.
        〔2〕谈天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逻辑与路径探析———基于对四川省鸡头寺村的村民感知调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7):33-41.
        〔3〕尚清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康县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3):90-94.
        作者简介:
        1姓名:蒲海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8.12 籍贯:安徽蚌埠 民族:汉 最高学历:研究生 目前职称:无 研究方向:
        2姓名:翟佳玮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97.04 籍贯:青海西宁 民族:汉 最高学历:研究生 目前职称:无 研究方向:
        3姓名:刘聪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7.11籍贯:河南安阳 民族;最高学历:研究生 目前职称:研究生 研究方向:
        4姓名:王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5.05籍贯:山东菏泽 民族:汉 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无 研究方向:
        5姓名:卢哲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6..08籍贯:湖北仙桃 民族:汉 最高学历:研究生目前职称:无 研究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