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娄西峰
[导读]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娄西峰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061200
 

        摘 要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铁路网覆盖面积、覆盖精度都有了显著性提高。而在铁路施工环节中,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是重中之重,务必依照相关指标有序开展,若铁路有砟轨道铺设环节存在问题或漏洞,那么将会影响整个铁路轨道后期的运营,不利于铁路建设的发展。因此,为避免有砟轨道铺设环节不良问题的发生,本文就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给出了有砟轨道铺设技术应用时的要求细则,望能通过此研究提高国内有砟轨道铺设的水平。
        关键词: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技术;分析

1 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方式选取
        如今,“换铺法”与“单枕连续法”是有砟铁路轨道铺设施工常用的两种方法[1-2]。其中,在使用“换铺法”进行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施工时,不可直接进行500mm长钢轨铺设,需要完成25m轨排铺设后才能更换500m长钢轨进行铺设。而“单枕连续法”则不然,无额外限定条件,可直接借助铺轨机完成500m长钢轨铺设。二者相比之下,本文选择了较为简便的铺设方式,即“单枕连续法”。除了上述讲述的特点外,“单枕连续法”还具备连续作业时间长、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等优势,能够提高铁路有砟轨道铺设质量和效率。

2 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技术分析
        在进行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施工时,设计到的铺设技术众多,如轨道道床底碴预铺技术、铺碴整道技术以及长钢轨装车技术等,具体分析如下文所示。
2.1 轨道道床低碴预铺技术
        在铁路有砟轨道铺设环节中,道砟的铺设是重点亦是要点,其铺设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铁路有砟轨道整体施工质量,因此需要重视道砟铺设细则[3]。具体而言,在进行道砟铺设时,应当借助防渗技术进行均匀、科学铺设,避免路基颗粒与底碴间出现渗水问题,同时确保列车运行负荷的合理传递与分散。轨道铺设之前,需要对轨道道床底碴进行铺设,具体铺设步骤如下:首先,利用运载设备(渣土车)将底碴运输至路基上进行倾倒。其次,调度铺设设备进行铺设。最后,利用压力机对铺设路段进行压实。当铺设至轨道中部区域时,应到开展拉槽工序,且规范槽宽的设定(通常情况下保持在60cm范围内)。为了对轨道铺设进行整体性把控,应当在中线左侧1.25m处设置白灰线,确保铺设方向的准确无误。合理使用道床底碴铺设技术,是确保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施工质量提高的前提。
2.2 铺碴整道技术
        在铺设路基路面期间,需要强化不同时间段成型路基间的交接。对于成型较早的路基地段而言,应当尽早进行底碴预铺,而对于成型较晚的路基地段,应当在工程沿线储备底碴,在具备铺设条件时,利用运输工具将底碴运输至路基中,而后借助铺设工具及碾压设备进行铺设施工,并完成与成型较早路基地段间的交接。需要注意的是,铺碴整道施工应当井然有序进行,不可慌乱无序,如此才不会延误整体的工程进度。在结束铺设后,需要确保路线的平整性,进行整道作业。当发现轨道方向偏离标准时,进行拔道修正。
2.3 长钢轨装车技术
        在对长钢轨进行装车之前,需要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对长钢轨进行检尺与标识。当需要配置短轨时,需要借助锯轨机对短轨进行切割打眼,而后利用鱼尾板进行连接,为长轨推送机的推送提供便利。在进行配轨时,应当提前了解长钢轨存放整体状况,而后依照配轨表进行配轨。装车期间,对完成配轨后的长钢轨依照顺序进行编写铺轨编号,实现长钢轨的装车作业。


2.4单枕连续法铺轨技术
        长钢轨卸车需要经过三个步骤来实现:第一,解除长钢轨锁紧装置,并放下间隔铁;第二,打开运输车辆前端挡轨,将牵引卡安装在长钢轨上;第三,调用卷扬机对长钢轨进行牵引,而后送至推送车中。当推送车上的长钢轨轨端过长,且超过1m时,应将滑靴安置在长钢轨轨端处,而后依照正常运输流程进行运输。在借助“单枕连续法”铺设轨道前,需要将钢柱打入到轨道当中,而后依照标示线开展铺轨机布枕作业,作业误差不可超过±30mm,如此才能确保铺轨作业的质量。布枕施工时,运输车量上的混凝土枕可借助轨枕龙门吊将其运输至传送链中,而后转运至布枕机构中进行作业,具体步骤如下:第一,通过人工的方式对第一、二根混凝土枕进行控制与布设,同时对混凝土枕间距进行合理调整;第二,将轨枕布放系统手动控制模式转换为自动控制模式;第三,经过步骤一、步骤二的铺垫,开始对混凝土枕进行均匀式布放。
2.5 线路机养护技术
        在利用线路机对铁路轨道进行养护前,首先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铁路轨道进行整道,确保轨道不存在扭曲、超高等不良问题;其次,借助风动卸砟车进行及时性补砟,而后参考轨道几何状态测量数据结果,如起到量表、线路坡度表、坚曲线表以及拔道量表等,使用大机依照3捣2稳的作业方式对线路进行捣固。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前两次起道作业时,起到量应小于60mm。在进行第三、第四遍起道时,起到量应小于50mm,拔道量应低于50mm。在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后,可对铁路轨道进行机械化起道、拔道、捣固作业。而进行作业之前,需要对长钢轨铺设轨温度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在-20~15℃范围内起道、拔道、捣固作业效果最优。
2.6 焊轨与应力放散技术
        轨道线路铺设稳定后,需要对单元轨节进行焊接、正火以及打磨作业,并且开展超声波探伤与平直度检查,确保铁路轨道的质量。在结束单元轨节焊接作业后,需要对长钢轨单元轨节进行应力放散锁定作业。具体而言,在应力放散锁定作业期间,假如实测轨温并未超过锁定轨温范围时,可借助“滚筒法”对长钢轨单元轨节进行应力放散。应力放散相关细则如下:假如锁定轨温度高于实测轨温时,可借助拉伸器“滚筒法”对轨道线路进行应力放散。假如锁定轨温低于实测轨温时,无需对线路进行应力放散。此外,在对同一区间内的锁定轨进行不同时间段测温时,需要确定放散锁定时间,控制左右股锁定轨之间(≤5℃)、相邻单元轨节锁定轨之间(≤3℃)以及高低锁定轨之间(≤10℃)的温差。在对线路进行应力放散时,务必保障线路放散的准确性和均匀性,依照相关指标对位移观测桩进行及时性与健全性设置。线路应力放散结束后,立即将位移观测标贴设置在钢轨上,并依照相关要求进行位移观测,假如位移量与实际要求存在出入时(超出),那么需要重新对路线进行应力放散处理,直至位移量达标为止。
2.7 精调与精捣技术
        在结束线路应力放散处理后,需要依照“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的原则对线路轨距进行精调,而后借助大机对线路进行精捣作业。在对轨道线路进行精调作业之前,需要借助稳定车对线路进行稳定密实处理,降低线路精调后发生改变的可能。同时,还需对全线轨道控制网(CPIII)进行复测,当复测结果在设定标准中时,选择原测量结果对线路进行精调,当复测结果不在设定标准中时,需查明原因,并选择正确的测量结果为线路精调提供参考。此外,还需要对线路水平、高低、方向、平纵断面、钢轨有无硬弯等进行全面性检查测量,为精调计划的编制提供有利参考。在对线路精调结束后,便可借助大机依照设定的要求对线路进行精捣作业,确保线路铺设的舒适性与平顺性。

3 小结
        总体而言之,本文首先对铁路有砟轨道铺设方式“换铺法”以及“单枕连续法”进行了讲解与对比,最终选择了单枕连续法作为此次有砟轨道铺设的主要方法。其次,对有砟轨道铺设前、中阶段涉及到的轨道道床低碴预铺技术、长轨装车技术、单枕连续发铺轨施工技术等进行了讲解,以确保有砟轨道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最后,对有砟轨道铺设后的焊轨和应力放散技术、精调和精捣技术进行了分析,以确保轨道铺设结束后运营的舒适性。

参考文献
[1]王伟.无缝线路换铺法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6):87-88+93.
[2]汪占云.浅析铁路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75.
[3]王远航.铁路工程中有砟轨道施工铺轨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12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