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生态环境评估中心(江苏省排污权登记与交易管理中心) 南京市 210009
摘要:绿色经济效益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滞后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导致我国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之后在绩效评价方面存在中的不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的发挥绩效评价的优势,根据绿色金融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绩效评价的主要工作重点,从而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效果能够得到全面提高。本文论述了绿色金融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主要的内容。
关键词:绿色金融;绩效评价;评价体系;体系构建
在进行绿色金融绩效评价工作中,需要体现总体性的宏观规划,贯彻落实绿色金融发展的理念,了解文化建设和文化金融各个之间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履行经济和社会之间的责任,并且还要解决以往工作模式中粗放式工作的不足之处,实现多个行业之间的有效发展,将生态绿色理念贯穿于不同的环节中,更加突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原则。
一、绿色金融绩效评价的原则
(一)体现总体战略规划
在指标建立时,要根据金融机构当前的发展方向以及绿色金融服务的特点,根据人们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需要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要做好业务流程框架的有效融入,实现绿色金融产品的不断完善,从而提高实际的管理效果。金融机构需要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按照绿色金融发展的特点和主要方向选择正确的绩效评价方法,通过量化管理来提高实际风险优化的效果,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绿色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
(二)评价核心内容
在评价核心内容方面需要兼顾效益和效率方面的问题。效益属于总体指标,要反映绿色金融当前的发展业务成果,遵循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相互结合的原则。另外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体现出绿色金融业务的规模和成果,综合性的反应综合效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了解绿色金融业务的投入产出比例,做好资源和资金的优化性配置,根据当前的战略发展目标,提出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来了解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指标和效率指标等等,并且还可以快速的发现在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管理漏洞,使得框架能够逐渐的完善,避免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实际实施时还需要遵循定量指标数值和比率反映的原则,并且按照相关的工作重点进行比例的有效计算,确定不同工作内容所反映的业务流程,科学的进行定性指标确定,优化顶层设计模式,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相互融合,从而了解长期的动态变化。
.png)
图1:系统构架
在进行绿色金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时需要遵循以上的原则,更加科学有序的开展实际的进项评价工作,同时还需要贯彻落实宏观性的原则,全面的了解在绿色金融绩效评价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通过宏观性的战略目标优化整个工作流程,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实际的评价效果。
二、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内容
(一)考核指标的确定
在考核指标确定方面,需要根据金融业务的发展层次,实现不同因素的多方位融合,从管理层转变为业务层面,从而使得评价内容能够具备全面性的特点。在战略方向角度需要加强对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的有效了解和认识,通过文化建设和经营宗旨,潜移默化的将绿色发展理念传输到每个工作岗位中,从而使不同行业能够承担起自身的发展职责。在治理框架角度需要形成层次性的树状结构,通过上传下达的方式,保证信息传输能够具备通畅性的特征,。管理流程方面需要制定更加高质量的章程,按照绿色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优化其中调查环节。另外还需要根据政策制度的辅助作用,实现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防止在后续绿色金融业务实施时存在较为严重的风险,比如可以开展绿色专项资金账户配合着第三方报告制度,从而使得绿色金融产品能够符合相关的监管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新的盈利增长点,从绿色产品需求的角度具备一定的预测意识,了解在后续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主要的工作重点,创新绿色金融的机构发展模式,不断的扩大试点的项目。同时在绿色产品优化角度上,需要实现不同业务模式的有效创新,另外还需要做好用户需求数据的多方面评估,了解当前的发展重点,既要发行一些绿色债券,也要不断的扩宽销售渠道,提升最终的利益增长点,从而多方面地满足群众对于绿色债券的交易标准。
.png)
图2:系统设计
(二)经济效益
在经济效益方面,需要通过衡量绿色产品贷款的所占比重来了解支出和收入周转的次数,通过绿色现代来了解最终的贷款周期,在盈利能力方面需要衡量绿色信贷本身的收益率实现利息的连年增长,在发展效益时需要通过绿色信贷余额和绿色信贷客户之间的增长来进行有效的实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要兼顾有关生态效益方面的因素,通过资源多样性保护的原则来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避免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绿色金融机构可以转变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不同的工作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不同的工作思路,转变行业发展动态,转变以往的粗放工作模式,获得更加健康而舒适的生活空间。彰显现代化的发展理念,避免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结束语:
在进行绿色金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时,需要从宏观性的角度明确其中的影响因素,并且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行绿色金融,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要求以及标准,解决以往绿色金融发展时不连续的问题,承担自身的社会职责,确定正确的考核指标,从而促进各个地区生态效益的多方位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有效协调。
参考文献:
[1]吴光豪. 绿色金融绩效评估的国际经验借鉴[J]. 华北金融, 2017, 07(No.486):79-82.
[2]刘翌, 汤维祺, 鲁政委. "绿色企业"评价体系: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 金融发展评论, 2017, 09(No.93):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