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模式 贵晨1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贵晨1 梁文华2
[导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对建筑有着较高要求。
        1北京智博慧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53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4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竞争变得越发激烈,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对建筑有着较高要求。就现代建筑来讲,不仅需保证实用性,也需兼顾美观性,同时确保建筑质量。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与突破,进而使建筑设计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与审美需求,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
        引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发展提升,建筑工程行业也涌现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同时在建筑工程行业的诸多领域中也出现了许多可拓性思维发展模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近年来可拓式思维模式的不断发展创新为建筑工程行业的设计人员带来了不少设计灵感。主要从介绍建筑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出发,讨论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可拓性思维模式及其优点,最后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这种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具体应用。
        1现代建筑设计的内涵
        当前现代建筑获得了迅速发展,建筑设计本身有独特特点,其主要体现在艺术与思维方面,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根据一定原则与标准,注重对组合技能的运用,并且保证设计中蕴含不同要素的平衡性,这是进行建筑设计时基本要求。同时建筑设计中应体现出经济和实用特点,这也是被大众广泛关注的问题。设计过程中,在资源限制影响下,往往会第一时间考虑经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现代建筑设计也有了全新要求,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首先,建筑设计中需将精神文化体现出来,建筑设计传统模式中,对功能性的体现比较关注,精神文化相对欠缺,而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越发重视,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中精神文化。其次,节能环保。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各种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城市化逐步推进的同时,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人们对于建筑的环保性比较重视,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将绿化环保作为主要目标。最后,凸显传统建筑当中的文化。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凸显传统建筑当中的文化,将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在此过程中,也不能生搬硬套,而是需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考虑到时代整体发展趋势,实现设计的创新,促进建筑设计在形式上和功能上的优化,在体现建筑设计时代性的同时,也能将艺术性体现出来。
        2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建筑相关的技术与理论也在逐渐发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有着越来越多元化的概念模型呈现方式。考虑到建筑设计融合了建筑学、建筑结构学和电气学等多种学科和理论,设计人员只有创作能力和热情还远远不够,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建筑设计中需在建筑设计师依托观察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基本理论知识,对逻辑性思维和综合创新素质进行结合,对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元素创造性进行组合,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建筑效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先设定一个明确的建筑设计思路,结合这个鲜明的设计目标,再朝着实现规定形状、使用功能和便利交通等设计方向努力。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绘图,不仅便利、节省时间,还可实现多人同时线上作业;另外通过设计软件的应用进行虚拟构建,可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
        3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可拓性思维模式
        3.1共轭思维
        从逻辑学上来看,每个事物一般均由四个共轭部分组成,也就是正负、虚实、软硬以及潜居四对共轭,同时上述这几个部分还能够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共轭配对其实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进行配对,一方随着另一方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现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可以利用这四对共轭属性,进而寻求建筑设计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设计者利用这种共轭模式的思维方法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内容,从建筑整体上去把握建筑设计的优劣势,进而化解其中的矛盾、解决相应的问题。
        3.2逆向思维模式
        在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普通的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但是,这种设计方案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更深层次的要求,例如,建筑工程的审美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逆向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能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限制,设计人员能够准确掌握建筑工程的结构和具体的施工步骤,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对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逆向思维模式能够从对立面考虑问题,这样就能够打破传统思维局限,制定恰当的解决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筑工程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工作中使用逆向思维模式,进而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了解建筑项目的设计要求,在联系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不足,将其中缺点变为优势。例如,设计人员在室内楼梯设计时,大多数设计人员都会设计成错层的平台栏,复式楼的楼梯设计为固定楼梯,这样就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美观性,但是,使得建筑工程内部的灵活性较差。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可以将楼梯设置成可拆卸的结构,既能够增加储存空间,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占地面积,使建筑工程具备美观性和实用性。
        3.3联想思维
        对于联想思维的定义主要是从问题的某个角度出发进行联想,联想的内容可以是和其有关联或者是没有关联的。从本质上分析,联想思维方式是人们天生就具备的,而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建筑设计中的大意向往往和建筑功能和使用性质有密切巧妙的联系,而设计中建筑给于观者的联想性通常决定了建筑的成败。挪威新地标TheWhale游客中心的提案中,丹麦建筑事务所DorteMandrupA/S的“鲸鱼尾”脱颖而出,设计通过体量和形态的整合,在水面上参差的石材质感和柔和的曲线很容易让人联系其鲸鱼尾鳍划过海洋瞬间。这种暗含的联系性并不是平直的形态显示,而是通过建筑的功能和建筑呈现的形态之间联想所产生的共鸣。
        3.4传导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对人们的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每个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自身行为的创新。可拓思维模式的传导思维能够对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建筑设计创新工作中,需要充分传导思维模式的优势,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特征对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态进行创新,对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结语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创新始终贯穿其中,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也助推了当代建筑事业不断发展。可拓性建筑设计创新具有系统性强、效率高、稳定性强等特点,在建筑设计创新中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者应该根据自身设计工程的经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进行建筑设计,并利用可拓建思维模式中的共轭思维、传导思维、逆向思维以及菱形思维等进行建筑设计创新,助力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凯.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高义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5):113.
        [3]万友林.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7):35-36.
        [4]李红,李宏朝.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9):61.
        [5]曹蕾.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24):18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