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庭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272000
摘 要:京杭大运河作为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运输贸易量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河流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对于船舶污染和内河港口环境污染问题非常关注,每个航运港口城市都将船舶污染和港口环境的治理问题作为重点治理问题。
关键词:船舶污染;港口环境污染;污染治理
近年来,京杭大运河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内河运输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污染源对内河的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水质的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在众多的污染源中,船舶污染无疑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本文就船舶污染造成的危害以及对港口环境污染的治理办法进行分析和探究。
1、船舶污染的类型
1.1船舶产生的污水
(1)油污水: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动力设备产生的油污水,设备故障维修产生油污水,以及船舶装载油品或含油货物后产生的污水残留等;
(2)生活废水:很多情况下,船员在船舶上需要生活很长一段时间,那么在船员日常生活中使用卫生设施产生的废水和垃圾通常都被排放到水里;还有一部分是医疗产生的医疗废水以及船舶餐厅或厨房产生的含洗涤剂的废水,这一类的废水一旦排放到水里,会对水质和水中生物造成很大的危害;
(3)化学废水:船舶在运输化学药品或危险化学品时,船舶上会残留相应的有毒废水,清理船舶时就会不慎排放入水;
(4)船舶发生损坏导致漏油,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污染事故造成的油品外泄以及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件等,这类事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水质污染,并且随着水流的扩散,不断扩大污染的水域面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2船舶产生的其他垃圾
(1)船舶工作人员产生的各类固体生活垃圾;
(2)除生活垃圾以外,船舶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货品包装物、废旧货品、废旧工具等等固体垃圾;
(3)除了上述废水和固体垃圾以外,船舶在运输过程中还会产生粉尘、尾气和噪声污染。
2、船舶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污染物被排放到河水里,随着河水的流动不断地扩散,因此污染物影响的面积要比在陆地上大的多。一些污染物质会直接破坏周边的水质,导致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会造成一些水中生物的死亡或基因突变,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的平衡;还有一些有毒物质或者化学品随着水汽的蒸发,逐渐渗透到大气中,使周边的空气质量遭到破坏;一旦有毒物质进入人们饮用水的区域,那么会使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船舶污染物造成的危害在港口尤其严重,那么对港口环境污染人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和办法,但是实际治理的效果仍然差强人意,以下对港口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3、港口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3.1应急能力不足
港口对于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不足,对港口的监管力度也非常欠缺,导致一旦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应急措施,导致污染造成的危害持续性扩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3.2基础设施不完善
首先,目前大多数港口的环境监测设备仍然在完善阶段,对于空气和水质数据的采集仍不完善,无法准确的对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准确的分析;另一方面疏港车辆严重不足,一旦港口发生突发事故,集疏港的效率过低,不能够及时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3.3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不足
当前的港口对于船舶的污染物有专门的接收单位进行接收和处理,流程长且处理能力有限,处理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如果能够在港口铺设足够数量、处理能力优良的的污染物接收设施,对于处理船舶污染物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4、港口污染防治与港口环境治理的策略分析
4.1提升船员防污意识
大部分的船舶公司对于船员的素质要求都比较低,一方面船员的环保意识较差,在处理生活垃圾及废水时不会考虑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船员不具备熟练地设备操作能力,经常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出现操作问题,一旦船舶遇到故障,也不能迅速反应科学地处理,这才导致了油污泄漏等等问题,因此提升船员的防污意识,加强船员的技术水平能够从源头上降低船舶污染。
4.2加强对污染物的监控手段
由于船舶在运行过程中,路线不固定,活动范围面积大,那么对于水域中污染物的监控难度就非常的大,给京杭大运河水域污染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这就需要船舶公司采用高精度的检测硬件以及先进的分析软件来加强对于污染物的监控,这样才能对水质成分进行准确的监测,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时阻止污染物的继续泄漏。
4.3加强污染物的治理
首先,加强对于液体污染的治理。对所有能够排放入水的渠道进行检查和整治,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污口进行拆除和清理;船舶产生的生活废水和医疗废水禁止排放入水,由专业的污水处理单位或者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接收并进行集中处理;对于含油超标的污水经由专门的单位进行接收,上岸后转移到特定环境下进行科学处理,经由环保机构审核后进行排放。
其次,对船舶产生的气体污染源进行治理。对于船舶排放的尾气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对于船舶产生的废气、粉尘或者有害气体,需要通过喷洒抑制剂、密闭装置封装、真空吸尘等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
4.4提升港口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港口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对船舶装载不同货物品种、不同类型的事故、不同的事故地点等制定相应的救援和处理方案,并对不同情况下事故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前准备好防范设备。要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除了制定专门的事故应急预案以外,还要在运输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其次,对船舶溢油事件要有足够的应急能力。不仅要从船舶自身来加强管理,还要借助政府的力量。建立溢油事故专用设备库,由政府进行宏观调度,协调各方资源,进行资源共享,以便能够在溢油事故发生后,用最短的时间进行响应和处理,减小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此外,基于船舶运输的特殊性,各个港口之间应该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各港口之间协同合作,共同积极应对。
4.5加强节能环保监督
首先,加强对于船舶污染物的监测,和对污染物排放过程的监管。在船舶入水前,对于船舶在运输过程中要用到的油品进行检查,确认油样是否保存、对于油类的登记是否完整、油品的供应记录和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核查。
其次,对船舶污染物的转移加强监督,对于污染物的接收、过程中的转运、最终的处理环节全过程进行跟踪,确保污染物最终被及时、妥善的处理。
4.5加强港口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船舶污染进行监测和管控。通过传感器将大气和水的相关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一旦数据超过合理范围系统就会马上发出预警信息及时通知船舶及监管部门,并对事故发生区域进行定位和记录,并给出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方面能够让相关单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污染物,还能对污染产生的危害范围进行预测,为处理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
结束语:
京杭大运河航运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船舶运输是航运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人类对于水域的污染无法避免,我们能做的就是去需要探索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办法来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在污染物排放后能够有效地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 毕雁冰. 浅谈船舶污染的防治与港口环境污染的治理 [J]. 数码世界 ,2018,(11):101.
[2] 李彦敏 . 船舶污染防治现状及治理措施 [J]. 中国水运,2019,(08).
[3] 黄永昌 . 浅谈长江船舶污染及治理对策 [J]. 重庆环境科学 ,1999,(04).
[4] 江家栋,蒋围 . 港口国应对船舶污染的责任:执行和保障机制 [J].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2016,(1):18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