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韬1 杨高鹏2
1身份证号码:51082119820821**** ; 2身份证号码:41030519900328****; 1.2.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立足于换乘站实现综合监控系统的互通互控功能需求,依据综合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实际,充分咨询站务人员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对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进行分析后提出解决方案。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to realize the interoperability and mutual control of the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ed monitoring configuration software platform, and on the basis of fully consulting the needs of the station staff, analyzes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operability of the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Propose a solution later.
关键词:互联互通;组态软件
Keywords: interconnecti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成都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以线路为单位进行设计与建设,换乘站依据线路规划分线独立建设。随着成都地铁线网建设步伐加快,及具有成都特色的技术标准不断推出,使得综合监控系统使用部门迫切需要在换乘站实现综合监控系统的互通互控功能,达到降低操作难度,提升设备效能。
为促进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的互通互控功能成为现实、更好服务于使用部门需求,依据成都地铁四家综合监控集成商的综合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实际,充分咨询使用部门需求的基础上,本文对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互联互通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 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现状
成都地铁既有换乘车站除与5号线换乘的车站外,其余均为综合监控、FAS、BAS设备分线设置(两线共用设备由先建线监控),但换乘车站的两线或三线间已实现FAS火灾信息的互联互通,如表1所示。
2 既有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需求梳理
2.1既有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需求梳理
使用部门的需求可归纳为“一套班子管全站、主要设备通控集显”,可将换乘站全部设备按专业界面分为通信与非通信(主要由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或互联)设备实现互通;并对设备分为监控、监视与不接入三类。具体如表2:
2.2 5号线换乘站综合监控系统互通互控实现
由于5号线开通时间较晚,已部分实现换乘站互联互通要求。以中医大为例,2/4/5号线PIS、PA系统互联互通,CCTV监视终端互设,IBP盘闸机一键释放双控等功能已实现。PIS、PA的互联互通基于综合监控FEP接口互通为基础,通过FEP协议转换实现换乘站全局播放及播放信息反馈功能。CCTV通过互设视频监控终端,实现全局监控。闸机一键释放通过改造IBP盘实现任一线路全站闸机释放。
5号线实现了PIS、PA等部分功能的互通互控,对综合监控及各接口系统互联互通有一定探索。因FEP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数据接入能力有局限性,且各线路集成商配置的FEP均不相同,功能也有所不同(FEP设备现状如表3),无法满足使用部门要求的表2要求,特别是AFC、门禁及FAS、BAS的互联互通。
3 换乘站互联互通的实现
鉴于各线综合监控系统独立设置,由不同的集成商负责建设,所用组态软件平台不同(如表4),且网络相对独立。数据处理机制也大相径庭,因此通过不同组态软件直连方式实现互联互通是不可行的。
.png)
因此,为实现换乘站各线路监控系统的全部数据互通、互控功能,本文认为要实现表2功能,需在换乘站每条线路增设1台接口服务器,用于数据转发,同时将换乘站各线路网络打通。
3.1接口界面
.png)
图1 换乘站互联互通接口界面
每台接口服务器应配置4张独立网卡,通过设置VLAN实现网络隔离,避免线路间网络干扰。
3.2物理接口
换乘站A线ISCS集成商与换乘站B线ISCS集成商按照表5提供有关的接口设备。
表5 物理接口表
.png)
3.3接口协议
考虑到各线路综合监控系统集成商采用的软件平台不同,换乘站ISCS互联互通接口软件通信协议原则上应采用国际标准的、通用的、开放的软件通信协议,建议采用基于TCP/IP的MODBUS标准协议。
3.4接口功能
换乘线路综合监控系统互联,实现A线综合监控从B线综合监控系统获取各子系统设备状态信息(注:CCTV功能已通过互调终端方式实现,不在ISCS互联互通接口功能中实现),并在综合监控界面中显示。当需要全站协同动作时,由A线综合监控系统发送全站的控制指令,反之亦然。
3.5双向控制功能设计
换乘站各线路ISCS实现双向控制,采用如下图2:
.png)
图2 换乘站双向控制图
(1)双方通过一个物理接口、同一IP建立两条独立的通信链路,互不影响;
(2)链路a:A线ISCS作为client, B线ISCS作为server,此时A线控制换乘线各子系统,读取B线各子系统设备状态信息;
(3)链路b:B线ISCS作为client, A线ISCS作为server,此时B线ISCS控制本线各子系统设备,读取A线各子系统设备状态信息;
(4)配置A线路对B线路控制权限获取及下发功能,建议按同优先级考虑。即任一线路均可主动获取换乘线路控制权,在紧急事件处理完毕后再下发控制权限。
3.6 HMI展示及报警功能设计
换乘站HMI界面,将按整体车站子系统中的全部设备设计并显示,将换乘线路接入的子系统设备与本线接入子系统设备通过虚线框明确区分。
报警级别与显示方式与换乘线保持一致。在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中,实现按线路各子系统过滤报警信息查询。
4第四期建设线路解决方式
目前成都已获批第四期建设线路,毫无疑问的包含大量换乘站点改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解决方式为“老线改造老办法,新线改造新技术”。即需要既有线改造或采用现有方式设计的线路采用本文所提方式解决处理;如换乘站采用单一线路设计实施或线路采用“云平台”等方式的采用新方式处理,鉴于新技术较多,本文不作论述。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换乘站设备的全互联互通处于技术探索阶段,本文所提技术方案亦需要实践检验,成都地铁换乘站设备的全互联互通务必坚持安全为重,应着眼长远,在第四期线路建设时得以完全解决。
参考文献:
[1]郝明雷;于鑫;陶韬.地铁6号线综合监控监理质量控制措施[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3年09期
[2]轨道先锋.新时期全自动运行模式下综合监控系统发展方向的思考
https://www.jianshu.com/p/f3fed793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