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良夫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筑工程面积不断扩张,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包括对房屋和其相关设备与线路、管道、设备等方面的具体施工过程。为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不受外界天气环境的侵扰,墙体、顶盖以及梁柱等基础结构的搭建在工程中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各种技术的应用情况,例如混凝土施工技术、深基坑技术、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等。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在后续投入使用时影响人们的在居住感受。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
引言
对于房建工程而言,混凝土浇筑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升施工的综合质量,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细节管理,毕竟这一环节的实际效果将会直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若有任何部分处理不到位,都有可能造成裂缝出现,导致建筑质量下滑。因此,相关人员理应对此提高重视度,采取合理措施,提升技术的规范性,为后期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浅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顾名思义就是将水泥、砂石、水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材料,该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多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之中,且其质量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为了尽可能的避免混凝土后续出现裂缝等问题,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度不一致以及水化热等问题,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还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入现场的材料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之后,方可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浇筑前的准备工作是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后续浇筑环节的顺利有序进行及质量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应对混凝土的各项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审核,合理确定混凝土各项原材料的配制比例。以建筑工程混凝土配制中的水泥材料为例,应对其厂商、出厂日期、合格证、标号等参数指标进行核对与检查,必要情况下应对其进行专业技术检测,确保其技术参数指标符合国家相关约束标准,若其性能指标或登记规格不符合混凝土配制要求,则应进行必要调换。
2.2合理选择混凝土制作材料
水、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是混凝土制作的主要材料,对此应严格筛选,保证各种原材料的质量[3]。(1)水的选择:水的质量是关键。杜绝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出现在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情况,对此需要施工单位在制作混凝土之前对施工所需水的水质进行质量检测。(2)水泥的选择:关键在于与工程相匹配。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环境所需要的水泥规格和性能会有所差异,因此要保证水泥与工程需求匹配,以确保工程质量,依照实际工程情况选择水泥。(3)骨料的选择:关键在于方案标准。经过科学计算与测量的方案是施工过程中必须依照的标准,沙粒的直径与混凝土的含砂率密切相关,因此骨料的选择必须符合施工方案中的要求。(4)外加剂的选择:关键在于粉煤灰的含量。粉煤灰的含量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进而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选择外加剂时要将粉煤灰的含量控制在25%以下。
2.3混凝土的运输与搅拌
对于混凝土的拌制来说,应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对各种材料的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并对各种材料的添加时间和添加顺序进行严格把控,并对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进行控制,并对静置降温的水泥材料进行选用,尤其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应在混凝土中加入冰粒,以此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通常对于大多数建筑工地来说,其混凝土都是在其附近的商品混凝土站进行取土,但是,应注意在取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应对可靠的混凝土站进行选择。而且,从商混站角度来讲,也应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混凝土制作的现场指导,以此对混凝土的材料质量进行确保。此外,在完成混凝土的制备工作后,应第一时间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同时,在运输混凝土之前,应对合理的运输方案进行确定,选择最佳的运送路线,并避开交通高峰,以此对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进行降低。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运输应急预案,从而一旦在运输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可以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对行车的速度进行控制,对突然启动或者突然停止的现象进行避免,也应选择道路平坦的路段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以此避免由于车辆的颠簸而造成的混凝土离析问题。再者,从商混站到混凝土的入模,应保证车辆的运行时间应在30min以下,对于超时的混凝土应进行报废处理。与此同时,也应重新对混凝土进行配置,从而避免由于混凝土的初凝现象而对施工建筑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
2.4混凝土浇筑中的混凝土振捣技术
振捣技术的应用成效对于混凝土浇筑的最终效果密切相关。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中,应合理采用振捣棒,设定特定数值大小的振捣强度,将残留于混凝土中的气泡进行彻底清除,提高混凝土凝固后的强度指标。振捣施工应遵循相应技术规范与操作要求,按照“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施工原则对初步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施工成果进行循序振捣、分层振捣,严格控制每层混凝土的振捣高度与振捣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若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则应通过上下振捣模式,直到混凝土表面无气泡,确保混凝土振捣施工效果最优化。
2.5加强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由于绝大多数混凝土都处于露天状态,非常容易产生脱水现象,导致水泥颗粒无法充分水化,从而严重降低混凝土粘结力,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蒸发,混凝土体积将会出现较大收缩,这样一来,极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为了有效地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需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严格控制其温度和湿度。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应尽快进行收浆施工,并在收浆施工完成之后立即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洒水,且洒水所采用的水要与混凝土配制所采用的水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养护洒水养护工作需要持续七天,具体视实际混凝土浇筑施工实际情况而定。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工程结构,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结构安全与使用寿命。在建筑施工中提升混凝土浇筑技术水平非常有必要,无论是施工准备阶段还是工程实施阶段,都应该明确制定与实际施工环境相适应的混凝土施工方案,以此为指导有序开展作业,并且整体施工与分层浇筑并行、合理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间与高度、重视浇筑施工之后的养护工作等,以此全面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质量,确保房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应彬彬.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215.
[2]张志建,陈锋明.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及相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20):107-108.
[3]顾鹏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5):188+190.
[4]文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9(1):23-24.
[5]陈春.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数码设计,2017,6(10):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