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 王攀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攀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园林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的主要方向。
        武汉市森态怡景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园林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的主要方向。为了确保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更加科学,要求工作人员从实践角度来分析,根据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特点,认真遵守各项配置原则,采取科学的养护管理技术,促进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不断增强园林工程的观赏效果。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与养护管理要点。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养护管理
        1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1.1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搭配
        在乔、灌木及草本植物搭配过程中,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生态园林植物设计环节,通常主要以乔木为主,使其能够相互铺垫,一般情况下对于大乔木、小乔木及大灌木的占用比例,可以在整体控制面积的70%左右,此外针对相关小罐及本体植被,可以控制在30%左右,在具体搭配环节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形式及规则进行搭配,使其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色,满足生态的要求。
        1.2按照四季配置不同植物
        春季,植物的配置应从层次感入手。每种植物都具有不同的花期,而采用分层搭配的办法则优势明显,大大丰富了绿化景观,更重要的是各种花木陆续在春天绽放,丰富了春季植物的层次性。一般来讲,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可采用月季等开发周期较长的植物作为主体植物进行种植,另外在植物栽植过程中,分析开发区的植物差异性,保证季节交替时,园林景观不受影响。
        夏季,全国各地高温环境,一些地区湿度条件不好,干旱问题较严重,因此在该地区选择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以达到自然成活的要求,所以要从舒适度及凉爽度考虑,设置空旷的乘凉区域。人们可以在观赏的同时,得到片刻的凉爽歇息。一般而言,主干道并不适合栽植高大灌木,但较多的绿色才能实现遮阳降温的目的,植物配置时要合理选择植物。
        秋季,植物的配置要更多地考虑其种类和生长条件,只有保证了植物强大的生命力和成活率,才能依照其自然生长速度进行生长。通常针对于野外及山林之间的生长植物,需要的生长空间较大,所以在选择植物过程中,需要选择生存能力强,耐久性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另外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独植应用效果较好的,例如油松、五角枫及相应的成群种植植物,使其能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植物群,以达到美观的目标。
        冬季寒冷干燥,与夏季的气候特点形成鲜明对比,那么园林植物的配置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总的原则是要保持园林的活力,可以综合规划和利用枝干姿态、绿意、落叶等,常见有侧柏、红瑞木、忍冬等,即使在冬天其观赏价值也较高,其果实和枝叶形态美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游园的温暖感觉。
        1.3园林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
        园林的绿化场地众多,不仅包含公共场所绿化,还包括居住地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场地不同,其绿化的要求和达到的效果也有差异。例如,道路两旁的绿化主要起到净化空气和美化街道的效果,而居民区的绿化则主要是起到改善居住环境,营造绿化文化氛围和突出美观性的作用。居民区的绿化不可避免地会与居民的活动区域重合,那么就需要在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活动区域的设计,植物的配置要最大程度满足居民的生活所需。除此之外,公共场所的绿化则主要是指公园、植物园、花园、动物园等多种公共场所的绿化,植物配置时要更多地考虑其不同的功能特征,比如花园植物的配置要更多地选择观花植物,采取合理的配置方法,保证在一年四季不同的时间段都会有开花的植物可供观赏,突出花园的功能特征,提高花园的观赏性。
        1.4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手法
        上层植物主要是高大乔木为主,这也是整个园林绿化植物体系的主体性构架。乔木的形象高大繁盛,很容易形成视觉焦点,吸引人的眼球,还能最大程度遮挡不良的视线,另外乔木类还常常作为景点背景出现。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成了高大乔木的主体,乔木种类的选择还需考虑树型和叶型等因素。


        绿化植物的中层是以花灌木为主体,遮挡和衬托是绿化中层的主要功能。花灌木的高度更接近人体高度,因此能在更大程度上吸引人的注意力,人们也能够更为细致和全面地欣赏花灌木,对其花型和花香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另外,灌木丛茂密的特征也十分有利于营造私密空间。
        最下层便是草坪和地被植物,草坪类似于户外地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地被植物起到很好的视觉层次感,尤其还可以在园林铺装和草坪之间充当一个缓和的过度,在从铺装到草坪的过程中显得自然美观。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
        2.1定期开展浇水、施肥养护工作
        考虑到一般规划的绿化区域土壤多贫瘠,土层厚度过薄,无法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及水分,所以在种植植物前后要做好浇水与施肥作业。施肥既可以改善土壤质地,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保证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养分充足,呈现出植物最佳的观赏效果。施肥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绿篱一般多施氮肥,磷钾结合施用;开花植物在花前要控制水肥,花后要补施肥;草坪植物的施肥要在雨天进行,也可以在晴天进行液施。一般情况下,施肥都会结合浇水进行,一方面为了加快发挥肥料的功效,另一方面是避免因为施肥量的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烧苗现象的发生。
        2.2合理选择修剪技术
        (1)对绿篱进行合理地修剪。定植完毕后,通过分析植物的高度和形状,及时做好全面修剪工作,从而促进植被的健康生长发育。
        (2)对灌木进行科学修剪。针对纵生大枝,需要保持其均衡生长,防止植被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偏冠,保持圆球形。
        (3)对乔木进行科学修剪。针对领导枝干与主轴较为明显的乔木,尽可能保持主轴顶芽,如果主轴的顶芽受损,会严重影响侧芽的生长。针对主轴不是特别明显的乔木,要选择乔木上部中心较为直立的枝条,以此作为领导枝干,从而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丰满、高大的树冠。
        2.3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
        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更好地保护园林绿化植被的健康生长,一般来讲,采取化学防治技术与生物防治技术,均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生物防治技术相比,化学防治技术的效果更快,但是,因为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从而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生态平衡,但是,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由于此项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普及范围较小,而且防治成本较大。要想提升园林绿化植被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有关部门需要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并构建完善的防治体系,不断提高园林植被景观的观赏价值。
        3结束语
        好的园林景观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景观的整体质量;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做得好坏则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况,进一步则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效果。所以,好的园林景观不光在植物配置方面出色,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更是必不可少,两者都具备才能达到设计者原本想要呈现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璐.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性探究[J].现代园艺,2020,(7).
        [2]吴浩.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
        [3]李大力,赵云彦.园林植物配置与绿化养护管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9,(8).
        [4]张隆秀.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管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67+38.
        [5]孙少婷.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20,43(14):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