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俊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于建筑行业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在不断的创新、优化,这会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软土地基技术的应用,它会对整个后期工程的施工安全和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带来重要的影响,在软土地基技术处理过程中需要在设计前期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勘察以及土质的分析,确保施工现场是否适合建筑工程施工,一旦发现现场的土质疏松或粘性较大,即被确定为软土地基,需要制定相应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固。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部分地区土地属于软土,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问题。软土地基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建筑地基施工前重要的准备工作。
1房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就是土质松软以及黏性大,含水量较高和负荷容量比较低等特点。软土地基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会产生一定的破坏,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等问题,对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还有相应的有机物质,对于建筑基础当中的钢筋会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从而将建筑结构基础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对软土地基处理当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结构性能加强思考,采用换填施工中,地基换填材料对于建筑整体力学性能不能产生太大的影响。设计单位在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当中,尽可能的选取较为容易采购的材料,以此将地基换填成本降低。因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蓄水性能也比较强,但是其结构稳定性较为差,将建筑基础的腐蚀性增加,从而会对建筑基础稳定性产生损坏。软土地基当中物质含量丰富,并且有相应的不可预测性。若是其外界环境产生变化,软土地基结构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导致和建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不能获得良好的保障。软土地基自身的土质比较特殊,压缩性非常强,所以就会造成建筑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2房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软土地基结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结构造成不可预测的质量安全问题,应通过先进施工技术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改造。由于软土地基的不可预测性、低透水性、可压缩性等特点会对地基基础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对软土土基进行一定的换填处理,确保软土土基力学性能满足建筑结构施工要求,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与地质勘探单位进行沟通,明确土壤类型及土壤性质,与专业地勘人员进行交接。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新设备、新技术,确保改善地基性能,为后续施工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为防止房屋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等质量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监管程序,确保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性。
3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胶结材料处理技术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采取胶结材料处理的方法有利于对软土地基中含水量的控制,将其与交接材料进行搅拌。在施工现场合理的掺入水泥砂浆能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泥砂浆的配比,确保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效率的提高。其土质的力学性能在一些建筑工程中也会融入石灰、无机胶凝材料和粉煤灰,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型土壤,从而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改善,确保整个地土质不被腐蚀,为上部结构的施工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胶结材料处理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中主要有水泥土搅拌法、灌浆法、高压注浆法等,对于不同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保证软土地基的强度,提高整个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以确认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2砂石垫层换填技术
采用分段换填砂层设计技术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合理布置和调整砂石层装潢层和砂砾石层地面调整石层,使两个垫层基本处于同一深度 ;技术人员也须严格按照先平后深的设计顺序,保证后续垫层施工顺利完成。其次,施工人员须严格按照设计顺序,以垫层施工工艺保证砂垫层的稳定性和密实性。当使用黑色砾石作为不同枕柄的原料时,应在地板上铺设一层黑色细砂。最后,建筑公司的技术人员要更换和放置不同的装潢材料。采用砂石作为材料时,应采用换填施工工艺,保证不同材料之间垫层的密实度,以避免建筑垫层不均匀或沉降影响整体建筑的正常施工。
3.3强夯置换处理技术
通常,强夯法的应用中,主要就是对于建筑工程当中的软土地基做好强夯处理,使得相关区域可以在相应的夯打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压实效果,将软土当中的空隙有效的缩小。采用强夯法进行对软土地基处理当中,需要重点加强对夯击设备的重视,保证夯击设备重锤和起吊设备之间的搭配更为合理和有效,保证夯击效果良好。同时,在对于夯击处理方法的应用中还需要和置换操作技术有效结合起来,相对于一些含水量比较大,或者土体材料不符合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就需要加强对置换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地基基础符合工程施工要求,防止造成非常大的制约影响。相对于置换技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需要加强对置换材料的合理重视,在保障材料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对于本地材料的应用。为了能够将强夯置换法应用效果有效提升,在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中还可以使用分层填筑以及强夯法,防止由于一次性置换以及夯击的厚度比较大,从而对地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3.4 预应力管桩处理法
预应力管桩处理法的主要原理为通过预应力管桩的埋设改善松软土质的地基。在施工前期应做好现场的勘探工作,结合施工现场软土的力学性能、受力情况确定管桩埋置位置,通过管桩的埋置改变整体土质结构的应力,进而提升软土基层的承载能力。施工现场在进行管桩埋置施工时,应配置具有专业技术与经验的施工人员,确保施工的有效性。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分析影响软土土基力学性能的因素,确保发挥预应力混凝土桩的最大作用。由于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存在危险性,相关人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结语
总而言之,路桥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以及安全性,因此在进行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把握软土地基施工的原则和技术难点,采取合理有效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工程实际需求,从而确保路桥施工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 齐双双,周芳 .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5.
[2] 黄安辉 . 高层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和施工要点分析 [J]. 工程技术研究,2019,4(7):41-42.
[3] 安哓兰 . 高层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建议 [J]. 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54.
[4]邢超,刘建敏.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运用探析 [J]. 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88.
[5] 李湘翔 . 房建基础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措施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2019(18):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