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现状及防控对策 吴艳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吴艳1 姜曼2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环境质量大幅下降。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公园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环境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各地政府大力推行城市园林生态建设和绿地生态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园林植物生态建设。经过生态整治,城市“绿网”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绿色植物在城市道路及园林中广泛种植。与此同时,大面积的园林植物也为各种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严重破坏了园林生态环境,导致植物枯萎或死亡。因此,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十分重要。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措施
        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园林项目的建设告别了传统的打造方法,能与城市综合体系更好地融合,整体建设模式较为优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处置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病虫害的原因、影响和破坏范围,在各类数据和信息的搜集上保持精细化,确保在病虫害的解决措施上按照针对性的模式来实施。另外,应用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药剂要高度谨慎,避免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失。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现状
        1.1刺吸类害虫防控现状
        刺吸类害虫种类繁多、个头较小、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在短时间内就可侵害园林植物。刺吸类害虫主要通过吸收园林植物的养分和水分阻止植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园林植物死亡。同时,枯死的植物枝叶含有蜜露,会使植株感染煤污病。防治方法如下:首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手段较为环保有效,可保护刺吸类害虫的天敌。但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成本较高,尚未广泛应用。其次,加强园林植物管理,定期修剪已染病的枝叶或清除枯死植物,剪除带有刺吸类害虫虫卵的枝条。最后,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会降低土壤肥力,且刺吸类害虫会产生相应的抗体,防治效果较差。目前,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缺乏成本较低且效果较好的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
        1.2食叶害虫防控现状
        食叶害虫寿命较短,产卵量大且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食叶害虫通过植物叶片来侵害植物。防治此害虫以化学防治为主,如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另外,在冬春季节,利用人工消灭越冬食叶害虫虫源,也可有效防治食叶害虫;在植物枝叶上发现食叶害虫虫卵时,需及时剪除含有虫卵的枝叶或清除虫卵。人工防治效果虽好,但成本过高,尚未广泛应用,食叶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正在研究中。部分地区对低龄期结网食叶害虫防治也采取人工防治方法,但防治成本较大。
        1.3蛀干害虫防控现状
        蛀干害虫生活在植物内部,不易被发现,甚至部分害虫长期在植物根部活动,难以采取手段进行有效防治。蛀干害虫主要通过汲取植物中的养分和水,导致植物缺水死亡。蛀干害虫受环境影响较小,天敌较少,种类多且繁殖能力强。化学药剂难以深入植物内部,因此,防治难度较大。目前多采用喷药防治蛀干害虫,辅助使用黑光灯诱捕、土壤施药等方式,但人工成本较大。多数害虫信息素产品价格较高,未能普及。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对策
        2.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城市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园林项目能产生的影响力非常高,要想在长期工作的开展上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强化病虫害的解决力度。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加强植物的检疫工作。各类病虫害的出现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传播,必须通过合理的检疫手段,来更好地调整解决各类病虫害。植物检疫的难度并不低,要针对每一个类别的植物分别进行检疫分析,掌握好易感染的病虫害类型,观察病虫害的具体解决方式,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调整。植物检疫的过程中,在数据的分析过程中要加强对比,确保检疫的有效性。


        2.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有着较高的环保型,具体来讲,主要是利用病虫害天敌、病原微生物、昆虫激素、抗生素等进行防治。第一,引入病虫害天敌。自然界是一个大的生物链,不同类型的昆虫有着会各种类型的天敌,通常可以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比如蚂蚁、瓢虫等都属于捕食性天敌,蜂、螨、蝇等属于寄生性天敌,植物害虫是这些天敌的食物。防治人员需要做好农药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控制,避免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威胁到病虫害天敌,尽量避免影响害虫天敌的生存环境,保证害虫天敌的健康生长。第二,加强病原微生物利用。园林植物病虫害可以在细菌、真菌、病毒等一系列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下而出现死亡,病原微生物也是当前生物防治中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比如松毛虫病害治理中可以充分发挥白僵菌的作用。第三,合理使用昆虫激素。昆虫激素可以良好地控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通过利用人工合成昆虫技术能够有效干扰有害昆虫的正常发育。反之,有助于控制有害昆虫数量。第四,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主要来源于细菌、真菌的代谢,通过人工合成并且控制使用浓度能够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
        2.3物理防治技术
        通过热处理和机械阻隔技术的应用,对于园林植物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通过对种子和插条进行热处理,将附着在上面的细菌和病原体杀灭,减少后期在种植过程中爆发大规模的病害。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地温升高和湿度不断加大,加速病株的腐烂,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传染情况,并通过人工捕杀的方式,例如黑光灯、诱杀法、色板诱杀等方式的使用,有效减少园林病虫害的发生。
        2.4栽培技术
        外界环境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直接且较大影响,植物自身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其抗病能力,为此,需要将植物抗病能力提升才能保证园林植物的稳定健康生长。种植人员在栽植前需要调查园林所在区域生态环境,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质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判断,明确应当选取何种类型植物,并且结合植物特性做好栽植区域的确定。种植人员要在栽种前就对植物病虫害问题进行深入考虑,做好病虫害预防方案,避免病虫害对园林植物产生严重伤害。养护人员还要做好园林卫生管理,及时将垃圾和带有病虫害的植物清理出去,彻底消灭,避免虫卵残留进入到植物体中,后期再次爆发影响植物生长。园林养护人员要根据计划定期更换营养液,确保植物有足够的营养,提高植物的生长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
        2.5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很多园林植物十分高大,而且分布密集,采用人工喷洒农药,不仅效率低,而且成本高。随着智能农业的发展,各种无人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通过无人机携带农药到指定区域进行作业,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够完善一些复杂喷洒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威胁。另外,在园林植物区域可以安放很多摄像头,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现场拍摄的数据通过传统技术传送到后台中心,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的算法来分析病虫害的规模以及评估影响范围,及时通过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够保障作业的针对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生态系统是中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想更好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加大科研力度、落实生物防控政策、不断改进防控技术并学习国外先进的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生态建设质量,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巩固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佩.绿化树木科学养护及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新农业,2019(17):57-58.
        [2]吴家家.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8):251+254.
        [3]丁勇.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讨[J].现代园艺,2019(4):76.
        [4]郑云.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讨[J].现代园艺,2019(3):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