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陈向飞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陈向飞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水源,而且还可以满足生态环保需求。
        河南禹宏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属于其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水源,而且还可以满足生态环保需求。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防护岸施工属于一项关键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土壤材料、清理堤基、堤身填筑、铺料施工、堤坝压实等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基础民生工程,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江河崩岸。要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就要对这一问题引起充分的重视,对堤防工程进行深入分析。此外,过去的生态护岸理念是,以岸坡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建设重点。这一理念不注重保护岸坡的生态环境,这使得在生态护岸建设结束以后,一些河流航道的水质变得更加糟糕,一些生物种类也灭绝了。本文将对堤防护岸工程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1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防和护岸是2种不同的结构工程。堤防通常被用来隔绝建筑受到大量水流的冲击,在水利工程中起到限制洪水,控制雨季河流径流量以及湖泊水位的作用。当雨季来临时,河流径流量急剧增加,堤防可以将洪水控制在河道内,避免洪水冲击城市建筑,并且减少洪水对水利工程结构的冲击和影响。护岸与堤防不同的是,在水流量较多时,河道堤防护岸不仅可以减少水流对水利工程的冲刷,还可以将一部分水流补给到地下水中,调整地下水水位。
        2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风险高
        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施工是由多个环节和多个步骤组成的极为复杂的一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这一工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设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且专业人员必须尽职尽责才能保证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项目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施工水平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而导致后期工作出现问题的现象,例如结构性裂缝会导致水利工程不能发挥效用,进而发生洪涝灾害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河道堤防护岸施工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尽职尽责。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程实践中,可能存在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不足,施工单位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实际的施工进程,并且给工程质量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需要及时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对施工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个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2.3堤基夯填未按照设计施工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不按照设计文件、图纸要求建筑堤基,在处理堤基中杂物时不认真进行处理,不按照规定进行掩埋;在进行土料选择时工程所需的筑河堤砂砾石及石料,往往就地取材;施工单位选择的土质含有不合格土料杂质比较多,填筑料不符合施工规范,或者是冻土和淤泥土,夯填的堤防工程质量十分堪忧;有的无良建筑商利欲熏心,在对水利工程中堤坝分层填筑时,用含水量较低的填筑材料,严重影响着整体的工程建筑质量,极易使整个堤身两旁发生移位与断裂的风险。在发生洪水灾害时,水流对岸坡积土的冲蚀和淘刷引发堤岸坍塌,给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给国家造成经济负担和不良影响。建好堤防后相关工作人员不再对堤防进行定时检修与维护,遇到问题也不及时上报,只是一味地自行处理。


        3水利工程中常见的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3.1坝式护岸施工技术
        坝式护岸属于水利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其一般是依靠滩岸或堤坝修建的顺坝、丁坝及两者融合的护岸坝,这样不仅可以引导水流偏离堤岸,而且还可以避免水流的侵蚀与冲刷,进而达到保护堤岸安全的目的。现有的坝式护岸施工采用了丁坝结构,主要是用防冲材料包裹土心及相关材料,以此来降低堤岸受侵蚀的可能性。在丁坝护岸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五绞格网网箱结构,并采用抗腐烂、耐磨损、高强度的低碳高镀锌钢丝来进行网箱的制作,然后将石料填装在网箱内部,最后将其与堤坝滩岸固定,这样就可以达到阻挡水流、降低侵蚀的目的。
        3.2护岸加固
        护岸加固这一施工技术指的是利用河道周围茂密的植物对河道堤岸进行加固处理。许多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认为河道堤岸周围的树木、草丛等植物会破坏河道堤防护岸整体的稳固性,导致河道堤防护岸内部结构出现裂痕,进而降低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然而,根据我国现有对于水土流失以及土壤加固等方面的实验数据和研究资料可知,茂密植物的根部能够加强对土壤的附着能力。在河道堤岸上合理地种植植物可以提高其稳固性,并且可以在河道护岸一侧形成抵抗水流冲击的屏障,减少水流对于护岸的侵蚀能力,通过加强对河道堤防护岸来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3.3仿木桩的护岸
        仿木桩是对钢混结构的表面进行仿木桩处理,这个结构一般都顺着河道进行布置,它能够强化提升河道中的自然气息。其施工比较简便和快捷,能够进行重复使用,对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同时,其占地面积比较少,具有良好的景观性、耐久性,能够克服传统木桩结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和传统形式的挡土墙进行对比,其造价更为低廉,生态透水能够让河水与结构后的水体实现自然交换,强化提升其水体自净的能力,可是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在对本工程的护岸结构形式进行对比与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所有河道的流速、水位、上下游景观等诸多因素,对不同位置、河段使用不一样的设计方式。
        3.4综合型生态护岸模式
        与简单的植被型生态护岸不同,综合型生态护岸混合了多种生态护岸模式。例如,雷诺护垫结合格宾挡墙、偷税空箱结合自嵌块等。由于其复杂性,建设后续的检修和维护也更为复杂,需要水平较高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综合型生态护岸多应用于需要人工进行处理以及河道宽度受限的内河航道,为了选择合适的组合结构,工作人员在施工前,要对内河航道进行仔细的实地考察,分析航道的地质环境和地形条件,根据实际的自然条件设计合理的方案。
        结语
        水利工程既是防洪工程也是水利风景线,生态治理河道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洪水对人们的伤害与破坏,还可以对环境保护起到促进的作用。虽然我国在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作中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缺点,但相关部门必须进行仔细分析和综合讨论,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速度。同时,不断努力提升其服务质量,以得到大众的满意为其宗旨,进而有效推进水利工程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彬,卢林峰.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20,14(5):96-97.
        [2]冯奇山.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魅力中国,2020,5(11):113-114.
        [3]温伟斌.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魅力中国,2020,8(23):91-92.
        [4]李宏.河道堤防护岸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标准与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6(18):161-162.
        [5]辛暖.浅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