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1 刘聪 2孙健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1身份证号:12022419950114xxxx
        2身份证号:12010519920423xxxx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而水利项目施工中,由于很多因素,在改善城市供水及农田灌溉等同时,其施工过程及后期实施中难免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我国现在有很多的水利工程,人们与国家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下面将对水利工程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字: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各种行业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开采,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离不开丰富的水资源基础支撑,我国的如今时候正是水资源开采利用的紧需时候,然而,我国现有的水资源开发总量并不足以支持国家的各类产业建设工作,尤其国家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更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若想得到与国家生产建设工作消耗的水资源储备开采量,我国水利部门应加紧进行水利工程开发管理施工工作,在各大水资源开发点着手准备水利工程建设,以合理的开发规划引导自身的施工建设工作,并把握好开发建设成本,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相应的水利工程建设保障,以更好的水资源质量服务于国民用水需求。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某些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会给水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水温、水质等方面。对于水温,就是指水体的温度,它会使其出现分层的现象,。在某些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水的深度越高温度就会越小,在水面处的温度与气温基本一致,在水深十米处的温度有可能比气温低1-5摄氏度,更深处水温基本上就处于常温的状态。对于水质来讲,在建设某些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垃圾,垃圾若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到了水里面,这时,水体就受到了污染,同时,水中的生物也会因水质受到污染而导致死亡等。
        2、对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影响,主要是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两种生物的影响。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破坏了水生生态环境,有时施工建设所产生的废料清理不当,以及不合理的断流、限流都会给它们的生存和繁衍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水深度的改变也会使得鱼类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时需要将河流进行引流,把一部分土地变为了河流的支流,这样会缩减陆生生物的生活区域,减少了他们的活动和觅食范围,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导致植被减少,影响了鸟类和两栖动物的生存,甚至导致了部分生物的灭绝。但是水利工程建设给陆生生物带来的并不全是坏处,工程竣工之后,施工区域的空气湿度会升高,可以有效的防止森林失火,避免动植物因为发生火灾而大面积死亡,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对局部气候条件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库区周围的水循环,必然会导致库区周围的气候环境发生改变,大规模的水库工程会改变周围土壤的环境,加大土壤中的水含量,甚至改变地表径流,这会导致库区周围空气变得湿润,同时影响到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水库周围温度会低于周边其他地区,从而导致水库地区的降雨量减少,外围地区的降雨量则会增多。多种因素都会导致库区周边气候改变,从而使得春、夏、秋三个季节内水库的降雨量不断变少。
        二、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思想是所有事物出现的基础。只有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思想层面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才会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尽可能消除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合理制定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真正做到以身作则,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对水利工程建设地点进行选择时,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每个地区的实际生态环境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而且全面客观分析每个地区的情况,不能只是考虑到短时间的经济利益,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2、完善施工生态环境保护的管控制度
        有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虽然有自己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但是这个制度非常不完善,存在着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措施必须要实时更新,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总结分析,不断对这个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是好的。同时,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并且设置施工责任制,承担起不同的责任,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水利工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最好。
        3、构建高标准的排污处理及验收程序
        排污是水利工程施工中实现生态环保的重要手段,必须构建相应的高标准排污处理流程体系,同时还要构建对应的高标准验收程序,务必要确保排污工作落到实处。既要从整体上对整个工程的排污体系进行综合化设计,也要重点针对地下水废污水因地制宜地设计排污处理流程,以保护水源地为重要原则,以保障排出的废水满足排放标准为要求,综合考虑并优选最合适的排污方案,尽量实现成本、排污效果等的协调。另外还需要在设置高标准的内部及外部排污处理验收程序,做好指标化的评价工作,准确反映地下水污水排污处理情况,确保排出的废水完全满足排放标准和要求。同时还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的同时,保障其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4、提高水资源自身净化能力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处于全世界的较低水平。水资源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目前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状态不容忽视,所以生态水利工程在解决水资源污染和提高水源涵养方面都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高质量、科学的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可以提高自身洁净能力。通过水资源的自我净化功能,分解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而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所以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当中,要增加氧气含量,保证水中的氧气充足,才能使水资源的自我净化能力得到提高。
        5、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一个环境补偿的机制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在水利项目的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谁损坏,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环境补偿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补偿方式。所以,在实施水利项目建设之前,必须预先从项目总预算中分配一些资金,将这些资金用作生态环境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在创建和实施环境补偿机制的过程中,恢复环境价值不仅减少了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
        三、结语
        要想实现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就必须先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以此为指导来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予以支持。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相关单位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规模以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评价,预测出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及其程度,础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生态化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支持。从而更好的维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1):286-287.
        [2]李存宏.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居舍,2019(35):8.
        [3]刘华国.水利规划设计中生态保护措施问题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131.
        [4]于兴达.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8):212-213.
        [5]杜效颖,张纯胜.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08):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