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模式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陆俊俊
[导读] 本文简单说明了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的主要特点
        陆俊俊
        上海鸿立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简单说明了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的施工要求。同时,结合上海鸿立建设有限公司的实践经验,以三维立体施工模型的构建、展开碰撞检验、主体预埋工作的处理、机电设备系统高质量安装为切入点,阐述了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电工程;技术要点

        引言:机电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其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当前人们对建筑智能化管控的要求明显提升的背景下,机电工程中需要完成的施工项目更多,其技术也呈现出难度逐步提高的趋势。基于这样的情况,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施工及其技术展开探究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一、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的主要特点分析
        就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来看,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多样性需求,机电安装工程的落实不可或缺,且逐步发展成为建筑工程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由于需要安装的设备、线路相对较多,所以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更广,且在安装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呈现出逐步提升的趋势[1]。现阶段,人们对建筑工程功能的需求增多,这也对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多要求,同时在应用方面也存在着时间跨度相对较大的特点,因此需要重点探究与管控。
二、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的施工要求分析
        第一,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施工方案设计与机电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合理程度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切实参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现实情况与真实需求完成施工方案设计,并对所有施工环节落实细致性、全面性规划,保证机电工程施工可以与其他项目施工协调配合,规避施工环节的冲突。
        第二,施工材料准备的充足。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体施工质量,其充足性程度也关系着施工进度及质量控制效果。因此,在展开机电工程施工前,必须要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保障后续施工更好展开。
        第三,机电设备质量有保障。提前对进入施工现场、待安装的机电设备展开清点、外观检查以及质量验证,并在完成安装后落实运行调试及性能检验,最大程度保证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可靠性,确保机电设备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
        第四,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外界环境会对机电工程的施工造成较大影响,例如,在降雨条件下,出于对安全性的考量,所有室外机电设备安装及管线敷设工作均不能展开。所以,在施工前必须要确定气候情况,并以此为参考调整机电工程施工工序,降低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
三、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要点探究
(一)三维立体施工模型的构建
    为了强化施工图纸的直观性,在展开实际的机电工程施工前,需要结合二维平面施工图搭建起三维施工模型,可以使用BIM技术完成。在三维立体施工模型的支持下,相关施工人员能够更为真实的了解到不同管线布设、机电设备安装的区域、位置等情况,有效消除对施工图纸的理解歧义,确保后续机电工程施工工作得到更为顺利的展开,推动建筑机电工程施工的技术升级。
(二)展开碰撞检验
        就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情况来看,输气管道、水暖管道、通信网络管道等多种管道线路的相互交叉情况极为常见。基于这样的情况,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管线碰撞的问题,不仅不利于机电工程的顺利展开,也阻碍着整体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进行。因此,在展开实际的机电工程施工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依托三维施工图纸、设计软件(如BIM软件)等进行管线的碰撞检验,仿真模拟施工环境并精准确定出存在的管线碰撞问题,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或是更为严重的后果。实践中,要着重完成以下几项工作内容:
        第一,结构性碰撞检测。敷设管线前在软件中落实仿真模拟,提前确定出架构碰撞问题,如通道方向碰撞等等,为机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更好条件。第二,管道与结构之间的碰撞检测。利用建筑工程三维施工模型模拟管线敷设施工,以此确定出最优的管线敷设路径方案,有效规避管线与建筑结构之间发生碰撞问题。第三,管线之间的碰撞检测。着重对管线之间的交叉敷设情况进行模拟与分析,保证所有管线均得到良好设置。
(三)主体预埋工作的处理
        机电工程施工往往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穿插,所以需要建筑基础施工与机电工程施工之间展开良好的工序配合,因此达到提升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序落实综合性考量,机电施工人员也要主动与其他施工部门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确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可以准确预留的机电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孔洞,保证机电安装效率效果。特别是在进行厨卫空间的土建施工时,必须要协调施工人员利用PVC直埋套管新工艺完成排水支管预留孔洞的埋设。
        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充分考量接地工程的展开,严格依照施工设计图纸内容规划设置机电管线系统、接地系统、智能化系统等等,并预留出相关设备安装时所需要孔洞。合理设置弯曲半径、支持点,结合镀锌电线管丝扣的应用,达到牢固且安全连接各个管线的效果。针对所有未经过处理的电线管,必须要加设明显程度更高的标识,并实施准确定位,为后续机电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创设更好条件。
(四)机电设备与系统的高质量安装
        1.敷设墙壁内机电管线
        在建筑工程的墙壁内,所敷设的机电管线更多被设置在楼板引上/下墙壁内,敷设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终端线盒的位置,保证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出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避免对外观美化造成负面影响。由于在墙体砌体施工完成后就无法对终端线盒进行调整,所以必须要保证一次定位成功。在此基础上,合理敷设连接终端线盒之间的暗敷管线,尽可能选用横向走管的模式[2]。出于对施工工期控制及便捷程度的考量,可以在完成墙体砌体施工后利用管槽机在墙壁上开槽,由此完成在墙壁内敷设机电管线。
        2.安装弱电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语音控制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均属于弱电系统,其在推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机电工程施工中必须要落实重点安装。综合来看,安装弱电设备本身的难度并不高,由于基本都是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完工后安装的显性设备,所以在设备安装阶段只需要重点关注设备质量、性能等内容即可。实践中,需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前期管槽的安装方面,必须要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展开综合性考量。此时,要求结合施工图纸明确标记线路管槽敷设位置,反复测试线路性能,检测各个线路之间的干扰情况,结合接地防护措施的引入,维护线路敷设质量,确保弱电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安装消防系统
        在安装消防系统时,需要重点对消防水泵和稳压装置的安装施工进行重点关注与管控,确保在发生火情后消防系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实践中,必须要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完成各个消防装置的安装施工,仔细核对消防设备的参数,保证其满足标准规范;参考施工设计图以及实际情况,在合理位置进行水利报警装置的安装,同时控制装置阀门的水流方向始终保持正确;在消防装置附近加设明显的消防系统标识[3]。
        4.电气装置的施工
        机电工程电气装置施工技术的要点内容如下所示:第一,深化与各个施工小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提升连接工作的效率效果,并在遭遇特殊情况时及时展开施工调整;重点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落实对施工现场预埋电缆电线、预配件的检查等等。第二,着重关注电气装置施工安全性的维护,对所有待安装的电气设备实施外观检查,严禁存在损坏问题;在安装完成后必须要落实使用性能检查以及运行调试,核对电气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对比设计预期,保证其性能达到要求。第三,实施对布线敷设的现场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查,强化电气装置安装施工的可靠性。
        5.安装变压器
        柱式安装为当前配电变压器安装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主要利用电杆与槽钢构成台架,并将变压器架设于台架上。施工中,需要控制台架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低于2.7米,控制台架倾斜不超过一百分之一,并在槽钢底部加设枕木。在变压器油箱的顶部区域,引入钢绞线(直径不低于25毫米),依托拧麻花的方式将钢绞线缠绕在两电杆上,并使用兰花螺丝落实加固处理;将防蛙罩加设于变压器高压柱头区域,连接低压绝缘导线以及低压柱头,同时进行绝缘处理,因此达到维护变压器运行安全性的效果;在槽钢区域加设明显的警示牌。
总结:综上所述,当前,机电工程中需要完成的施工项目更多,其技术也呈现出难度逐步提高的趋势。通过三维立体施工模型的构建、展开碰撞检验、主体预埋工作的处理,结合敷设墙壁内机电管线、安装弱电系统、安装消防系统、电气装置的施工等机电设备系统高质量安装的落实,提升了机电工程施工的效率效果及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贾西岐,曹程.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0):42-43.
[2]赵峰,李慧娟,邢喜东.建筑施工中机电工程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01):227-228.
[3]李峰.机电工程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的应用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