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夏津县水利工作职能转换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7期   作者:邹敏
[导读] 面对水利工作职能划分新形势
        邹敏
        夏津县水利局  山东德州  253200
        [摘  要]  面对水利工作职能划分新形势,基层水利工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夏津县水利局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新时代,适应新常态,明确了水利任务目标,谋划了一条新时期水利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  新时期  水利  职能转换  探讨
        面对水利工作职能划分新形势,基层水利工作职能转变势在必行,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新时代,适应新常态,明确了水利任务目标,谋划了一条新时期水利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
1.新时代、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1.1新时期县级水利工作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水利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机构改革面临职能转变,“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工作进入了新时代、新常态,县级水利应该清醒认识治水主要矛盾的变化,迅速转变思想,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如何做好“补短板、强监管”上来。
        1.2深刻把握新时代水利发展总基调,迅速转变改革发展思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是解决新时代水利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是深入贯彻“十六字”治水方针的具体行动。基层水利要摒弃以往“等资金修工程,等政策完任务”的旧思维,正视水利改革发展不系统不平衡的问题,主动投身到水利发展改革的“新时代”,适应全面系统改革发展的水利工作“新常态”;从工作思维、工作方式、工作落实上提出改革工作计划并付诸实践,加快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强化水利行业各项监管,不断开创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1.3清醒认识新时代水利发展现实需求,全面梳理问题清单。夏津县近几年水利工程建设整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新时代群众迫切期盼的优质充足水资源,健康生态水环境,民生水利需求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不完备,现有引调蓄水河道远远无法满足全县对水源的需求能力,引调水体系未全面覆盖到全县用水末端;二是农村饮水安全体系不完善,全县仍有214个村庄的群众未喝上安全的黄河水;三是水利工程规范运行体系不完善,水利工程产权及管护移交不彻底,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效益发挥;四是水资源监管能力不足,监控用水覆盖率不足,未形成系统水资源分配和节水体系,压采工作难度较大;五是河湖管理不够严格,各级河长履职不够充分,河湖“清违”不彻底,整改不到位,破坏河湖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时有反弹;六是水利管理信息化度不足,无法满足现代化系统化治理的需求。
        1.4全面落实新时代水利发展工作任务,明确“水安、水富、水美”工作目标。
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合理安排河道、水库调度和安全防护,强化应急演练和抢险物资储备,确保防洪、供水等多项安全,实现“水安夏津”目标;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配额,合理调度,积极利用多口门调引客水,利用工程优势,抢引抢蓄黄河水及卫运河合格水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实现“水富夏津”目标;注重水生态建设,做好河湖长制和水土保持工作与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文章,全力打造生态河湖,促进水利风景区提质提标,全面提升水环境,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实现“水美夏津”目标。


2.转变思路、狠抓落实,进一步突破水利改革发展新局面
        2.1 2019年,夏津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党建为总体统领,全面落实“水安全保障”和“乡村振兴”两项规划,做好水资源管理与新旧动能转换、水利发展与全县五大提升工程、南水北调与城区建设三个结合文章,强化“底线工作、短板工作、重点工程、亮点工作”四项支撑,以“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作风建设为保障全面实现2019年“水安夏津、水富夏津、水美夏津”的工作目标。
        2.2抓党建、促发展,坚持一个总统领。就是站位要高、立场要牢,将党建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统领,讲政治、讲党性、讲正气、讲奉献。
        2.3早谋划、促落地,落实两项规划。细致梳理2019年规划任务,全面争取各项工程项目顺利落地,全面保障“水安全保障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2.4顺形势、找切入,做好三个结合文章。一是做好水资源管理与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工作,做好水源置换,鼓励企业节水,提供水资源浪费严重产业名录并积极配合促进产能淘汰;二是做好水利发展与全县五大提升工程相结合工作,使水利发展为全县发展大局提供更有利的支撑保障;三是做好南水北调与城区建设相结合工作,实施高标准生态河道建设和湿地公园建设,提升城区生态环境。
2.4“守底线、补短板、保重点、出亮点”四个基本支撑。
        2.4.1守底线,确保五个“零”目标。即安全生产“零死亡”:稳定工作“零上访”:河湖生态“零污染”:监管服务“零投诉”:违法违纪“零发生”。
        2.4.2补短板就是要搞好水资源管理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做好压采工作;二是科学规划,做好水资源调配,加强工程建设,做好水源置换;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资源共享,探索与税务、审计、行政审批联动工作机制。四是探索政策突破,鼓励节水先行;五是探索水权水市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与节水相配套的精准补贴及奖励机制。
        2.4.3扎实推进重点工程。一是快速推进三项工程收尾工作,①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夏津自建工程;②两库连通工程;③南水北调湿地公园和城区段衬砌工程。
        二是扎实推进两项续建工程,①潘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夏津2019年项目,②中小河道治理六五河上游段二标段。三是实施好新开工项目,①土龙头中型灌区改造工程;②夏津县2019-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2019年项目,③饮用水源地提升工程,④美丽移民乡村建设⑤马颊河综合治理工程,⑥雨洪资源利用工程.
        2.4.4打造水利亮点。一是创新水管体制。结合水利新时代形势,系统调配管理职责,按照划转移交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内部整合一批“三个一”的原则,调配国有水利设施管护职责,适时探索购买社会化服务,将运管职责交由社会、市场、企业。改革既要体现水利部门特点更要突出夏津特色,实现我县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二是突出优势,打造水保亮点。我县水土保持工作一直位于全市前列,利用我县水土保持先进工作基础和古桑树群世界级奖项,召开一次省部级水土保持工作现场会,争创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结语:经深入分析研判水利发展新时代、新常态,水利人进一步统一思想、转换观念、通过对标对表抓落实,敢于担当抓落实,提升能力抓落实,鼓舞士气抓落实,全力推进基层水利工作。
作 者 简 介:邹敏(1973年10月),女,汉,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工程师,大专。
主要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