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7期   作者:高强
[导读] 深入分析并讨论了建筑结构裂缝特征
        高强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并讨论了建筑结构裂缝特征,探索结构裂缝的产生原因,阐述结构裂缝的不良影响与危害,提出科学的控制处理措施,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现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分析。在工程施工期间,应全面维护工程建设质量,以此保障工程项目成功率。然而,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极易出现结构裂缝问题,严重威胁结构质量与安全。当建筑结构出现裂缝时,将会威胁建筑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必须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结构裂缝问题,消除建筑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围绕建筑结构施工问题展开讨论,重点分析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措施,仅供参考。
1建筑结构裂缝特点与分类
1.1建筑结构裂缝特点
        当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①通过分析建筑结构裂缝可知,多数裂缝出现在竖向结构中,并且和竖向结构高度一致。观察结构裂缝能够发现,中间部位的裂缝宽度大,并且围绕结构向四周延伸,无法掌握裂缝末端位置。②一般的结构裂缝宽度大于0.3mm。结构裂缝出现位置多集中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墙体两端的裂缝产生量较少。③结构裂缝引发的原因较多,比如混凝土浇筑完工后,未遵循标准流程拆除模板,相应地加大了结构裂缝的产生概率。在研究和分析结构裂缝时,还应考虑温度影响。④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施工人员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加大裂缝的危害性。裂缝数量持续增加,会沿着裂缝宽度方向发展,严重危害结构质量与安全。⑤在补救处理墙体裂缝时,极易产生水渗漏现象,但此种现象不太严重。
1.2裂缝分类
        按照结构裂缝的种类进行划分,主要包括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两种:①结构性裂缝会破坏建筑结构。当建筑结构的高度与强度不足,遭受外部巨大荷载影响时,会使结构产生裂缝,即结构性裂缝,此时的裂缝宽度会持续增加,产生明显的破坏影响。②非结构性裂缝,对于结构高度与强度要求较低。在施工建设期间,由于受到技术工艺、施工环境与工程材料的影响,建筑容易产生非结构性裂缝,然而这种裂缝的破坏影响比较小。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表现形式
2.1温度裂缝
        温度的不均匀性及材料的热胀冷缩性质,极易引发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根据建筑工程结构可知,当工程施工完工后,由于建筑内部结构空间大,建筑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异明显,此时会导致建筑内外产生温度压力和渗透压力。当受到压力影响后,就会出现结构裂缝。在结构工程内部,由于温度低于外部温度,混凝土热量散发快,此时外部压力明显高于混凝土压力的承受极限,相应地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当内外部温度差异较大时,结构裂缝产生的概率高。由于温度裂缝多是由温度差所致,所以在施工建设期间,应推广新型材料和工艺,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量。
2.2应力裂缝
        由于混凝土材料具备伸缩特点,在浇筑混凝土时,因受到内部温差影响,会凸显出混凝土的伸缩特性,此时会使混凝土结构产生应力裂缝。混凝土材料凝固过程中,内部水分逐渐蒸发,因受到混凝土材料伸缩影响,会导致接触结构变形,相应地就会产生应力裂缝。
2.3荷载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应地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建筑承载压力,致使建筑结构容易产生荷载裂缝。当建筑结构承载压力明显增加时,不同的结构所承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导致裂缝位置与数量差异明显。基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可知,施工操作前,若没有准确计算建筑荷载压力,将会增加建筑结构的荷载力。若大量使用混凝土材料,将会导致实际承载力高于计算荷载,从而产生荷载裂缝。
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危害分析
3.1减弱建筑整体强度
        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时会使混凝土存在裂缝隐患,无法发挥出钢筋材料的作用。

由于钢筋材料暴露在环境中,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钢筋表面极易产生锈斑,降低钢筋结构的支撑能力,还会减弱结构主体角度。当此种影响持续存在时,将会加剧结构裂缝隐患,使建筑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
3.2减弱结构刚性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结构各位置都会出现裂缝延伸现象,相应地加大了破坏力。裂缝持续延伸会减弱建筑结构刚度,同时改变结构构件形状。当建筑结构发生刚性改变时,将会影响建筑荷载的承受能力,对建筑使用安全的影响非常大。
3.3减弱结构抗剪承载力
        当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时,不仅会破坏结构质量,而且会降低抗剪承载能力。建筑结构刚度与强度发生变化,会相应地改变结构体系,降低抗剪承载能力。当建筑结构抗剪性能受到影响时,若外部荷载力持续加重,将会导致建筑结构倒塌。
4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
4.1优化配筋设计
        施工人员必须优化配筋设计,科学应用建筑加固技术,以此提升梁板与结构板质量。建筑企业在开展结构加固处理时,需要选用双向双层施工法。通过此种施工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梁板与结构板质量,增加建筑内部温度,而且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注重工程结构裂缝的预防与控制,施工人员应当科学把控钢筋间距,以此减缓裂缝产生时间。注重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科学化使用,适当地添加外加剂,缓解混凝土热胀冷缩特性,避免产生结构裂缝。
4.2合理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
        (1)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在选用水泥材料时,应选择低水化热反应水泥。②在搅拌水泥时,添加适量的缓凝剂或减水剂,同时对水泥使用量进行控制,以此降低水化热反应,确保混凝土温度的适宜性。③使用细粉煤灰代替水泥,选择高和易度混凝土,注重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建筑施工期间,合理降低混凝土温度,缩短搅拌站到入模时间,以此控制混凝土的结构裂缝。
        (2)减缓混凝土降低速度,可通过科学保温措施,高效管理和养护混凝土。如果在高温天气下施工时,必须全方位养护混凝土材料,避免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产生明显的温度差。值得一提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拆模后,施工人员应快速回填土块,避免施工温度降低时,混凝土降温速度加快。采用此种方式,有助于控制混凝土裂缝。
        (3)注重施工工艺创新,加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首先,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应该合理应用分层分段浇筑法,有效驱散混凝土的内部热量,降低内外部温度差。其次,配筋操作时,应加强材料的抗温能力。施工操作期间,应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小于25℃,全面落实温度检测工作。最后,加大施工管理规范与力度,制定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遵循规章制度开展操作。
        (4)注重混凝土的后期养护。由于多种施工裂缝都是在后期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要将保温板等工具放置在初凝混凝土表面,避免阳光暴晒混凝土,从而产生膨胀裂缝和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处理,避免水分过度挥发,降低凝结稳定性。为了避免浇筑施工裂缝的产生,还应做好施工人员管理,严禁施工人员踩踏混凝土板块,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平整性。管理人员应注重监控混凝土表面温度,避免混凝土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技术与工艺的快速发展,必须深入研究和讨论建筑结构缝隙施工技术,科学控制和处理建筑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丙垒,徐智丹,徐可.FQY防水系统解决方案在住宅建筑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11).
[2]鄢栋梁.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的裂缝防治途径[J].大众标准化,2020(7).
[3]肖开军.纤维增强塑料在建筑桥梁结构裂缝修复中的应用——评《实用工程塑料手册》[J].热固性树脂,2020,35(2).
[4]甘小林.浅析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结构早期裂缝原因及防治[J].江西建材,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