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7期   作者:陈仕军
[导读]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持续递增,
        陈仕军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土地整治储备中心.重庆市石柱县 409100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持续递增,给土地资源造成极大的环境压力。同时,使可使用的耕地资源逐渐减少。受到各种土地退化及景观损害因素的影响,人们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土地整治生态景观的建设上。土地资源整治期间应重视质量监管,进一步提升土地生产效益,促使土地整治工作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途径
1土地整治生态景观现状
        我国首次提出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是在2011年。随即国土资源部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编撰相关建设理论的研究报告,并将其具体内容应用在我国“十二五”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之上。当前,我国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已经落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无法及时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有关学者提出,改变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应不断引入先进理论、技术以及方法,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完成景观化工程的建设,修复农村生态环境才能改善大环境,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基础
        景观是不同生态系统构成的综合地表特征,与土地资源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土地属于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因此需从生产力、产权等方面考虑问题;景观建设更加侧重于美学价值理念,能够为生态价值建设带来长远发展。因景观的空间配置不同,所以形成的空间格局存在不同。随着空间格局的重新规划,生态景观过程建设就是景观生态建设的关键内容。土地整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活动,整个治理期间需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完成土地资源的组织和优化进而调整从属关系。土地资源整治主要是根据工程和生物措施改变原有的土地布局,转变土地植被覆盖情况。随着景观种类的多样化空间格局等都会产生一定变化,景观设置包括耕地、林地以及草地等等。
3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3.1重视乡村景观特点研究
        为避免土地整治的千篇一律,需将土地模式更改为景观模型。景观是区域内可以被人感知的自然环境、土地使用标准、历史文化形成以及特定地域风貌,是人与自然活动相互作用的效果,也可成为体现生态、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功能及价值的综合体。每个乡村都存在一定的景观特征及风貌,其中岩石、气候、土壤、人文文化、地形地貌、动物栖息地、房屋住宅特征、土地使用格局、人工设施形态以及历史遗迹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文化形态。比如,农田格局、植被覆盖、街道建筑以及庭院栏杆等。无论此类景观的情况如何都是当地人文及历史的演变,其不仅属于自然景观还属于具有精神感染力的人文景观。景观特征评价方式包括景观特征分类、特征描述以及提升特征规划建议。景观特征分类按照土地分类和利用方向的标准,结合土地的基本组成要素、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以及美学分类是多级分类体系。根据不同的尺度可以将其分为景观特征类型和景观特征单元。特征分类是建立在行政单位和流域基础上的分类,土地整治规划是整个行政单位的规划或者特征单元的规划。其没有大小分类标准,仅仅是在视觉上具有其他特征。
3.2强化土地多功能性研究
        土地的功能包括生产、气候调节、物质贮藏、废弃物净化、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土地整治期间重点提升综合生产力和生态景观服务能力,加强上述两方面的能力后,将构建出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保护、生态安全、美学价值的空间格局。景观生态学提出的结构理论揭示农村景观的田埂、防护林、田块、林地的生态学意义,大小田块、水塘、小片林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具有间接作用的廊道具有运输、生态迁移、美学等功能;农田和草地作为农村景观的优势类型是景观结构优化和设计的基础。

格局优化是控制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农村乡村空间基质提升景观异质性和生态连续性将为生物提供多种事务和生存环境;线性廊道的设计将实现生态网络化,提升景观之间的连接性减少破碎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当前该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空间规划和整治的基本原则;小片林地、树丛、缓冲带设计可提升乡村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和污染;改变空间格局、强加植物群落多样性,可提高景观绿化量;根据景观格局及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研究,展开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景观生态格局规划。
3.3加强流域生态过程研究
        土地整治重点内容就是避免和治理土壤侵蚀。近些年来,控制污染也逐渐成为抑制土地整治和农村发展进程的主要因素。水流生态驱动过程包括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结合实践得出利用景观格局对污染面源进行控制将产生明显效果。部分国家针对流域水体质量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耕地废弃,在展开景观格局和水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治理规划设计,完成流域生产、生物保护以及水质控制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境创设。结合系统分析表明,以水质控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土地整治规划将使硝酸盐输出减少百分之五十左右。主要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控制技术举措包括展开土壤侵蚀和面能污染风险评价、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植被覆盖度和景观镶嵌性、建设各类型缓冲带、构建植物篱和防护林等等。
        气候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土地整理的方式优化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提升生态系统延性,已经成为当前土地整治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应举措。提升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并规范群众的居住行为,尽量减少对交通的需求,使用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强化三维绿化模式尽量提升绿化量。鼓励可更新能源的利用做好新能源开发,充分利用可持续使用的垃圾和废弃物减少生物降解气体排放。其次,应对气温变化和危害举措。开展战略规划和工程建设指导,做好预防灾害的应急管理方式。最后,土地整治应重点考虑以下内容。应注重村庄土地整治的灾害应急管理,分析不同类型极端天气的水位变化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构建不用类型的水源保护和大型生态涵养林地,尽量恢复历史湿地将人工河道恢复为自然河道。
3.4完善土地整治工程建设
        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生态性、人性化、精神化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生态工程技术和乡土景观设计方式,建设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全面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价值。乡土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便利进行的土地空间格局改变,是该地区群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土地上的表现方式。当前应使用先进的生态景观技术、道路生态景观技术以及植被建设技术,做好自然保护和乡村景观风貌提升。
3.5拓展土地整治项目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土地整治规划需展开不同的实施机制。乡村发展关系到当地农村基层群众的利益,应听取民众意见才能更好地协调乡村发展目标。强化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土地整治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强化项目规划和实时参与性制定了专项领导规划。与传统的项目规划不同,该形式采取“自下至上”的途径,是一种全新的地方整治水平提升路径。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民众参与过程、制度标准,保证公众参与效果。其次,尽量使用可视化技术提升土地整治规划的可视程度,最大限度地强化公众参与度。最后,建设生态网络信息。激发民众对生态景观的参与兴趣,举办基层生态景观特征评价和建议研讨会[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十分重要,期间应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还应适应切实发展需要。相对而言,我国土地整治理念还不够先进, 因此,应提升土地整治内部工作,深入探究相关文明建设需求,最大限度地转变土地整治理念,促使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健康且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盼盼.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J].绿色科技,2020(6):49-51,55.
[2]熊宇斐,董起广.中国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策略[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3):71-72.
[3]于首范.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村土地的综合利用探析[J].农家参谋,2020,654(9):2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