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 董志强 腾龙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东北分公司,辽宁省大连市11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属于较为专业且细致的技术,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在施工的时候对于精确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在计算的过程中产生误差,就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为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关键词:焊接工程技术措施;建筑钢结构领域;应用
引言
焊接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钢结构领域当中发挥出来的作用较为重要,焊接技术水平高低不单单和钢结构工程整体性质量之前有一定陈固定的相互关系,站在学术层面上展开分析工作,焊接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使得钢结构的生命力变得更强,所以想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当中让钢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的话,就应当对焊接技术的水平做出一定程度的保证,以便于可以在钢结构工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1钢结构建筑特点
一方面是钢结构的优势,钢结构的施工周期较短,施工规模较大,且采用流水线技术,可以在现场进行安装,施工便捷。同时,可以二次回收利用钢结构,避免了浪费问题,降低了施工成本。因此,钢结构在工程操作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与赞同。且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保证了施工的便利性,可以在优化施工流程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质量。相较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自身的重量较轻,建设适应性较大,适用于地震强度较高且承载力较弱的区域。另一方面,在钢结构建筑工程中,钢材导热性能良好,高于普通材料。因此,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建筑工程会出现超出钢材本身最大熔点值的问题,无法保证钢结构施工的刚度与强度,影响了建筑质量。因此,在钢结构建筑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做好防火设计工作。同时,在耐腐蚀方面,钢结构本身材料的含铁量较大,铁的抗腐蚀性能较强,在使用期间极易出现水分与空气氧化问题,导致生锈,降低了钢结构施工效果。对此,在钢结构实际施工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设计预防方案,以免出现更多的使用问题,全方位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2焊接工程技术措施在建筑钢结构领域中的应用
2.1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实践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
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数量的增多带动了钢结构焊接技术工程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高效的焊接技术应日趋增多。在焊接熔敷率要求提高的同时,高性能焊接质量不可或缺,尤其是在11kg/h-15kg/h单位间及以上的熔敷率要求下,要加大对高效焊接技术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实践中,本着提高我国自主焊接技术含量的目的,可适时引入多丝焊接、旋转喷射电弧焊接等技术形式,对其加以分析研究。在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及效益的获取上,借助接头焊接填充量控制的方式能够得以实现。站在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技术发展及应用上看,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研究重心以氩弧激光焊为主。考虑到焊接技术操作中的辅助操作项多而耗时,要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时间,主要是持续焊接时间加以提升,然后补充以连续送丝功能为主的自动焊接技术装备。
2.2焊接技术工作人员展开培养工作
在我国范围之内建筑钢结构行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我国范围之内从事焊接技术工作的人员数量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建筑钢结构焊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各项技术措施提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进入到建筑钢结构焊接领域中工作人员自然就应当具备比较高的专业素质水平。但是现阶段我国市场中钢结构焊接技术人员的匮乏程度仍然比较高,现阶段我国投入建设的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专业素质水平比较高的技术人员,但是我国范围之内的焊接技术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现行规程中提出的要求。
在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进行一定程度的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我国范围之内的焊接技术工作人员在培训、管理以及资历等领域中的差距都比较大,从整体的层面上进行分析,市场的混乱程度比较高,所以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工作的质量水平自然也就难以得到保证,最终就会对我国建筑钢结构整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3低温焊接施工工艺
低温环境焊接时应尽量选择超低氢焊接材料与低氢焊接材料,保证烘焙与保温措施的严格执行,提高焊材质量水平。焊前防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在焊接作业区域搭建防护棚,形成焊接封闭空间,尽量避免损失热量。若施工企业没有条件搭建防护棚时,施工人员还应在焊接防护区域采用其他合理防护措施,并在气体保护焊过程中充分保护焊接气瓶,避免气温过低。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施工人员还应合理控制层间温度与预热温度。低温焊接时,预热温度应稍高于常温下的焊接温度,确定构件焊接区域方向,使其大于或等于二倍钢板厚度的木材,焊接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的基本标准:≥20℃。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焊接期间还应加大定位焊热输入,选择正式焊接相同的预热条件,增大焊缝截面与长度,不得在坡口外的母材上打弧。为了避免因定位焊接引起收缩裂纹问题,施工人员应在熄弧时填满弧坑,采用摆幅焊接方法,在严格控制层间温度的基础上,保证焊接后热与保温效果。
2.4焊接质量的过程控制
目前,在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领域对焊接质量的控制只注重焊后的无损检测,对焊接过程控制的忽视已成不争的事实。但是无可否认,任何产品的质量好坏,过程控制更为关键,特别是对焊接产品。一方面是因为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焊接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的产生主要与前期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及相关规程的选择和制订有关,更与焊接过程中对焊接环境条件和焊接工艺参数的控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焊接后的无损检测属于事后检测,只能发现实体缺陷,如裂纹、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夹渣等。对诸如焊接热输入控制不当而引起的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劣化,或焊接环境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危害性缺陷的产生,既无法探知,也无法预防,而且焊后返修对整体结构的损伤及造成的工期延误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完全可以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来避免的。
2.5在建筑钢结构焊接与切割工艺上不断创新
建筑钢结构建筑型式具备了建筑主体空间大、绿色环保特点突出、建筑跨度高、施工效率快等性能优势,在建筑实践中应用渐趋广泛。建筑钢结构要确保主体的安全性,对钢结构连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及技术更新至关重要。钢结构焊接技术是建筑钢结构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建筑钢结构焊接与切割工艺的创新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例如,在钢结构切割和焊接上,随着工业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延伸,用于智能切割及焊接的设备已列入研发范围,如大面积铺展应用,建筑钢结构焊接及切割将更为便捷,还可同步减少焊接原材料使用量,从而为制造质量及安全性能更好的建筑钢结构做好铺垫。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但是在建筑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因此这时就需要相关施工人员针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充分研究和分析,使用正确的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可以降低焊接变形的概率,施工人员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焊接技术水平,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作出保证。
参考文献
[1]刚皓天,刘国华,王新贵.破解建筑钢结构焊接变形的技术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9,(1):77.
[2]朱跃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概论[J].建筑与装饰,2018,(12):160+163.
[3]范秀梅.试析建筑工程钢结构焊接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1510.
[4]张玉生.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计,2018,(25):266.
[5]岳艳红.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