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7期   作者:蔡敏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逐渐加快,
        蔡敏
        周至县城镇市政工程管理处  陕西省西安市 7104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不透水土地的面积逐渐增加,这一现状给城市的排水管道的排水性能造成巨大压力。当前城市排水设施主要面临普通道路、下穿道路、立交桥排水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排水系统改造、科学规划、强化管理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策略
        引言
        市政排水管网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只有不断地做好排水管理工作,才会有效发挥市政排水管网的功能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市政排水设施及管网系统建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滞后于城市建设,同时,区域内尚有诸多老城片区,地下管网历史久远,错综复杂,管网老化问题也较为突出。许多管网以合流制管网居多,管道老化,病害管网多,亟待改造完善。同时由于城市建设改造,部分排水管道被侵占,检查井被覆盖或占压,导致长距离无检查井或检查井狭小,无法正常维护管理。另外,鉴于部分管网历史久远,许多管道为合流制管道,且埋藏较深,加大了管道的管理维护难度,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市政排水管理维护机制,做好维护和管理相关工作,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1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现状
        1.1排水系统管网年久失修
        我国地下排水系统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才引进“地下管网式”排水系统,放弃了原有的明沟暗渠相结合的排水方式。目前,我国不少城市所使用的市政排水系统仍是在该排水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维修与改扩建,并未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整改或重新规划设计。但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以及时间的推移,因这些排水管网长期处于地下环境中,而导致损耗、老化异常严重,再加上设计之初未能考虑到管道检修这一重要问题,致使这些管网出现运行问题时,无法借助现代化的大型设备而只能依靠人工维修,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检修效果,为我国市政排水管网埋下了安全隐患。
        1.2普通道路的排水问题
        城市中的普通道路在排水设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当前的排水设施和城市发展速度不协调,在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主要按照年降水标准进行,当降水量较大时,会导致排水管道的排水效率较低,路面出现大量积水,未能立足城市长期发展的角度展开排水系统的总体设计;二是道路路基在施工环节预留坡度不足,当路基施工环节应用的材料以及路面结构等质量存在问题时,雨水量较大时,就会造成路基发生过度沉降,威胁排水系统安全。此外,在排水设施的施工环节,由于人员的技术问题导致施工流程不规范,排水设施质量不达标,使路面排水出现问题。
        1.3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针对市政排水系统而言,保障设施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系列设施却没有配备相应的保障机制,从而导致下水井盖缺失、下水道周围缺失明显标识物等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各个城市之中,增加了暴雨来临之时,市民无辜卷入地下排水系统的概率,严重威胁市民的生命安全。
        2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策略
        2.1改造排水系统
        城市建设环节,应重点将排水系统考虑其中,在道路改造环节,也应将排水系统以及相关设施的更新及完善考虑其中。重点区分排水、排污两大系统。将收集到的污水汇合到污水中心进行回收处理;将收集到的雨水收集后综合利用,如灌溉绿化植物、冲洗厕所、清洗地板等。

在排水系统的施工和技术应用方面,应同时考虑到城市道路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因素,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人行道和道路以透水性能较佳材料为主,降雨时通过透水材料和绿化植物快速吸收部分雨水,降低雨水管道排水压力;使用新型的排水模式,制定出多元化排水计划,落实排水设施的管理工作,强化管道维修和养护,逐渐完善城市排水设施。为解决路面排水问题,应合理设置雨水口,以便城市降雨爆发时,可迅速将雨水排出,防止城市发生内涝。在具体布置过程,应结合排水口特征,合理设计道路纵断面,以及排水口间距等。针对容易产生积水的低洼路面,应按照实际地质情况将雨水口设置在最低位置,保障城市实际的排水需求。当城市年降雨量充沛时,将雨水口设计成平式和立式结合的形式,有效提升积水排出速度。针对新建道路的排水系统,需在施工之前强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同时和电力、道路、给排水等相关部门落实沟通。城市环境不断变化,排水管道系统的改造工作也会产生相应变更,为保障城市积水的高效排放,应对城市雨量计算方式以及道路径流系数等合理调整,强化排水设施建设环节的质量管理。同时还应重点审核相关人员的资质,保障排水设施建设质量。
        2.2加强巡查检测力度,有序开展问题管网整治
        加强排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尤其是发现管网破损垮塌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治,同时加大管网精细化的资金投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排水管网的内窥检查,有助于维管人员准确掌握排水管网现状问题信息,结合检测情况查明管网存在破损、堵塞、塌陷等隐患位置,及时进行小修整治,对暂不能及时整治需列入项目整治的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订整治计划,细化整改措施,有序开展整治工作,保障设施正常运行。为避免开挖对行人、交通及商业等重要区域影响,施工将优选考虑非开挖方式;在确需明开挖的位置与规划、住建、街道等部门及管网单位进行信息沟通,避免重复开挖,减少安全隐患。
        2.3强化施工管理及日常养护
        该城市属于内陆城市,地势南高北低,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夏秋季节极易发生强降雨,局部地区尤其立交桥下积水严重,排水管道难以及时排出。针对这一问题,在管理过程,可将地势较低的出水口进行统计,按照具体排水需求合理设置排水泵站,并由专门人员管理,保障管道设施排水的通畅性,从而及时将道路积水排出。在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环节,应强化管理,重点对相关人员资质进行审核,保障管道对接、检查井结构等位置的施工规范,防止发生渗漏和下沉等问题。在日常养护方面,应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疏通、清理和检查,当雨水口和检查井等设施出现破损时,应及时进行维修,确保管道设施的雨水排放能力,保障暴雨发生时,可通过地表径流将雨水汇集到排水管网当中。
        2.4彻底改造老旧排水管网
        由于市政排水管网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致使我国多数城市仍未对原有的排水管网进行彻底整改,然而改造老旧排水管网是市政工程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因此,市政部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先从管网的损耗程度入手,对城市区域内的老旧排水管网分段进行彻底的改造,以此改善现有管网的设计缺陷。针对降雨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市政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对原有的排水管道进行疏浚,并在此基础上拓宽部分排水管道,同时搭建辅助性的排水连接管道,以减缓低洼地区出现内涝时的排水压力,进而减轻地表雨水的淤积,在满足暴雨天气城市排水需要的同时,还能为后期的管道检修与养护做好准备。
        结语
        市政排水管网的维护需要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尽量让市民共同参与到保护和爱护市政排水设施行动中来,为美好的生活环境努力。市政排水运维部门在重视日常维护管理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加强排水设施的检测及时处置排水相关问题,同时排水运维部门要充分地与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共同维护保护好市政排水设施。
        参考文献
        [1]戚晓雪.浅析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现状及其治理——以城市排水系统为例[J].理论观察,2013(08):41-42.
        [2]陈飞龙.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管道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1):190.
        [3]姚家飞,戴康瑜,师恩刚.有关城市道路排水设施管理建设的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9):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