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7期   作者:杨烈武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杨烈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销售分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中,并根据实际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成本,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本文分析了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价格管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深入贯彻造价控制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全面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因素
        (1)从业人员的管理观念:中国建筑业起步较晚,走上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形成了全方位的管理理念,成本管理也不为从业人员所重视,然而,我国建筑市场规模巨大,建筑企业数量众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各阶段成本管理缺乏相应的管理技巧,难以从源头控制成本。
        (2)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比较复杂。其中,影响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外部因素有很多,如: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没有形成灵活的工作程序等,这些都影响着造价管理发挥其调节作用。
        (3)人员素质。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国外建筑企业和建筑人才开始大量涌入,工程造价行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对造价管理人员的资质审查不严,资质等级偏低,质量差。
        2建筑工程造价主要特点
        2.1动态变化性
        建筑工程的造价包括很多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决策、规划、现场控制、验收等环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动态变化,增加验收设计的难度,也增加了设计的易用性。例如,在管理者中,他们所拥有的主要机械设备可能突然出现故障,需要立即维修或购买。因此增加了建筑监督的预算。在验收检查阶段,如果监理质量不合格或业主不满意,则难以验收通过,需要进行自我纠正,这也增加了监理的成本,给工程监理带来直接的损失。
        2.2分项组合性
        建设项目由多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与建设项目分开,24小时运转。比如在建筑装修、给排水、燃气等方面都可以开展工程验收工作,所以在施工验收过程中,验收单位要充分考虑各个部位验收的实际情况,继续对各个部位的费用进行财务管理。将各建筑工程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用以计算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
        2.3系统完整性
        施工进度的成本管理,不仅是对每个工程项目的估算和管理,只有全面进行这些检查,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做到施工进度成本管理的完整、准确,起到造价控制的作用。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研究过程中,笔者分别走访了几个施工单位及一般施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许多企业在内部设立了工程造价审计部门,但这一部门管理人员体制并不完善,并未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项目单位重视工程建设与造价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专业之间的适应性不强,许多人只会用图纸做预算,对相关设计缺乏了解,缺乏相关管理体制。
        3.2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目前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仍然处于独立控制和管理状态,无法进行合理的沟通和交流。不同项目的审计师在高低等级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相互独立,因此,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但各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流,该情况严重影响了造价结果的准确性。
        3.3造价管理监督力量不到位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很多工程项目还没有进入成本管理流程。

不管是生产、投入还是使用,都不能很好的监控,这也导致了一些不合格建筑进入市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因素,导致建筑管理存在一定的外部风险。
        3.4缺乏主动控制与管理
        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但从长期来看,我国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价格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特别是在工程价格管理方面,从被动管理的角度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不高。同时,许多部门也把成本管理作为成本部门的工作,即成本管理部门、英语部门及其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有着积极性和积极性。由于缺乏积极性,各部门在工程建设价格管理中难以协调,甚至同时出现不同工区分离的情况,使许多施工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对工程签证、人力、财力、物力等建设资源的监控,忽视了合同管理和进度计划管理,给企业造价控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4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4.1造价管理体制完善是前提
        为优化现有工程质量检验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检验行业成本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规范国内外工程建设价格管理,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必然趋势,就体制层面而言,现行成本审计体系并不完善。只有建立成本管理部门,才能保证成本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未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4.2造价管理模式更新换代是核心
        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造价管理模式是不完善的。这一领域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对现行造价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创新设计,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规划阶段最关键的是有效地审核造价管理和设计预算。有效地审核可行性报告,特别是在决策阶段确认项目预算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要对投资预算、建设预算、工程实施和竣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整体管理,这是当前切实改革已实行的部门规章和市场价格机制,建立系统统一的工程造价评估制度,确保工程造价的连续性,完善造价管理,逐步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的要求。
        4.3造价管理监控力度加大是抓手
        需要更多地关注投资报告的可信度,此外,还应充分优化现行初步草案和建筑计划的预算,以有效监测造价管理,确保建筑项目得到有效利用;设计过程必须包括所有家务,并对其进行综合管理。
        4.4人员素质提升是关键
        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顺利进行,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为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很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在发现问题并采取初步对策的过程中,第一步的决策准确性也会不断提高。对于造价管理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造价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设计流程,这样才能在工作中不出差错,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人才体系日益完善,特别是对有经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整个建筑业对造价管理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充实,掌握国际造价管理趋势,适应时代发展。
        4.5加强信息技术管理把握市场变化规律
        加大工程建设投资,引进信息化、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平台,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加强学习,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利于技术人员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更好地融入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想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政治信息和工程成本管理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就必须学习如何更好地解决建设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材料的交货价格、包装价格和运输价格,并以最低的价格购买所需材料。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工程造价控制也要高度重视,只有不断加强对工程资金的规范控制,全面贯彻全过程管理的思想,才能优化造价控制,确保设计工作体系更加系统、全面,营造安全稳定的工程运行环境,保证工程正常进度,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云.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分析[J]. 城镇建设,2021(7):268.
        [2] 文烈.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及有效控制措施[J]. 城镇建设,2021(9):271.
        [3] 刘雪梅,张秀菊,刘文娴. 建筑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要点[J]. 新材料·新装饰,2021,3(2):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