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及技术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7期   作者:杨天福
[导读] 主要对现阶段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
        杨天福
        身份证号:33262619731101****
        摘要:主要对现阶段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分析这些施工技术的要点,如测量放线技术、基础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的养护技术等,并给出增强涵洞隧道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如加强对施工原材料以及工作人员的审查,意在确保工程的质量,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对策
引言
        某公路工程C标段总长约156km,线路范围内包含一条隧道,隧道主要出在丘陵区中,相对高差在215m左右,由于隧道需要从险峻地形中穿过,为保证隧道净空达到设计与规范的要求,对其整体轮廓及建筑界限实施了优化,同时根据新奥法基本原理对洞身进行设计。
1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
        路桥施工企业要做好工程项目管理,首先要规划施工管理的内容。高速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材料、设备、方法、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协调现场工作,最终实现工程目标,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根据路桥工程施工的特点,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降低成本,按时完成施工进度。同时,要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各环节,达到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目的。
2桥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2.1地质问题
        施工地点的地质问题会对各类的事故项目产生影响,对于地下工程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地质问题的存在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安全问题。在隧道施工当中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爆破开挖,通过采用爆破开发的方法,能够大大的提升隧道施工的效率,但是在爆破威力的影响下容易造成岩体结构的破坏,从而使岩体结构变得更加不牢固,使得周围的土质发生一定的变化,当土质逐渐变为疏松时可能会造成土地塌方事故,从而给施工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进行隧道施工时,也会带来剧烈的地质活动,对此在需要在施工之前需要掌握施工地点的水文地质变化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避免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滑坡现象的发生,更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公路桥梁的后期维护较难
        公路桥梁建设不同于其他公路施工建设工程,其建设难度也比普通的公路施工项目要高,这也要求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毕后的维护保养工作要格外的认真仔细,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正常使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国内很多的公路桥梁建设工程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没有严格到位。后天雨水的冲刷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给桥身和桥墩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不及时修补,则会出现渗水问题。此外维护与加固一直是公路桥梁后期维护的工作重点,后期维护人员对于桥梁的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以及病害原因都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及时拟定维修计划才能保障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但是因为对后期维护人员没有定期的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使得很多后期维护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一些细微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的发觉和排查,拟定对应的维修方案,使得工程隐患不断加大,到后期的维修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这一系列的问题给公路桥梁的后期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3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对策
        3.1基层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质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在材料配比上,对比例、砂浆料搅拌时间、均匀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基层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搅拌过程中,按照混凝土水灰比例进行机械搅拌;施工人员在实际搅拌过程中,按照添加剂比例适量进行添加,确保水泥、砂石料、骨料等材料搅拌均匀,进一步提升路基基层结构的牢固性,保证路基强度、路面平整度符合实际施工需求。为保证路面基层平整度。施工技术人员按照初步压实、复压、终压步骤依次开展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借助振动型压路机压实路面,运用光轮型压路机进行二次加固,使用轮胎型压路机,提升路面受力程度,避免路面变形、位移和坍塌,保证路面压实效果[1]。
        3.2灌浆设计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标准,做好灌浆设计工作,工程人员要对于设计方案有充分的了解,明确技术规范和要求,确定设计重点内容,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设计工作的进行,要按照如下标准进行:保证铁路桥梁隧道杂土承载力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一般为120kPa以内,而其他的细砂或者散土通常要达到100kPa以上,而对于流水沉积泥沙来说,压力通常为60~100kPa。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灌浆压力的控制。这些技术参数都是从经验而来,要了解各个施工作业流程,要明确实验工作的流程,确定灌浆施工压力技术参数,通常设定在0.2~0.7MPa[2]。
        3.3钢筋捆扎技术
        通常来说,钢筋捆扎技术在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项目中应用的较为普遍,首先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工程的额定承载力,严格控制好钢筋的长度与直径,同时在钢筋使用前还需要对质量以及性能进行检查,钢筋捆扎技术主要应用在项目底桩的建设中,而且为了加强整个桥梁结构的承重力,还需要在投入钢筋之后,在其周围灌入少量的混凝土,进行密封处理。另外,如果结构的跨度较大,则可以将金属材料焊接后再进行相关处理,务必要保障焊接接口处的干燥和清洁工作[3]。
        3.4混凝土喷射施工技术
        隧道喷锚支护主要采用的是湿喷法,因为湿喷能有效减少回弹和粉尘,为隧道的后续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喷射中使用的混凝土主要在拌和站中进行拌制,然后采用运料车运输到现场。混凝土的配合比需通过专门的试验来确定,而且还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经试验检验确认可达到要求后,后续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这一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生产。喷射开始前,应先对净空尺寸进行检查,当发现有局部欠挖和松动的危石时,应及时处理,然后在洞口或洞外的拌和站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生产,生产完成的混凝土利用运输车及时运输至现场,利用湿喷机进行分层喷射,对于具体的分层厚度,隧道拱部一般不能超过5cm,而边墙一般不能超过10cm,喷射严格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每次喷射的实际长度要控制在6m以内[4]。喷射要由操作熟练的工人负责,在整个喷射过程中,喷嘴都要和受喷面垂直,并且还要和受喷面有0.6m-1.0m的距离。根据设计和相关规范提出的要求,设置好预埋点,将其作为对围岩压力变形进行实时监控量测的点,以获取各项参数,为施工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得到的参数绘制围岩形变曲线,在围岩趋于或达到稳定后,开始混凝土模注[4]。
结束语
        在桥梁和隧道施工当中,地质问题、混凝土裂缝和铺装层脱落的问题都是最为常见的难点问题,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效率以及质量,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更好的解决、桥梁和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难题[5]。
参考文献:
[1]赵俊楠.公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21,37(03):69-71.
[2]杨华.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3):104-105.
[3]何伟才.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3):140+142.
[4]刘兰军.公路桥梁隧道工程中的喷锚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1(06):62-63.
[5]张聪.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2):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