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
身份证号45212419930515****
摘要:在目前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建设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这样才能够使经济基础达到合理的保障效果。在其目前的发展方面,要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预见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对常见病害进行合理解决,在解决方面需要对处理技术进行深入探究,能够使其处理技术与常见病害之间针对性更加明确,方便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1 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也在不断优化,这也就极大地避免了道路桥梁病害的出现。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出现与施工技术要点控制、施工理念、施工质量等均具有相关性,为保障我国道路运输安全性,需要持续对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进行研究分析,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应用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为我国道路桥梁交通网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方便交通通行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为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和物流运输的高效化,则应当正确处理工程病害,提高整体建设质量。而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处理技术,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道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充分解决桥梁裂缝及沉降等问题,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做好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工作,也有利于保持道路桥梁的外观良好,打造舒适的行车环境,维持较好的承载力,发挥道路交通的基本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道路桥梁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常见道路桥梁工程病害
3.1 裂缝
道路桥梁如果出现了结构裂缝,那么未经处理的道路桥梁裂缝就会逐渐延长,直至造成道路桥梁主体结构坍塌或者倾斜的不良后果。道路桥梁裂缝的关键形成根源就是市政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正确施工流程来进行操作,或者对于振捣浇筑混凝土材料的全过程没有进行准确的控制掌握。在此种情况下,存在裂缝安全隐患的道路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就会威胁到行人与车辆安全,无法保证道路桥梁的最佳施工质量效益实现。
3.2 承台蜂窝、麻面病害分析
当前道路桥梁在施工中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其在承台部位很容易出现蜂窝和麻面病害。其一般是因为混凝土构件的表面缺少水泥浆,导致骨料之间出现大量不规则的凹点,特点是大小不一、分布不均。主要产生原因则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砂率偏低而集料粒径较大等;如果混凝土在拌和工序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也会导致蜂窝、麻面现象的发生。此外施工人员对振捣工艺控制不严格,也是形成病害的主要因素,比如振捣时间过短、排气不足等;在浇筑工艺开展时,如存在漏浆、目标表面整洁度不够、湿润度较差等情况,也会产生蜂窝、麻面、裂缝、气泡等病害。
3.3 不均匀沉降
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主要包含两方面,从地质因素来讲,伴随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桥梁所在的土地资源环境发生变化,地质会出现变化,桥梁地基难以适应地质变化,由此出现不均匀沉降,作为自然现象,此类不均匀沉降难以预估。从施工质量来讲,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存在缺陷,但施工技术人员缺乏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处理,在盲目的施工过程中,实际施工环境与预期施工技术不符,施工质量不达标,桥梁承压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另外施工设计问题、施工材料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桥梁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且其后果十分严重。
4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处理技术
4.1 钢筋腐蚀与桥梁碱蚀预处理措施
工程技术人员对于桥梁碱蚀以及钢筋锈蚀的道路桥梁重要安全隐患必须要及时进行查找处理,运用实时监测钢筋材料腐蚀风险的专业技术措施来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及时更换存在严重锈蚀现象的桥梁钢筋部位。并且,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长期受到碱性土壤环境侵蚀的道路桥梁基础结构部位必须要进行防腐处理,通过增加防腐涂层等专业技术手段来避免出现桥梁碱蚀后果,增强道路桥梁基础部位的支撑性能。具体对于软弱土层、湿陷性土层以及碱蚀程度比较明显的特殊土壤地质环境来讲,市政施工人员必须要密切重视土壤环境的前期处理过程。
4.2 道路桥梁表面病害的加固技术
对于桥梁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病害,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加固技术。首先,如出现蜂窝病害,施工人员则应采用分层振捣技术,保障浅层混凝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漏振的情况,同时在混凝土初凝时,需要进一步强化收抹工作。其次,对麻面病害的处理,即是利用腻子模板以及油毡纸等,尽量减少模板之间存在的接缝空间,并彻底清理模板表面,再涂抹隔离油,基于规范化的振捣作业以保障道路桥梁表面病害处理的有效性。
4.3 不均匀沉降处理技术
不均匀沉降对道路桥梁的影响较大,对不均匀沉降的处理需要以预防为主。作为常见的道路桥梁病害,不均匀沉降会造成桥梁结构变化,影响桥梁安全与稳定性,对此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以保障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除却不可控自然因素的影响,不均匀沉降施工处理需要对导致沉降的因素进行查找,有针对性地对沉降病害进行处理。地基质量问题所导致的沉降现象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但导致地基质量问题的因素同样具有多样性,对此施工处理中技术人员要保障工作质量。同时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桥梁进行检测与养护工作,在问题发生之前,对可能出现的沉降现象进行预防,以减少沉降所导致的桥梁封闭施工处理对道路运输产生的影响。
4.4 合理利用新型技术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新型施工技术,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如在进行软土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粉喷注加固处理技术,再借助深层搅拌技术,改变地基的稳定系数,并将水泥、砂石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与软土搅拌在一起,通过固化剂与软土发生物理反应或化学反应,增强软土的稳定性;也可以利用竖向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与传统排水固结法不同,是通过将排水柱垂直插入软土地基中,减少排水流经长度,加速地基固结速度,从而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切能力。竖向排水固结法需要结合沙井技术和纸板排水技术,沙井技术主要是通过螺旋钻的振动,带出软土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排水,这种方式通常是与其他排水方式结合使用。
5 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属于威胁道路桥梁使用安全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导致道路桥梁病害出现的因素较多,不同的桥梁病害所使用的施工处理技术具有差异。为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年限,应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进行强化,以病害处理技术与道路桥梁养护工作为辅助措施,进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价值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洪剑.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03):244-245.
[2] 安明刚.市政道路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65.
[3] 刘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89.
[4] 朱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施工处理[J].江西建材,2019(11):182-183.
[5] 王大鹏,杜晓龙.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门窗,2019(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