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凡 孙裕烔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基础设施公司
摘要: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在高速桥梁工程施工应用预应力和施工技术,不仅能提升T梁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还能提高高速桥梁的承载力,缩短施工周期,因此混凝土T梁的整体施工质量直接受到结构安全耐久性的影响,但是当前仍然存在很多施工方面的不足。预应力技术是近些年混凝土T梁中常见的施工方法,在加固桥梁结构方面效果明显。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控制
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发展,大量科学先进的施工手段和工艺被应用到桥梁施工的建设实践中,文章通过分析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探究了预应力施工工艺在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T梁中的应用方式。
1概述
1.1预应力技术的概述
市政道桥施工预应力技术的主要作用对象是混凝土,可提升混凝土构件的性能,进而使其具备平衡外力的性能。使用这种技术可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拉强度,避免混凝土在巨大的拉力作用下出现开裂的现象。在道桥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与钢材结合,发挥了预应力混凝土的作用,可在施工中提供强度较高的预应力。此外,可降低混凝土构件的重量,节约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防止出现开裂的现象,可延长道桥工程的使用寿命,减少施工成本。
1.2预制T梁的施工原则
其一,在布置预制梁场时,需结合高速公路项目的工况、进度、造价及桥梁施工要求确定预制梁场位置,以此确保预制T梁在运输至施工现场期间耗时更少,进而提高施工效率;其二,在预制T梁施工阶段,应秉承着环保原则,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其三,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应用预制T梁时,应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巧妙设置施工工序,继而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高速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控制
2.1钢筋制作和安装
在钢筋棚中先将钢筋材料加工成半成品,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T梁钢筋施工流程包括间距划线、底部主筋结构安装、马蹄形钢筋安装、横向隔板钢筋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及模板安装等。钢筋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纵向主筋使用双面焊接方法,焊接缝为主筋直径的5倍,焊接质量必须符合工程施工规范要求,间距要满足设计要求。腹板钢筋和纵向主筋之间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同时和腹板的水平钢筋绑扎为整体结构骨架。在预应力管道定位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设计坐标进行施工,竖向和水平位置必须准确。当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产生干扰问题时,可以对钢筋施工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预应力钢筋施工位置的准确性。
2.2模板工程施工
(1)安装。1)钢筋安装结束后安装模板,由龙门吊吊装至指定位置,并依次安装到位。立模阶段,按照先两端封头钢模后侧模的顺序安装,检测模板在平面位置和高程两方面的具体情况,若与设计要求存在偏差则适时调整,确认无误后拧紧模板间的连接螺栓和对拉螺杆,使模板具有稳定性。2)T梁横隔板底模。可利用钢板材料制得,形成槽钢底模。在安装T梁横隔板底模时,应充分考虑该模板的稳定性要求,即在拆除侧模后其依然能够发挥出支撑作用。该模板在张拉完成后方可拆除,否则易由于横隔板过早悬停而形成裂纹。(2)拆模。随着T梁混凝土强度的持续提高,当该值达2.5MPa或更高时即可组织拆模作业。首先拆下设置在T梁模板中的对拉螺杆,使模板处于相对松动的状态,再拆除模板调节装置和侧模的连接螺栓,以龙门吊为主要设备,有序拆除侧模,若上述各项操作均无误方可拆除端头模板。拆除后的模板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清理、修整等相关工作,以便循环使用。
2.3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T梁混凝土浇筑遵循的是连续性作业原则,且需采取对称、分层的方法,以免因施工间隔时间过长或是不同步而出现质量问题。以设计配比为准,根据现场施工需求生产适量混凝土,将其运输至现场用于浇筑。混凝土施工遵循随拌随用的原则,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以免混凝土初凝。混凝土浇筑时,先处理马蹄部位,再逐步向上浇筑,最后完成腹板和桥面板两处的浇筑作业。振捣是减小混凝土内部空隙量、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的关键途径,以梅花状的方式振捣。桥面板施工中,所用振捣设备为平板振动器,根据混凝土成型情况合理调整振捣作业的参数,例如频率、单点振捣时间等,且振捣设备不可碰触既有构件。经浇筑与振捣后,进入养护环节,采取覆盖土工布养护的方法,使混凝土在相对良好的条件下逐步成型。
2.4预应力钢束安装
人工穿束(此项工作发生于T梁混凝土浇筑前),穿束前做全面的检查,保证锚垫板的位置具有合理性,且预应力孔道维持畅通的状态。钢绞线穿束过程中,沿长度方向每隔2~3m绑扎一次。纵向管道内设置φ6圆钢,在穿束过程中需接长管道,并同步接长圆钢。预应力孔道一端配置卷扬机,以发挥出牵引作用,快速完成预应力筋的穿束作业。
2.5预应力张拉
根据要求准备好锚具和张拉机具并将其安装到位。采用分级张拉的方式,具体流程有:10%σcon→20%σcon→100%σcon→持荷5min→锚固
2.6压浆
在孔道压浆施工中,宜采取智能压浆技术。根据施工要求,适配真空泵和压浆泵等相关装置,做好连接与调试工作,若无误则开启真空泵,待该设备的数值逐步提高且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启动压浆泵。压浆应具有连续性,经过压浆作业后,及时清理附着在梁端、垫板及锚具上的泥浆,并对梁端采取凿毛处理措施,若有多余的钢绞线,则予以切除。连续浇筑部位可不采取封锚处理措施,但需要利用净浆覆盖。随管道浆液的逐步凝固,待其强度满足要求后,可以组织吊装作业,例如利用龙门吊吊装至预先已经经过处理的存梁场地,按顺序放置,由专员加强防护,后续根据施工需求进一步转移至存梁现场,由此形成流水化施工作业模式,使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2.7科学布设振动器
施工人员在针对浇筑施工技术予以控制时,应增加振动器位置布置合理性,充分参照预制T梁特征与施工图纸确定振动器摆放方位,便于混凝土在振动器的参与下迅速实现均匀振捣。施工人员通过分析预制T梁混凝土表面质量,发现每1㎡面积内存在46个微小气泡,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不理想。而通过调节对应的振动器位置后,此种不良现象有所改善。它主要是将振动器的振动频率设置在45秒/次,并且利用均匀分布的布设方法调整了设置点。最后在检测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气泡生成率下降了73.9%。所以,在控制高速公路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需要从振动器布设位置上进行优化,便于混凝土浇筑作业能够为高速公路预制T梁的合理安装提供便捷服务,促进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项目的优质发展。
结语
避免混凝土T梁工程实际施工期间出现工程变形、裂缝等问题。施工人员应规范化设置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不断加强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质量监督工作,做好人员管控、材料管控和设备管控,及时解决工程病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余鹏.闽山区预制T梁外观缺陷防治技术的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48~154.
[2]许曙光,谢喜凤,郑峰卓等.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预制T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J].施工技术,2018(S4):820~821.
[3]詹木子豪,黄河.蒸汽养生在高原高海拔地区冬季预制T梁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2):257~258.
[4]郑熙,方修春,冉成捷等.高速公路预制T梁混凝土密实性控制实践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20(3):14~19.
[5]蒋帆.机制砂在预制T梁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探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3):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