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 董慧敏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董慧敏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目前对于建筑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处在黄金的发展时期。
        身份证号码:3204041974050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目前对于建筑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处在黄金的发展时期。但是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很多无法预测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企业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出现对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讨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希望本文对于建筑中信息化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成本
        引言:
        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实施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施工建筑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可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并且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费预算,使得在建筑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得以顺利的完成施工。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
        1.1不同的建筑项目不同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应该采取不同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因为所针对的区域和类型也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与施工地点和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和调查,从而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制作平台记录,信息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还能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在进行信息化技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不断增强工程项目的内部信息化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在进行信息化技术调整时,不断地完善信息化平台中的各个功能,有效地提升信息化技术的管理制度,并做好相对应的保护措施。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最让人心痛的就是施工人员出现安全事故,而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施工人员没有按照企业的相关制度来进行施工。所以在信息化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对施工阶段的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进度并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在对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时进行实时更新,避免出现误差等现象的出现。在更新数据时要不断地对施工单位的成本进行计算,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有效地提升经济效益。在进行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每个环节的施工人员进行相对应的考核和监督,对完成较好的施工人员进行奖励,而对于完成率较低的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批评。这样的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进度还能提高施工人员对于此建筑项目的责任感,并将管理信息化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相结合,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施工质量水平。
        1.2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
        在开展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建筑项目有着不同的差异,其相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当由相应的施工单位来制定,施工单位应当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场地的情况,并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制定合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从而才能有效地保证在工程施工时能够将每个环节上传的数据信息相对应,在录入施工数据信息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施工信息的误差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补救。

在落实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同时,要遵循环保性的原则,首先就应该对施工材料进行筛选,从而选出质量较好的材料,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例如,相关人员在进行购买时,能够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不仅能够避免出现购买到质量较差的材料,还能够提高在购买材料时节省大量的时间,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按时进行信息更新,才能够保证信息在录入时不会出现问题,如果在管理信息化系统中出现问题,相关的录入人员应该及时地将问题信息进行备份,并向领导进行请示,从而才能够保证在管理信息时不会出现问题。在进行管理信息化和建筑材料进行购买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购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当管理信息化系统出现警报时,要提醒管理人员要及时地对系统进行排查,避免出现重置系统数据丢失等情况。
        1.3管理信息化的制度
        如今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在进行人员招聘时,通常会招聘一些年龄较大,施工技术较差的人员。而这些人员往往难以进行管理,对于管理知识较差和技术能力不到位的情况会直接导致管理效果较差等问题的出现,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所以所属的施工单位在进行管理招聘人员时,要聘请技术能力较高、对管理相关的知识较为熟练的专业人员,从而才能提升信息化管理的质量水平。为了保证建筑可以顺利的进行,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应急方案,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前提下,开展建筑施工。在开展建筑施工前,相关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得他们拥有足够的建筑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明确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地遵守企业的施工规章制度。在进行施工时,也要不断的进行检查,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真正地落实培训内容,施工单位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一些知识考核,确保他们理解培训的内容,从而保障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施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素养,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2、加强信息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信息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为了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水平,要不断的加强建筑项目的管理质量。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建筑项目的质量从而制定战略性的方案,才能为整个施工单位提供相关的管理制度,施工单位要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为施工的成本和进度带来更多的方案,所以在进行管理信息化时要不断的加强建筑材料的采购和成本方面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预算低和质量高的矛盾,而制定合理的信息化制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为整个工程的管理进行合理的方案,在管理信息化进行制定时,要对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水平。建筑工程在实际开展施工时会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设备,所以对于施工的成本很有可能会超出预算,所以在信息化制定的过程中,要按照合理的方案进行制定,从而才能对整个建筑工程降低成本预算。在施工单位进行材料购买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采购,不得购买较差的材料,这样不仅会影响施工的质量还会影响施工的进度,所以在进行购买材料的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要根据材料的材质进行购买。针对于信息化的技术可以对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才能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成本预算。每个建筑工程的周期时长都是较长的,所以针对于施工单位来讲,要想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施工并且还能够保证施工的效率的话,就要在施工开展前进行合理的成本预算和信息化管理的方案,对各个部门进行沟通,保证施工项目的费用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支付和签订。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所以对每个环节都要仔细的核查才能进行施工,从而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施工。
        结束语
        建筑施工单位如果想要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要对建筑施工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方案,并对建筑工程项目建立出完善的管理信息化的平台,才能提高管理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玄丽,康丽.浅谈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J].工程技 术,2016,(21):35-36.
        [2]成健,张燕.论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J].高校研究,2018,(07):61-65.
        [3]沙路尧,康丽.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工程技 术,2018,(32):2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