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孟然
[导读]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建筑工程关乎着民生问题,这也注定了建筑行业
        孟然  
        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00041
        摘要: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建筑工程关乎着民生问题,这也注定了建筑行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但很多土建工程受到成本、工期、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在实际施工中存在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土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土建施工中关键施工技术,最后探究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土建工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
        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土建工程是非常关键的部分,一定要保证土建的质量,有效地的控制其关键工序。在施工的时候,对关键工序进行有效控制并分析研究可能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因素,查找根源,并进行科学化地处理和设计,可以让关键工序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此过程中,可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快建筑的整体质量的提升。在控制关键施工程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促进企业的发展,重视创新和改革,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
        1.土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土建工程施工涉及范围广,常见的质量问题较多,并且没有规律性,很多质量问题都具有突发性。常见的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混凝土方面
        土建施工中,混凝土作为工程的整体框架,作为一种不稳定物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导致裂缝问题出现主要原因如下。(1)土建工程设计中,工程结构受力不均、荷载不均,增加了混凝土应力,从而生成裂缝问题。(2)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当,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性,或者材料与基面结合性不足,增加裂缝生成率;(3)施工工艺不完善,工作人员随意性强,存在“经验主义”,施工失误较多,从而增加裂缝。
        1.2地基方面
        地基是土建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作为土建工程的基础,如果地基的物理性能不达标,会降低基础工程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由于当今新建工程都是以高层建筑为主,如果地基施工工艺不完善,则无法保证后期施工质量。地基沉陷、沉降是土建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1]。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由于建筑工程现场勘察工作不到位,对施工影响因素分析不足,地基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降低了地基整体稳定性;(2)在施工中,由于地基支护受力不足,导致地基边坡结构受力不均或支撑性不足,从而产生滑坡情况,增加了施工危险性;(3)软土地基处理不到位,地基性能不足,受到上部建筑重力影响产生沉降和偏移。
        1.3钢筋方面
        钢筋作为土建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施工材料,如果钢筋布置不合理、绑扎不够牢固,会大大降低钢筋结构整体性能,悬空钢筋底部支撑不够,降低了钢筋结构的稳定性。钢筋安装中,安装顺序流程不统一,增加了施工矛盾,每个施工流程没有一一进行质量检查,如架空钢筋安装前,没有对螺栓零部件稳定性进行复检,这不仅会影响钢筋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1.4防水防渗方面
        防水防渗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每个土建工程部位都要做防水防渗处理。很多土建工程渗水问题严重,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大大降低了建筑使用体验、结构安全。虽然土建工程施工要专门针对防水防渗方面进行施工,但更多是针对防止雨水渗透、给排水渗漏,忽视了地下水渗透问题,特别是地下室渗漏问题,往往要比屋面更为严重。防水防渗施工现场检查工作不到位,存在空鼓破裂、橡胶圈不紧密、墙体裂缝等问题,增加了渗水的可能。
        2.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作为土建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混凝土配比工作,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严格管控配置过程。在混凝土浇筑中,可以分为全面分层建筑、分段分层浇筑两个方面,要根据土建工程规模选择浇筑工艺。如工程混凝土结构长宽比低于3:1,则以全面浇筑为主,主要应用于多层建筑、中层建筑。而对于混凝土结构非常长的高层建筑,则要以分段浇筑为主。混凝土材料要严格控制含砂率、水灰比,含砂率不得超过40%,粉煤灰加入量不超过总量的1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振捣施工,并且在终凝前完成抹灰。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每个施工环节,施工完成后加强混凝土养护,通过定期洒水、覆盖土工膜保湿保温,养护时间至少为14天。

如果发现混凝土裂缝问题,要将裂缝及其周围清除干净,使用相同配比或环氧树脂填充、抹平。
        2.2基坑施工
        在基坑施工前,需要做好勘察工作,分析地下管线铺设情况以及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基坑施工要保证施工安全性,严格控制基坑与边坡变形问题。在平缓的施工现场,且对施工标高没有特殊要求情况下,要贯彻“挖填埋土方量相等”原则确定标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需要加强基坑及其周边的环境监测,特别是对于基坑中膨胀土、湿陷黄土、冻土等情况,施工中综合考虑现场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结合基坑设计方案,设置降水井和置换材料,提高基坑内部的物理性能。挖出的土方要堆放在距离边坡2m以外,并定期将堆放的土方运走。降水达到要求之后,进行地基分层开挖,每次开挖深度控制在2.5m以内,对于土质差、施工时间长的基坑,要使用钢丝网砂浆等一边开挖、一边护理。
        2.3钢筋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施工中需要投入使用大量的钢筋材料,为了保证钢筋施工的稳定性,需要将钢筋设置为网状,保证捆绑的牢固性,将整个钢筋放入到基坑内部安装。悬空钢筋网片用模板、螺栓安装,提升悬空钢筋的支撑力,起到钢筋安装的稳固作用。如果没有固定钢筋片,则要安装钢筋马镫,保持网片稳定性,不出现位移情况。在钢筋安装当中,要严格控制安装流程:底板→力壁→架空钢筋→基础钢筋网片。其中,安装架空钢筋前要对螺栓等紧固件进行检查,确保使用中的牢固性。
        2.4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防水防渗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土建工程所有部位都要考虑防水防渗施工,建筑渗透会影响使用体验和整体质量,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所以必须要做好防水防渗施工工作。防水防渗的主要部位是卫生间、屋顶、外墙、地下室,这些薄弱部位在雨季容易产生渗漏情况。在防水防渗施工当中,要保证混凝土沥青涂抹均匀,防水层不得出现空鼓和破裂,橡胶圈足够紧实,墙体没有裂缝,施工现场必须要对每道施工环节展开监测,特别是在连雨天要观察建筑内是否存在漏点,发现渗漏问题要及时记录,找出渗漏原因,第一时间修复漏点。
        防水防渗施工要特别注意细节问题,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技术指导和管控工作,结合土建工程防水防渗标准,在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层层把关保障施工质量。如在屋顶防水防渗施工中,要确保防水卷材质量达标,确保搭接部位的紧密性,防水层要求不破裂、不渗漏、不起皮、不鼓包,提前将屋面上的裂缝用环氧树脂填充,减少屋面渗漏点,这样才能全方位提升屋面的防渗性。需要注意一点,防水施工不得损害保温层,要时刻做好防护工作。
        3.土建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增强施工方案组织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
        在进行土建施工的过程中,编制施工组织主要是为了对后续施工工作进行指导。土建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在操作过程中,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都会受到很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注意加强现场勘测工作,同时为了符合合同的具体需要,应重视细节的管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依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费用的设定,节省施工成本。在制定工程组织方案前,各部门一定要积极进行沟通和协调机械、人员等。负责人应共同进行方案的制定,确保实际施工和施工方案相吻合,反复对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如果施工方案确定要依照定好的方案合理进行施工。例如,某工程进行冬季施工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对混凝土的运输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做好养护和保温措施。
        3.2形成完善、健全的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在施工的过程中,各部门一定要注意加强合作,成立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合理划分,确保各项目和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负责,尤其是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有专人指导,这样才能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
结语:
        由于在进行土建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关键工序技术质量都会对整个工程的开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重视控制土建工程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提高施工的效率。另外,还需要重视总结各关键环节控制过程中的方法,合理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关键工序技术,以便后续提高土建施工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爱林.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161.
        [2]赵涛.土建施工中关键工序技术质量控制[J].河北企业,2017(2):149-150.
        [3]?王彦辉.浅谈建筑工程中几种关键土建施工技术[A].2018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C].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